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伟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损伤后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长,能很快从血中清除,且能作为复发诊断的指标等.
作者:鲁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临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延缓其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DN患者的治疗中,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它是联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也对临床诊疗有增效作用[1]我们采用了社会干预模式和银杏叶片对DN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肖铭;叶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额极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额极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38例患者中存活37例(97.37%),死亡1例(2.63%);37例生存者中术后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Ⅱ级25例(67.58%),Ⅲ级10例(27.03%),Ⅳ级2例(5.41%).结论 经额极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病死率低、致残率低、预后好.
作者:于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从而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分娩情况,产后发病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经阴道分娩并有会阴侧切史,具有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周期性疼痛,发作性肿块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是切除病灶组织.结论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分娩过程中将内膜带至切口种植而致,因此其预防的关键是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切口上.
作者:徐雪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术中放置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连续、自愿接受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巩膜暴露术,术中放置0.02%丝裂霉素,并能接受我院要求随访的患者49例52眼.手术后跟踪观察3个月-3年以上.术前、术中、术后辅以良好的护理.结果 术中放置丝裂霉素的52眼,复发2例,复发率为3.8%,1例出现表层点状角膜炎,占1.92%,8例结膜延迟愈合,占15.38%,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中放置0.02%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并发症均有明显下降,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红波;成璞;孔巧;沈肇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静脉输液缺陷率.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护士工作量减轻,平均各病区输液前准备时间由流程改造前1~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以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结论 流程再造使输液准备过程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作者:苏慧;赵敏新;吕葵;朱雪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党京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影响疗效.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因VBI住院在2次或以上的患者72例,对其中36例加用黛力新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礼;刘明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对84例下肢骨折行牵引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结果 本组84例患者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柏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以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临床上舒张性心力衰竭十分常见.由于舒张功能评价方法复杂,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其治疗主要基于病理生理、临床经验和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本文就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定义、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佳文;邓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小玲;曾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左心衰起病快,发病迅速,病情凶险.需要医护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并掌握急性左心衰的发病诱因和发病征兆.熟练掌握左心衰的抢救治疗和用药不良反应,为抢救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应急能力和紧急救护水平,完善处理紧急风险预案,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弓学年;高秀玲;刘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观察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对照组56.25%,引起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治疗组为33.33%、27.27%,对照组为9.38%、3.13%,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须随访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作者:孙晓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使医院感染的发生.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之一,就是严格控制医院的环境污染.加强医院环境微生物污染监测和分析,做好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玉萍;李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42例,通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护士长无可避免地站在护理质量挑战的前沿.护士长必须掌握精湛的专业理论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同时,在科室工作中作好科主任的助手,带领护士配合好医生的工作,是完成科室的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的关键.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下面作者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作者:徐丽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高频探头选择合适的扫查方法,对1-14岁患儿临床考虑肠套叠(1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70例),急性阑尾炎(108例)进行检查.结果 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均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腹症中是首选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作者:吴美艳;蒋晓春;樊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解决在手术室器械敷料与中心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方法 通过对供应室护士的业务培训,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定期召开供应室一手术室护士沟通会.结果 各方面的缺陷得到纠正,发生几率明显降低.结论 分析手术室器械敷料与中心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通过整改措施,差错明显减少,手术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傅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讨论分析本院从2001年~2005年手外伤皮瓣手术后护理180例的体会,本组病例男102例,女78例,均行皮瓣修补术,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认为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特别是皮瓣血运的观察以及血管危象的处理,所以皮瓣术后护理是缺一不可的.
作者:程惠;肖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及B超变化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57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门诊及住院资料,其中75例(47.71%)为官内妊娠, 82例(52.29%)经手术确诊为异位妊娠.结果 82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B超测内膜厚为(8.12±1.21mm,诊刮内膜呈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或高度分泌反应58例(70.73%);75例宫内妊娠中,B超测内膜厚为(1 3.25±0.68mm,2组内膜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5mm者无一例宫内妊娠,>14mm者无一例宫外妊娠.结论 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结合内膜组织学变化,对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一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