学术投稿

翻转课堂在肾内科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王文静

关键词:翻转课堂, 肾内科, 继续医学教育
摘要:肾内科学作为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肾内科的教学为临床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创新有别于传统教学,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本文探讨了在肾内科继续医学教育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必然性,终得出翻转课堂适合肾内科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 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56例AIS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hs-CRP进行测定,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随访记录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IS患者不同NIHSS评分的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S患者急性期血清hs-CRP升高水平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954,P<0.001).重型组患者神经功能学评分(NIHSS)的改善率低于轻型组(P<0.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是评价AIS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hs-CRP水平增高,预后越差.

    作者:于洪;聂文宝;陈欣宇;于琦莉;吴典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 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45例.常规组在病情稳定后采取良肢位摆放,早期组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采取良肢位摆放.比较两组脑卒中偏瘫康复效果;从开始康复锻炼到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100评分;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组脑卒中偏瘫康复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从开始康复锻炼到出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早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早期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优于病情稳定后进行良肢位摆放,早期应用良肢位摆放可更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还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作者:杨冬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无痛支气管镜 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行无痛支气管镜时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间于本院接受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12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两组患者接受麻醉药物的剂量不同分为A1组与A2组,A1组给予芬太尼2μg/kg,A2组给予芬太尼4μg/kg.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1组T1、T2、T3、T4时段的HR、SBP、DBP以及SpO2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2组的HR与SpO2在T2、T3时段内有一定差异,SBP、DBP水平相比A1组更接近正常,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且A2组术中呛咳体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合计明显低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作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镇痛效果强,无蓄积且安全可靠,为临床麻醉高质量、高可控性提供了选择,在高血压患者行无痛支气管镜麻醉时,4μg/kg芬太尼是比较合适的剂量.

    作者:付雄;乔自玺;肖素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刀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的 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取针刀松解术(针刀松解术组),另36例患者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注射组),其余36例患者采取针刀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联合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膝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后膝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后评分为(14.22±2.15)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组治疗优秀10例、良好25例,差1例,总有效率97.22%,优于针刀松解术组及注射组,3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缓关节功能衰退,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李斌;汪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本科护生带教中的 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本院实习的本科护生32名实行传统功能制带教模式,纳入对照组;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实习的本科护生32名实行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纳入观察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的出科考试成绩,并评价对两组护生的教学综合情况.结果 实习结束时,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得分、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成绩,且两组间各项成绩得分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患者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对带教模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生,且两组各项满意度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在本科护生带教中,能有效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生临床知识掌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汝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脂代谢变化情况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过程中血脂水平的变化,为血脂在妊娠期糖尿病评估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来本院进行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不同孕期HDL、LDL、TG、APOAI、APOB、TC和LPA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相比,TG、TC、APOB、APOAI以及LDL随着孕周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HDL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对照组患者妊娠晚期LPA值稍高于妊娠中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妊娠晚期LPA值显著高于妊娠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妊娠中晚期LDL、TG、APO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C、HDL、APOAI及LPA在妊娠中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妊娠晚期研究组患者HDL和APOA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PA和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内存在脂代谢紊乱,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改善GDM孕妇脂代谢紊乱,对于降低胰岛素抵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申英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反应及 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反应、心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50/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5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和心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郑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尿常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研究尿常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集的尿检样本5000份,并对其检验的过程和结果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果 5000份尿检样本中共有86份为尿检误差样本,其中检验误差占大比例为56.98%,其次是采集误差为33.72%.经分析与比较后发现,检验误差以及采集误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运送误差与检验申请单误差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为能进一步提高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我们需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并积极应用各种质量控制方案.

    作者:朱荣华;胡露;张春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目的 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0.0%,相比较对照组的而言2.5%,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反应蛋白、外周白细胞总数、及其红细胞沉淀率等指标上,观察组改善情况,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较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将五味消毒饮应用其术后切口感染的控制中,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因此,可于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涂维新;涂海洪;黎云霞;熊海波;涂其兵;陈盛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MBTI视角的医务人员离职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医务人员离职一直是各大医院人力资源部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为例,从5个方面选取20个离职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它们对离职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安全方面(值27)、员工个人方面(值29)、医院文化方面(值50)、薪酬福利方面(值53)、职业发展方面(值55).从MBTI视角把离职人员偏好与MBTI四个维度性格类型特点进行比对,得出离职人员偏好与情感F、感知P维度的性格特点相一致,以此分析离职原因,提出控制离职的建议.

    作者:徐小缓;曾卫龙;汪红梅;欧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及 优势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及优势.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处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综合化服务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护理中应用常规化服务,综合化服务组护理中应用综合化服务.比较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遵医评分;血压达标的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血脂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心功能.结果 综合化服务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化服务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遵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化服务组血压达标的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血脂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心功能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综合化服务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评分,促使其血压和血脂达标,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竞;艾丹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与开腹脾脏切除术在治疗肝硬化 所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S)与开腹脾脏切除术(OS)在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72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病患资料,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OS治疗,研究组以LS实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拔管时间研究组(5.10±1.43)d,比对照组(8.94±2.51)d短(P<0.05);术后3 d研究组CRP(32.16±3.13)mg/L比对照组(56.15±6.12)mg/L低(P<0.05);并发症率对照组是27.78%(10/36)比研究组5.56%(2/36)高(P<0.05).结论 LS相对OS应用于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在治疗中疗效高,并发症少.

