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辅助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低温等离子对37例舌扁桃体肥大的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治愈率为59.5%。结论应用低温等离子辅助治疗舌扁桃体肥大是一种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便于操作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许栋岳;尹满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应用米力农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83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患者分组方法: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两个组别。常规组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给药前和给药5d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脑钠肽、6 min步行试验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95.24%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常规组总有效率75.6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脑钠肽、6 min步行试验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5 d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脑钠肽、6 min步行试验改善更显著,其中,试验组分别为(36.18±5.71)%、(59.22±3.59)mm、(1825.58±423.26)ng/L、(310.18±46.71)m,常规组分别为(33.43±4.29)%、(60.11±4.94) mm、3117.28±531.12) ng/L、(220.43±56.29)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应用米力农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陈东运;彭跃华;王芸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4—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排除已经存在并发症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及腮腺消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阻止病毒的扩散,在短时间内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治疗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化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从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方便抽取11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抽取年限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4.55%、3.64%,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萍萍;吴涢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0年1月—2015年1月间行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的76例患者将其按照入院的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38,常规治疗)和研究组(n=38,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8.9%)低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7%),组间比较(χ2=4.14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FEV/FVC、PaCO2、PaO2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晶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髓质钙沉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期间在该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髓质钙沉着症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6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髓质钙沉着症的患者中,诊断阳性共65例,阴性3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5.6%,65例肾髓质钙沉着症患者中包括皮质型30例,髓质型32例,混合型3例,患者的两侧肾脏大小正常,形态对称,包膜光滑,皮质和髓质界限较为清楚,肾脏的皮质厚度和回声均正常,在患者的髓质内,有密集点状的强回声,形态和椎体的形态基本一致,有一侧有弱声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髓质钙沉着症中应用,准确率较高,可以有效的显示内部的形态、血流变化等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金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润喉合剂治疗放射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放射性咽喉炎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中心随机系统法。85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两个组别。常规组行常规处理;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滋阴清热润喉合剂治疗。观察指标:①放射性咽喉炎治疗效果;②患者咽部充血、咽痛、咽部黏膜干燥、黏膜萎缩消失时间的差异。结果①中医组相比于常规组放射性咽喉炎治疗效果更高,分别为95.24%和72.09%,P<0.05;②中医组相比于常规组咽部充血、咽痛、咽部黏膜干燥、黏膜萎缩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滋阴清热润喉合剂治疗放射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咽部症状和黏膜症状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平;褚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手指钝性离断伤采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的59例患者中,术后断指再成活54例,占91.53%,5例失败,占8.47%,其中手指远端坏死3例,占5.08%,2例术后感染,占3.39%。结论临床上给予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手指功能。
作者:薛云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来该院治疗的112例中重度癌痛且阿片耐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其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15 d、30 d后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1.86±1.20)分、(1.45±1.10)分,经治疗15 d、30 d后生活质量评分(88.92±7.56)分、(90.68±7.36)分,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所有癌痛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瘙痒、头晕、镇静、口干等轻微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能得到显著缓解,无人出现严重呼吸抑制或药物成瘾。结论对中、重度癌痛且阿片耐受的患者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念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放射线科诊治的1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钼靶X线与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正确检出率。结果钼靶X线正确检出率为86.4%,超声检查正确检出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检查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检查的准确度,对早期乳腺癌确诊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确诊的先兆早产患者2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硫酸镁)和观察组(利托君)各12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7.6%,住院时间为(5.97±1.25)d,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70.6%,住院时间为(13.24±3.57)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名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从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收治疗的肺癌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研究组实施加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保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住院治疗并且已经确诊的102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疗程实施对比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患者,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16例患者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得到有效好转。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明显效果,具有满意度高、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柴青;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常见病因。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青年脑梗死患者共84例,对其进行TOAST分型,对可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等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年龄相仿的患者85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以上指标,得出结论。结果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占同期全年龄组脑梗死患者的6.8%;其中男性占69.0%,女性占31.0%;18~34岁组占14.3%,35~45岁组占85.7%;不同TOAST分型患者所占的比例由高到低为:LAC 28例(33.3%),ATR 22例(26.2%), CEMB 15例(17.9%), OTH 13例(15.5%), UND 6例(7.1%);青年卒中患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血症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脑梗死病因复杂,小动脉闭塞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青年脑梗死患者为常见的TOAST分型;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血症可能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小团;黄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预激方案与标准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到该院院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预激方案组(32例)和标准化疗组(30例),预激方案组给予CAG方案治疗,标准化疗组给予DA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预激方案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标准化疗组为46.67%,标准化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预激方案组高,两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凌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PCT、CRP和血常规中WBC及PLT、MPV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71例非感染组作为对照。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各自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败血症组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和0.01,而WBC及PLT、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5和0.5。结论 PCT、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诊断意义。
作者:吴银弟;李朝友;温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采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有48例患者单纯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有48例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hs-CRP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10.03±1.96)mmol/L,低于对照组(12.76±3.17)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有效率为45例(93.75%),高于对照组38例(7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其病死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建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小肿块中诊断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该医院共对74例乳腺小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比B超声、X线钼靶、活检的诊断效用。结果出现1例晕针;阳性率86.49%(64/74),恶性率17.57%(13/74);粗钙化者恶性病变率12.96%(7/54),肿瘤内微钙化恶变率53.33%(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100.00%。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作为乳腺小肿块中诊断方法。
作者:袁彦芬;闫国珍;刘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亮丙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期间,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将其单双号编号分2组,5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号编号组),另一组以亮丙瑞林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双号编号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复发概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数据72.73%,且观察组的复发概率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少,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亮丙瑞林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的患者效果非常可观。
作者:卢安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骺端开放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干骺端开放性骨折患者62例,均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62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获得8~30个月随访,平均为(16.4±4.6)个月。手术时间平均(68.5±8.5)min。术后外固定支架平均拆除时间为(8.7±3.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5±1.5)个月。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32%(56/62)。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10%(54/6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症状,仅发生2例(3.22%)创伤性关节炎。结论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骺端开放性骨折能够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降低感染率,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希望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