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观察

彭青湘;廖庆辉;朱春丽

关键词:瘢痕子宫,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中期妊娠引产
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孕14~28周瘢痕子宫终止妊娠者80例,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仅腹壁注射依沙吖啶100 mg,而观察组在使用依沙吖啶注射的时候同时口服米非司酮75mg,每12小时服用1次,总量为150mg。然后观察2组的手术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宫缩开始平均时间分别为(36.76±5.09)h与(21.01±5.64)h,宫缩发动到胎盘排除平均时间分别为(11.07±5.87)h与(6.48±2.76)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2,4.475,P<0.05);但是2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10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产后2 h内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5.34±12.19)mL与(67.21±23.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7,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胎盘残留率分别为60.00%(24/40)、25.00%(10/40),产道损伤率分别为15.00%(6/40)、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5,4.505,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可降低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手术的危险系数,缓解孕妇的手术痛苦。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3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疗法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州番禺区市桥医院7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6)。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2μg/kg多巴酚丁胺静滴治疗,维持1 h后4μg/(kg·min)并维持23 h;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先给予12μg/kg左西孟旦注射治疗,10 min后0.1μg/(kg·min)静滴,1 h后增加到0.2μg/(kg·min),持续23h。观察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每搏输出量(SV)。结果治疗后试验组LVEF(41.43±4.79)%,SV(73.42±12.58)mL,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疗效更优。

    作者:陈业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沙湾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9),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降低颅内压、无创正压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DL评分、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ADL、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对照组有3例出现转氨酶升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辅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蓝活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利妥昔单抗应用前后Ki-67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应用前后Ki-67表达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收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69例接受R-CHOP和50例接受CHOP治疗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Ki-67表达及其与DLBCL预后的关系。结果11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3∶1,平均(50.4±12.8)岁,Ki-67高表达(≥85%)患者占28.6%,多见于IPI 3~5分患者(P=0.039),与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CHOP组和R-CHOP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症状、LDH水平、ECOG、病理分期、结外累及、IPI评分及Ki-67表达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资料可比。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在CHOP和R-CHOP组均提示不良的OS(P=0.002,0.004)和PFS(P=0.034,0.034)。多因素分析提示:在CHOP组,IPI评分和Ki-67高表达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在R-CHOP组,Ki-67高表达是唯一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利妥昔单抗应用前后,Ki-67高表达均是D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吴国才;王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09年2月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n=49)。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的康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的不同。结果对照组共13例治疗无效,19例治疗有效,17例痊愈,治疗总有效率是73.5%。观察组共4例治疗无效,15例治疗有效,30例痊愈,治疗总有效率为91.8%。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爱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麻醉药品在妇幼保健院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麻醉药品在妇幼保健院的应用情况,基于掌握用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对惠东县妇幼保健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麻醉药品的应用金额、种类、用量以及用途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舒芬太尼注射剂、瑞芬太尼注射剂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杜冷丁用量处于递减态势,舒芬太尼注射剂用药金额较其他药物而言明显增高。同时,麻醉药品多用于产妇剖宫产手术、分娩镇痛以及取卵术中,其余用途相对较少。结论本院大多数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合理,予以肯定。

    作者:周玉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静脉刨吸术和点式抽剥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刨吸术与点式抽剥术对于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疗效。方法选取225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12例患者采用点式抽剥术,治疗组113例患者采用静脉刨吸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切口数量、住院天数、下肢疼痛天数(采用数字分级法评估疼痛程度)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形成、踝关节处麻木感、曲张静脉团块处麻木及刺痛感以及下肢肿胀天数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较少,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刨吸术与点式抽剥术相比,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且具有美容下肢的功效,但因手术形成的创伤及不良反应情况较为严重,需进一步完善与研究。

    作者:罗继武;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胜利农场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COPE患者。分为对照组和CNP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CNP组采取CNP护理模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NP组住院时间短,花费少,随访期FEV1及FEV1/FVC 指标较好;CNP组满意度高,疾病知晓率高(均P<0.05)。结论 CNP的实施有利于COPE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提高其长期生存质量。