    作者:邓波涛;钱江;黎发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甲状腺血流动力学 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甲状腺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 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不同时间患者甲状腺体积、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自放疗结束即刻开始变化,但放疗结束即刻甲状腺左侧叶体积、甲状腺右侧叶体积、PSV、收缩期达峰时间及RI与调强放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6个月甲状腺左侧叶体积、甲状腺右侧叶体积、RI水平均显著低于调强放疗前和放疗结束即刻,PSV、收缩期达峰时间均显著高于调强放疗前和放疗结束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自放疗结束即刻开始变化,但放疗结束即刻血清FT3、FT4、TSH水平与调强放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6个月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调强放疗前,TSH水平显著高于调强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可对甲状腺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其甲状腺血流动力学及甲状腺激素明显改变发生在放疗后3个月之后.

    作者:谭洪文;谢清兰;王小辉;李彩花;朱彤;王海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对接受放疗直肠癌患者慢性放射性 肠炎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接受放疗直肠癌患者慢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直肠癌行了术后辅助或新辅助放疗患者100例,放疗剂量:每次2 Gy,共25天,总剂量50 Gy,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参附注射液每天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用药疗程与放疗同步.在放疗完成3个月、1年、2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获取各时间节点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病率、发病时间、发病严重程度、放射性结肠炎疾病转归情况的数据.结果 观察组3个月发病率0%,对照组3个月发病率2%;观察组1年发病率总体发病率0%,对照组1年总体发病率4%;观察组2年总体发病率6%,对照组2年总体发病率10%,且观察组病变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接受放疗直肠癌患者慢性放射性肠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坚;周凯;张锡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薏苡仁油对喉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薏苡仁油对喉癌细胞株Hep-2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800、1600μM)薏苡仁油的培养基分别培养人喉癌细胞株Hep-224、48、72、96 h,采用CCK8法观察薏苡仁油对Hep-2细胞的抑制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薏苡仁油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的增殖,其抑制效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薏苡仁油对喉癌细胞株Hep-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65.2~650.2μM;经薏苡仁油作用后Hep-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薏苡仁油(100,200μM)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Vimentin、Slug、pERK1/2的表达下调;E-cad的表达升高;ERK1/2的表达不变.结论 薏苡仁油可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作者:熊美华;谌建平;操润琴;万金华;操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为NEC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平台.方法 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Dith/FFLAS组(n=47)、FFLAS组(n=32)、Dith组(n=32)、Control组(n=32).Dith/FFLAS组给予腹腔注射双硫腙(Dith),结合人工喂养和缺氧、内毒素LPS刺激(FFLAS)进行诱导.每天观察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于24 h、72 h、7 d、15 d抽样进行肠组织学评分,分析各时点的NEC患病率和病损程度,评估佳成模时间和病变迁延情况.结果 Dith/FFLAS组48~72 h普遍出现腹胀、腹泻等NEC症状,个别出现血便;72 h和7 d患病率高,分别为87.50%(7/8)和71.43%(5/7),显著高于FFLAS组(P<0.05).4组肠组织评分分别为:24 h(1.00±0.53),(0.50±0.53),(0.50±0.53),(0.25±0.46),72 h(2.38±0.92),(1.13±0.64),(0.25±0.46),(0.38±0.52),7 d(2.00±0.82),(0.75±0.46),(0.13±0.35),(0.25±0.46),15 d(1.00±0.63),(0.38±0.52),(0.25±0.46),(0.1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h=3.00,F72h=17.05,F7d=14.09,F15d=4.08,P值均<0.05).各时点均以Dith/FFLAS组评分高,不仅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72 h、7 d、15 d时点都显著高于FFLAS组(P<0.05)和Dith组(P<0.05).Dith/FFLAS组不同时点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P<0.01);72 h和7 d损伤程度显著高于24 h和15 d(P<0.05).结论 Dith/FFLAS法能在10日龄大鼠成功建立晚发和长病程NEC模型,72 h成模率87.50%,病变至少迁延至第7天,15天仍未完全修复.

    作者:王玲玲;金芳;温博贤;冼其;熊慧;林楚琴;黄堃莹;江观银;黄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鼻腔黏膜缝合法与填塞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 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鼻腔黏膜缝合法与填塞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入院的时间先后将6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鼻腔填塞法治疗,观察组应用鼻腔黏膜缝合法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论观察组治愈2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vs 83.8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时间点的鼻塞和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黏膜水肿0级11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果 鼻腔黏膜缝合法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有利于患者鼻黏膜的及时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乐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宫颈癌分期和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宫颈癌分期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因疑似宫颈病变于本院接受盆腔磁共振检查的患者70例,患者实施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前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磁共振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与分期结果.结果 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86%、94.83%、83.33%;经磁共振诊断为真阳性患者的磁共振分期在ⅠB1期、ⅠB2期、ⅡA1期及ⅡA2期,与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宫颈癌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准确率及特异度,可根据特殊优势对病灶的大小及宫颈浸润等进行判断,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宫颈癌分期及诊断方法.

    作者:刘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40)接受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n=40)设计护理计划单,并按照计划单实施护理操作.观察指标为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并对比两组存活者护理前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且前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后者(P<0.05),研究组满意度远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存活者护理前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存活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存活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采用护理计划单实施护理服务不仅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自身素质.

    作者:彭春芬;林云凤;王珍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抑郁症 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阿立哌唑组(观察组)45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加安慰剂(对照组)43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6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8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AMD-17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第2、4、6周末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6周末,两组患者HAMD-17各因子分(体重因子除外)均较各自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抑郁症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无增加.

    作者:靳庆敏;葛茂宏;孙红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