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碧兰
目的 比较标准三联疗法和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疗法根除率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选取15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筛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标准三联疗法,试验组给予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后随访3个月,利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评估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应用尿素酶试验和胃黏膜活检诊断幽门螺杆菌状态.主要观察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溃疡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依从性.结果 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和符合方案集(PP)分析显示,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ITT:88%,PP:90.4%)与对照组(ITT:78.7%,PP: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溃疡复发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15.5%)(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疗法可有效根除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闭合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且降低溃疡复发率,可作为高克拉霉素耐药地区的一线替代疗法.
作者:胡湘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胫骨骨折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常规钢板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7.12±11.06)min、术中出血量(98.35±20.67)mL、切口长度(6.65±1.12)cm和骨折愈合时间(9.97±1.16)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96.0%)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经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而且骨折愈合快,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但建军;彭勇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均采用左氧氟沙星予以治疗,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反应(24例,36.92%)、胃肠道反应(12例,18.46%)、全身性损伤(10例,15.38%)、神经系统反应(7例,10.77%)、心血管反应(3例,4.62%);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年龄、用药疗程、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保障治疗安全性.
作者:黄彩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和总结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8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小儿脑瘫患者应用CT诊断的价值.结果 138例患儿经CT检查,阳性率与x线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脑瘫分型异常检出率方面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CT诊断有利于早期发现脑内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帮助临床医师定位脑内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科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肛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肛俞穴麻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中医腰俞穴麻醉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疗效的优良率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科的应用疗效显著,其麻醉时间可长达5h左右,是一种比较安全的中长效麻醉技术,值得在肛肠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文忠;黄亚平;杨绩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得到明显的好转,临床疼痛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任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手术全期护理应用在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 2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方法.结果 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为5 0%,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为16.7%,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全期护理应用在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预防及降低发生压疮的概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王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真菌感染的新药与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白血病患者共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新唑类药物伊曲康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白血病真菌感染患者中有8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14%,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真菌感染患者中有60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8%,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02,P<0.05).结论 新唑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曲霉菌的生长,可以有效预防以及治疗白血病真菌感染,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吕乃武;王红梅;张轶斌;刘福庆;贾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腺样体肥大患者1 60例,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25%和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腺样体肥大患者而言,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且十分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易涛;汪身正;廖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情况.根据患者的高血压分型分为H型高血压组(36例)和单纯性高血压组(24例).分析H型高血压与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LVEF水平显著低于单纯性高血压组,BNP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eGFR显著低于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7,9.861,13.792,P<0.01).H型高血压组CKD 3期构成比为50.0%,CKD 4期构成比44.4%,单纯性高血压组CKD 3期构成比为12.5%,CKD 4期构成比为8 3%,H型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 01).结论 H型高血压加重了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程度.
作者:杨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经确诊的1 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除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外,还给予社区护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能力、血压控制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实验组患者饮食合理、遵医服药、坚持运动及血压自我监测管理率分别为90.0%、93.3%、76.7%、9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颈椎病采用颈椎松解手法结合醋热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62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颈椎松解手法结合醋热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枕带牵引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颈椎病时采用颈椎松解手法结合醋热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吕隋本;周重刚;李昌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进行超声检测的5420例妊娠期孕妇,将所有孕妇按诊断方式分为观察组(2701例)和对照组(2719例).观察组经超声筛查Ⅲ级系统接受胎儿产前检查,对照组接受Ⅰ、Ⅱ级超声筛查进行胎儿产前检查.观察并记录2组产妇的畸形胎儿的诊断孕周及阳性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孕22 ~28周内畸形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7、0.0018),孕周大于28周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3、0.5366);2组阳性诊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000、P=0.0008).结论 超声筛查…级系统在诊断产前胎儿畸形中诊断效果较Ⅰ、Ⅱ级系统明显,提高产前检查后阳性诊断结果及诊出率,大大提高产前超声诊断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芳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静脉应用甘露醇降颅内高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0例颅内高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颅内高压患者静脉应用甘露醇降颅内高压并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颅内高压患者静脉应用甘露醇降颅内高压并配合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颅内高压患者静脉应用甘露醇降颅内高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静脉应用甘露醇降颅内高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0%,实验组患者静脉应用甘露醇降颅内高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结果经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静脉应用甘露醇降颅内高压患者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芙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Y染色体的长度与异常精子的关系.方法 选取大Y染色体患者1 26例、小Y染色体患者143例、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精液浓度、总活动力和畸形率.结果 通过对大/小Y染色体精液的分析发现大/小Y染色体组的异常精子的浓度和总活力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异常精子畸形率却比对照组大幅增加(P<0 05).将大/小Y染色体组中的异常精子相互比较,发现小Y染色体组的异常精子浓度,总活力比大Y染色体组中的有所减少,畸形率略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大/小Y染色体精液的分析发现,小Y染色体的精子异常发生率高于大Y染色体的精子异常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染色体长度的改变会影响男性正常精子的形成.
作者:吴成亮;巢时斌;辜敏;苏占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急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急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2例.伊曲康唑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氟康唑组给予氟康唑胶囊治疗.治疗后,随访7d和21d并评估临床症状(白带、瘙痒、灼痛、红斑和水肿)对药物的反应和疗效.结果 伊曲康唑组患者白带、瘙痒和红斑症状对药物的反应率分别为86.5%、92.3%和94.2%,明显高于氟康唑组的61.5%、69.2%和76.9%(P<0.05),但灼痛和水肿对药物的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伊曲康唑组的总有效率为82.7%,明显高于氟康唑组的61.5%(x2=5.786,P=0.01 6).随访21d后,伊曲康唑组4例(7.7%)患者复发,氟康唑组7例(1 3.5%)患者复发,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5,P=0.339).结论 伊曲康唑可有效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且明显改善白带、瘙痒和红斑症状,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为明确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新的进展,以促进我国的延续性护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本文就通过研究我国各种方式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以阐述其临床研究进展,为广大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朱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同时选取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 0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4±4.5)min、(128.5±10.3)mL,DHS组为(132.5±2.7)min、(228.5±1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定期复查半年到2年,PFNA组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4.2±3.2)个月;DHS组4例患者均愈合不良,平均愈合时间为(5.6±1.9)个月.2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生发生率为0%,DHS组有8例因感染导致骨折不愈合、无脂肪栓塞,8例患者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治疗后康复,无1例发生死亡,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技术相对于DHS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胡培高;马士祥;王福兵;费成刚;马大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20例,对照组4055例.对照组行常规门诊护理管理,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对比2组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医疗意外事件率为0.23%,低于对照组的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并发症率为0.57%,低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2.4)分,高于对照组的(78.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及整体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田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诊断标准与新生儿体质量关系.方法 选取168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1组为符合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孕妇54例,2组为符合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孕妇61例,3组为不符合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孕妇53例,同期选取110例经葡萄糖负荷试验显示阴性结果的对照组.对比巨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1组巨大儿发生的概率为5.56%,2组巨大儿发生的概率为6.56%,3组巨大儿发生的概率为7.55%.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的概率为8.18%,对照组与1、2、3组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新生儿的体质量,1、2、3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约(3452.00+401.25)g,分别与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质量(3281.24±424.21)g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耐受量受损情况的诊断标准进行构建有一定必要,还需要做好孕期的营养指导.
作者:崔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