    作者:张鸿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胸部外伤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31例胸部外伤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融安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胸部外伤并多发伤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1)。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生存和死亡患者的ISS值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死亡5例,总病死率为16.1%。观察组患者中经过治疗死亡3例,病死率为15%;对照组患者中经过治疗死亡2例,病死率为18.2%,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生存和死亡患者的ISS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多脏器功能衰竭进行有效的防治,胸部外伤并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极大程度降低,临床应该给予危险因素以充分的重视,对休克进行有效的控制,良好地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同时对多发伤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作者:韦智;潘政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优思明20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孕妇行人工流产术后应用优思明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本组患者随机划分为应用优思明治疗的实验组和应用益母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妊娠状况和月经恢复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思明在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还能推动子宫修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惠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30例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有1例患者进入植物状态,2例死亡,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现象,另有3例手术预后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和有效者之和)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帅;向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探索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瑞安市莘塍中心卫生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药物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予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状况,记录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治愈率。

    作者:李文岳;蔡新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产妇产程中的舒适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待产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产妇在产程中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产程中予以舒适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及泌乳量。结果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泌乳始动时间、产后出血量(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h及2d的泌乳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降低产后出血量,同时促进泌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顺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于四川省宁南县中医院消化科就诊的胃镜确诊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比较2组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胃酸分泌正常,食欲均恢复正常,胃镜检查见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49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11例患者效果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并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玉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刺法在中风失语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研究针刺法在中风失语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中风后失语症者且给予相关针刺疗法,包括头针、体针和皮针,且对针刺效果和口语表达、听语理解、阅读及书写进行观察与评分、分析。结果本次针刺疗法总有效率达75.00%,治疗后失语症者失语项目评分分别为:口语表达(25.40±3.00)分、听语理解(198.00±4.00)分、阅读(73.00±2.40)分、书写(43.00±6.00)分,各项评分得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疗法在中风后失语症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锦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放射介入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策略

    目的:总结放射介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调查参与放射介入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危害因素,以及采取的相关防护措施。结果危害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第1位是物理危害,其中X线损伤危害为严重。所有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症状。结论应提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采取相应的防护、改善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工作,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曾桂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皮双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双头加压螺钉固定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11月东莞市黄江医院60例腕舟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0)以石膏固定治疗,试验组(n=30)经皮双头加压螺钉固定联合中药熏蒸。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年后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0%;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3.3%,2组患者显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石膏固定治疗相比,经皮双头加压螺钉固定联合中药熏蒸应用于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更佳,且具有便捷性、微创性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欧治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湘潭县射埠中心卫生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安体舒通治疗组,n=51)和对照组(单一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组,n=51)。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湘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罗格列酮逆转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对紫杉醇耐药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Z)逆转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对紫杉醇耐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人Burkitt淋巴瘤raji紫杉醇耐药细胞株(raji/TAX 25),细胞计数法检测raji/TAX 25对TAX的耐药指数和RGZ处理后各组raji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aji细胞耐药基因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raji/TAX25耐药株、耐药指数为45.90,RGZ明显逆转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raji细胞P-gp和MRP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RGZ具有逆转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对紫杉醇耐药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P-gp和MRP表达有关。

    作者:朱红霞;王保芳;牛保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8例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平均分为2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65%)、术后感染率(32.35%)、病死率(8.82%)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5.88%)、术后感染率(61.76%)、病死率(44.12%)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减少病死率,安全可行,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艳;范玉滢;田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醒脑静、更昔洛韦和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醒脑静、更昔洛韦和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6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4),2组均合理的进行降温,抗癫痫,镇静和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更昔洛韦和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相关症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1% vs 73.5%)、头痛呕吐停止时间[(2.4±1.4) vs (3.5±1.2)d]、体温恢复时间[(3.4±1.2) vs (4.1±1.1)d]、意识恢复时间[(4.2±1.5) vs (5.3±1.1)d]及抽搐停止时间[(2.3±1.0) vs (3.2±1.2)d],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更昔洛韦和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可靠,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少川;刘特炯;许琳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