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灵君
目的 比较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为临床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各50例,采用数字符号、视觉再生、数字广度、连线测试、韦氏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等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双相障碍组在数字符号(37.31±12.83)、视觉再生倒背评分(7.58±3.05)大于精神分裂症组,WCST中分类个数(4.12±2.04)大于精神分裂症组,WCST中错误数(15.88±7.85)及持续错误数(8.67±3.49)少于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期的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仍然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轻.
作者:黄晓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肠气钡餐与CT诊断胃肠间质肿瘤(GIST)的诊断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做出指导.方法 选取35例GIST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胃肠气钡餐和CT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方法 的诊断结果 分析,进而比较两种方法 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胃肠气钡餐检查确诊为胃间质肿瘤的患者为11例,肠间质肿瘤者为7例,良性12例,恶性6例,胃肠气钡餐对于黏膜、黏膜下病变可作出较好的诊断,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的符合率为51.4%.经CT诊断为胃间质肿瘤的患者有17例,肠间质肿瘤者12例,良性15例,恶性14例,CT对肿瘤的基本特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情况可作出较好的诊断,符合率为82.6%,显著地高于胃肠气钡餐,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作者:马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思美泰在乙型慢性肝炎高黄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54例乙型慢性肝炎高黄疸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思美泰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美泰在乙型慢性肝炎高黄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彭双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情况以及红细胞参数的特点,为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收集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标本,共收集到2000例,其中成人诊断标本为1500例,儿童诊断标本为500例,用扩增法对常见的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进行检验,对突变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以及CD41-42杂合子进行相应的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 探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含CD41-42基因型为142例,其低频携带率达到了7.1%,CD41-42杂合子为108例,占5.4%;CD41-42复合α地中海贫血为27例,占1.35%,CD41-42复合β地中海贫血为12例,占0.06%.且CD41-42复合α地中海贫血成人的基因携带与儿童的基因携带状况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41-42复合β地中海贫血基因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基因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宾地区CD41-42β地中海贫血中CD41-42杂合子较为常见.且CD41-42杂合子能够与其他地贫突变合并存在,使红细胞参数出现明显的差异.且人们的性别、年龄与CD41-42基因携带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蒙顺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疗效.方法 收集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48例和常规组32例.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鼻孔高度和宽度、鼻基部和鼻翼长度、鼻翼唇峰距、鼻偏曲度、鼻翼口角距.计算两组患儿的鼻尖偏离度.结果 联合组鼻孔高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明显低于常规组,鼻孔宽度、鼻基部长度、鼻翼长度、鼻偏曲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鼻尖偏离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在行改良Millard法唇裂修复术同期进行鼻整形和鼻撑矫形,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鼻形态,促进口腔颌面向健康方向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爽;周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盏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选取82例肾憩室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随访周期为0.5~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1例患者手术后肾造瘘口持续出血,予以保守治疗8d后症状好转,其余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观察组1例患者需改为经皮肾镜治疗,其余患者均取得成功.输尿管软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皮肾镜治疗相比,在肾盏憩室结石患者中实施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优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及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感染、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产后恢复,改善不良情绪,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白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对其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能够显著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谢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级对应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心血管内科18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后,基础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级对应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鲜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腹部创伤采用CT诊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78例腹部创伤患者,均对其行CT诊断,且其中69例患者行平扫后增强扫描.结合每例患者不同的的诊断情况,对其中24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其中54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病理情况与CT诊断情况,得出其诊断正确率并分析CT诊断在临床上腹部创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8例患者中的5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治疗后的病理情况与CT诊断中器官组织、各消化管道以及腹膜后腺体损伤等情况相比后52例患者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因其复杂的腹腔内多发伤,结果 有所偏差,则CT诊断的正确率为96.3%.结论 CT诊断在腹部创伤的诊断过程中具有准确率高、诊断效果良好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作者:王生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孕妇膳食的护理干预对孕妇体质量、营养状况及营养认知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检的316名孕妇进行研究,以自愿的方式将316名孕妇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定期来医院进行产检,保证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在传统的护理措施外,实施医院制定的全程膳食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组孕妇体质量,有96.37%都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而对照组人数中只有76.85%的孕妇体质量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研究组孕妇的营养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孕妇对孕期营养膳食的认知率(100.00%)远远高于对照组对孕期营养膳食的认知率(69.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膳食护理的实施,无论是对孕妇体质量,营养状况还是孕妇对孕期营养膳食的认识率上都远远好于对照组的传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的推行.
作者:孙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并发感染状况及预防措施.结果 统计分析显示:79例透析病例中发生并发感染的病例为7例,经过3~5天的积极的控制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得到缓解并完全控制.结论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积极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素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昌乐县中医院收治的14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癌切除后对游离胃腔是否行剪裁术处理分为两组,管胃组76例,全胃组66例,比较两组术前、后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术后3个月胸腔胃排空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管胃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均比全胃组高,且术后3个月在30 min、60 min、90 min后的胸胃排空率均比全胃组高(P<0.05).结论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具良好的影响,可提高胃排空功能,改善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传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疗效比较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上,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徐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 把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椎间盘镜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5.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根据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仅采用保守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消耗费用、健康知识评比以及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1)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虽然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消除,但是实验组中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消耗费用以及健康知识评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明显效果,但是就住院天数、消耗的费用、健康知识评比以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说,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方式,值得各大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汪俊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睡眠障碍;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重点采取曲唑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6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与HAMD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PSQI:t=5.634,P<0.01;HAMD:t=5.124,P<0.01)、治疗后6周(PSQI:t=7.393,P<0.01;HAMD:t=7.634,P<0.01),两组患者PSQI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显著,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曲唑酮治疗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江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为护1组与护2组,各4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护1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2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卡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半年复发率、护理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护2组患者卡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护2组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护1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2组护理后免疫功能明显高于护1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大,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升其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肖汝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6例疑似胸部创伤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及DR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胸部创伤的正确诊断率97.37%,高于DR诊断准确率为76.3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射线剂量(5.26±1.37)mSv,高于DR(0.35±0.16)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时间(17.32±3.79)s与DR检查花费时间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胸部创伤时,虽射线剂量较高,但花费时间短,诊断结果 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以达到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急诊输液室发生的不良反应76例来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属于过敏,11例配伍禁忌,10例属于用药出现的药物性皮疹等不良反应,6例药物本身纯度问题,1例用药方式错误静滴误用静注.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药学知识,正确判断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作者:严惠兰;朱晓燕;孔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