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增生28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评述

赵万辉;杜华军;吴之坤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效果, 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28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该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87±0.9)分,大尿流率(24.6±8.3)mL/s;国际前列腺评分(6.4±1.7)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80±0.6)分,大尿流率(20.3±8.8)mL/s;国际前列腺评分(6.1±1.6)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选择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取代传统单极电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宝石能谱CT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筛查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宝石能谱CT去金属伪影功能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做CT冠脉造影4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检查,对照组198例,采用多排螺旋CT。结果检查后观察组图像的清晰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103例患者图像正常,56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是软或硬斑块所致,61例患者有钙化。结论宝石能谱CT使去金属伪影图像质量显著提高,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建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关于均数与偏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护理中对其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用于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护理中对其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护理方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指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诊疗的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为单数就诊者,按常规护理方式予以护理。观察组64例为双数就诊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对护理后疗效,安全性,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等进行组间比较及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研和对照组究对象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2.3%,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依从率为96.9%高于对照组85.5%的总治疗依从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3.8%和8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3岁以下季节性腹泻患儿护理中能够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凤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颅内血管狭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收住的1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在发作1内周发生脑梗死分为发作组与非发作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相关因素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关系,对于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颅内血管狭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等均是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颅内血管狭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等属于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血管狭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等属于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上述病史的患者,应早期给予药物干预,避免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

    作者:严庆吉;刘明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药熏蒸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效果评价与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用于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变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MAS评分为(1.69±0.8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MFM-88评分为(49.04±13.89),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用于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程书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麻醉方式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分析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和椎管内麻醉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间该院共收治需要做下肢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式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115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式麻醉,术后肺部感染25例,感染率为21.7%,观察组115例采用椎管内麻醉,术后术后肺部感染9例,感染率为7.8%,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7.8%)(P<0.05)。结论采用椎管内麻醉后进行下肢骨科手术能更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术后康复快,适于在高龄患者中使用。

    作者:朱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燥对小鼠气道免疫及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外燥对昆明种小鼠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及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外燥致病的病机。方法该实验自2009年10月-2010年5月完成。将12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温燥组,常温燥组,常温常湿组,凉燥组等4组,每组30只。在第六、十二、十八天处理后,对各组气道灌洗液中黏多糖,SIgA和IgG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黏多糖含量在温燥组第十二、十八天降低;凉燥组则第十二天低(P<0.05)。温燥组第六到十八天,SIgA含量持续下降。 IgG含量第六到十八天温燥组和常温燥组持续下降,且温燥组下降更显著。结论外燥可导致肺卫失衡、肺津液生成减少、呼吸道的“纤毛-黏液毯”的免疫屏障功能减弱,为研究外燥伤肺提供实验基础资料。

    作者:胡利群;丁建中;刘国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非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非高血脂情况下进行强化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提出瑞舒伐他汀的抗炎机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4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他汀组(n=66,瑞舒伐他汀10mg/d)和对照组(n=5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他汀组患者的空腹血糖、LDL-C及hs-CRP均显著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心血管事件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降低心血管事件,可能与降低炎症水平有关。

    作者:冯治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药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于2008年10月-2014年10月经该院临床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20例宫腔粘连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必要时腹腔镜监护),对照组患者术后辅助临床常规治疗3个月,而实验组患者术后辅助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3个月。术后1、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其宫腔粘连情况,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术后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宫颈形态恢复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由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宫体大小为(41.4±3.6)mL,其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6.63±1.31)mm;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宫体大小为(37.2±2.7)mL,其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5.64±0.81)mm;实验组患者的宫体大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直肠滴入能有效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

    作者:汤传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地佐辛辅助七氟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地佐辛辅助七氟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D组)和对照组(F组)。 D组采用地佐辛和七氟醚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记录每组患者诱导前(T0)、手术前(T1)、扩宫时(T 2)、手术结束时(T 3)、清醒时(T 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呼吸抑制例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记录术中镇痛不全、术后恶心、呕吐和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二组患者在基本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T1、T2、T3时点的MAP、HR值比T0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F组的MAP、SPO2在T1、T2、T3时点比T0时点下降明显(P<0.05)。D组术中镇痛不全、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减少(P<0.05)。而D组的恶心呕吐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地佐辛辅助七氟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安全有效。

    作者:王凤祥;乐志爱;曾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随机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克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脑梗死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检测2013年4月-2013年12月200例在该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面积患者的血清CRP及不同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对比分析,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和血清CRP的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作者:牛勇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特点,分析非手术治疗可行性、适应证。方法对2008年2月-2014年8月收治非手术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264例,成功者纳入成功组(n=214)、失败者纳入失败组(n=50),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恶性疾病、2周内无改善、腹痛加剧、胃肠减压积气无变化成为保守治疗失败独立风险因素(P<0.05);6个月,复发率8.15%(15/184)。结论高龄、恶性疾病、早期无疗效者失败风险较高,成功者应做好随访。

    作者:毕海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92例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效性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8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沙丁胺醇进行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情况和主要症状持续的时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35豫;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91豫。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主要症状持续的时间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有效性明显高于单纯使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的效果,这一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范天骄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正文主体部分之“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测定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相关指标(APTT、TT、PT及FIB)及血小板参数(PLT、MPV及PDW)。结果两组妊娠晚期孕妇APTT(27.84±0.66)s VS(31.13±1.23) s、PT(8.56±0.50)sVS(10.25±0.52) s、TT(10.35±0.72) sVS(12.27±0.86) s及FIB(4.97±0.71) g/LVS(3.82±0.48) 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晚期孕妇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加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对疾病评估、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惠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整群选取的2014年1要1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于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两组患者对乳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大幅度提高,焦虑、抑郁程度得到明显缓解(P<0.05)。结论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可以确保手术的效果,减轻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乳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骆国英;莫潘艳;谭卫秀;余文洁;丁俊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丹参、酶诱导剂、蓝光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目的:对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酶诱导剂以及蓝光共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蓝光联合酶诱导剂治疗,而观察组同时再联合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4d。治疗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无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酶诱导剂以及蓝光三者共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伴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舒芬太尼诱导全麻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诱导全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全麻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诱导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分析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T0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诱导麻醉,观察组患者T1、T2、T3和T4时刻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T2、T3和T4时刻HR、C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起效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韩雪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