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术胜
目的 研究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00.0%、5.0%、18.3%,神经上是否有血管压迹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神经上是否存在血管压迹会对其预后效果产生影响.
作者:王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该研究探索过度激活的Rho/ROCK信号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参与机制及贝那普利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Y27632组和贝那普利组.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Y27632组和贝那普利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分析各组血清中MDA、SOD、GSH-px、Rho/ROCK、MMP2/9及Bax/Bcl2和Caspase3/9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MDA水平明显增高(15.6→24.1μg/mL)而SOD(83.1→34.6 U/mL)水平明显降低,Rho/ROCK(0.18→0.64;0.19→0.69;0.16→0.65)、MMP2/9(0.28→0.60;0.27→0.6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强(0.25→0.68).Y27632和贝那普利组大鼠的上述异常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 贝那普利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Rho/ROCK、激活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改善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构发挥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晓波;顾靖华;许骥;陈新;何佳;陈海庭;陈锐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确诊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联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0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TCD方面,两组治疗前VA与BA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流速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用前列地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萍清;闵军;刁良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激素、抗病毒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为97.50%,对照组患者为77.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可靠,对患者的面部肌肉瘫痪能够快速、有效恢复.
作者:金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流产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后总有效为94.1%,对照组采用黄体酮的方式治疗后总有效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于患者预后恢复程度较好,故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杨安宁;刘娟;班荣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动态超声检查在婴幼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提供参考,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28例确诊肠套叠住院患儿的诊断方法 、 依从性及医疗费用.结果 ⑴128例患儿中单次超声诊断15例;两次以上超声诊断82例.超声结合CT诊断28例.剖腹探查诊断3例.⑵97例患儿的超声诊断费用平均为147.62元,28例CT诊断费用平均为280元(P<0.01).结论 动态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婴幼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增加患儿依从性,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维华;金学蔚;林剑娥;郝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98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方法 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70%、72.22%、71.43%、58.33%、80.00%、50.00%,彩色多普勒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77%、55.56%、50.00%、33.33%、60.00%、25.00%,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准确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6.74、5.90、4.56、7.11、6.34,P<0.05).结论 在诊断肝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常规超声与造影超声的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但在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时,则需给予超声造影检查以确保结果 的准确性,同时需要临床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终确诊.
作者:江雨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以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用药组以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效果88.24%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患者67.65%(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DV、LVESD、LVEF分别为(36.34±1.21)mm、(45.15±2.35)mm、(48.61±0.26)%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40.67±1.53)mm、(53.48±2.12)mm、(42.18±0.37)%(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鲁鹏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印片细胞学与快速冰冻在甲状腺肿瘤术中病理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病例来源为整群选取该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5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并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 为评估标准,对单纯印片细胞学、单纯快速冰冻切片、以及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印片细胞学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6.00%(43/50);单纯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4.00%(42/50);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8.00%(49/50).组间数据对比,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对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印片细胞学与快速冰冻切片法联合应用于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可相互弥补,减少误诊率,提高术中病理快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任玉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两组患者均参照指南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2粒/次,3次/d,疗程为6个月.6个月后对照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FMI)、致残率(mRS)、病死率、生存质量(SS-QOL)、复发率、纤维蛋白原(Fbi)及血脂等指标.结果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9.08±4.37)、Barthel指数(88.36±18.68)、FMI评分(89.51±21.37)、SS-QOL(398.25±78.54)评分、血浆Fib(3.27±0.51)g/L、TC(5.27±0.82)mmo/L、TG(2.32±0.37)mmo/L和LDL-C(2.39±0.37)mmo/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mRS评分(1.16±1.25)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DL-C(1.29±0.41)mm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西药进行二级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南明哲;李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骨折患者入院前的紧急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出诊救治的169例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给予紧急救助处理,并借助专科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 经急救后,痊愈44例,占26.04%,好转99例,占58.58%,无效25例,占14.79%,死亡1例,占0.59%.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入院前紧急处理措施的救治效果较好,有效提高骨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中应用彩超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期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的病理类型均经由手术证实,待其入院后对患者实施彩超检查,对其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0.83%.其中,彩超对于盆腔脓肿的诊断符合率为91.67%,卵巢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卵巢、肿瘤或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为85.00%,宫外孕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2.42%.结论 彩超检查可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观察,为临床诊断提供病变部位全面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尽早明确患者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曹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阿昔洛韦用于面神经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5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取地塞米松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另外取阿昔洛韦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取得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阿昔洛韦进行辅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学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L)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择2012年7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65例1~2 cm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n=35)和PCNL组(n=30),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联合组与PCNL组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28%VS96.67%(P>0.05)、5.72%VS 13.33%(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PCNL组(P<0.05).结论 URL联合ESWL治疗1~2 cm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与经皮肾取石相当,且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徐彦钢;林家裕;钟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剖宫产术,观察组剖宫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3±20.5)min,长于对照组的(37.1±2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69.6±55.3)mL、术后排气时间为(2.4±1.3)d、恶露干净时间为(9.5±1.4)d、住院时间为(6.7±1.5)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与对照组的4.65%(2/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为可行,其不影响患者产后恢复,也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余水兰;汪文雁;杨芳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2015年1—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其中急性加重期56例(试验组)和稳定期42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试验组C-反应蛋白(61.4±10.46)mg/L、血浆纤维蛋白原(5.9±1.15)g/L,对照组C-反应蛋白(8.2±3.62)mg/L,血浆纤维蛋白原(3.8±0.41)g/L,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结论 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C-反应蛋白检测值为(8.2±3.62)mg/L.
作者:莫军;肖荣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老年患者行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整群选取112例该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行ERCP的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其中56例患者术中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作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术中采用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手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段HR、MAP以及SpO2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VAS评分分别为(169.4±15.8)mg、(33.2±5.8)min、(6.5±2.2)min以及(3.4±0.7)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1.2±13.4)mg、(28.7±7.3)min、(5.6±2.1)min以及(2.1±0.4)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 老年患者ERCP术中采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控制血流动力稳定,缩短手术过程,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邵建军;懂勇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人晚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诊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诊断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等,另取6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临床表现与诊断结果 的差异.结果 60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后,6例失访,占10.0%,其余54例患者中,1年内死亡的有34例,占63%,2年内死亡47例,占84.04%,死亡原因与全身转移伴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肺部感染等有关,其中3例死亡原因与非肿瘤疾病有关.结论 充分把握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并给予综合性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覃海园;叶建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中西药联合在脾胃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作为该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有53例.对常规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采取单纯西药治疗与中西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根除率分别为79.25%与1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脾胃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根除率,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朱道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肺肿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与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肿瘤患者172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含病理类型、年龄、性别、HBV感染情况等.结果 该组患者中有228例良性肿瘤患者,1474例肺癌患者,有27例患者诊断不清.大部分的女性肺癌患者为腺癌,炎性肿块是良性肿瘤患者中常见的.肺肿瘤患者的病变部位在右肺较多,特别是右肺上叶.HBV的感染率相对比较稳定,且与病理类型没有关联.结论 男性的肺肿瘤发病率较高,右肺是肺肿瘤病变常见部位,特别是右肺上叶,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
作者:王超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