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

马春娥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预后
摘要:目的:探究行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临床优质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该院胃肠外科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对照组为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行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医疗费用,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写作要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尼美舒利在耳鼻喉炎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治疗耳鼻喉炎症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耳鼻喉炎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萘普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尼美舒利治疗,于治疗7 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85.00%,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5)。两组患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3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尼美舒利治疗耳鼻喉炎症,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黎;邓嘉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的90例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其中舒适组45例,选用舒适护理模式;常规组45例,选用常规护理方法。统计手术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平均住院的天数以及治疗费用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适组患者手术后病症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95.6%;常规组患者术后病症改善情况较为显著,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病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5例病人术后急性炎症应激反应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病人机体急性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7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的病人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急性验证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5、6、7d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的病人研究组分别为52.0%、13.33%、8.0%、0%,对照组分别为77.27%、27.27%、18.18%、13.64%,研究组全身炎症反应病人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d两组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12、24、36 h CRP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升高(P<0.01),术后12 h、24 h CRP表达水平研究组分别为(25.8±10.5)mg/L、(54.7±20.8)mg/L,对照组分别为(40.9±12.9)mg/L、(66.9±21.4)mg/L,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开腹手术炎症反应更轻,术前必须加强对长时间气腹缺血造成的氧化应激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病人恢复。

    作者:于硕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CT与MRI在脑梗塞早期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CT及MRI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选该院神经内科的脑梗塞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在发病6 h内均进行头颅CT及MRI检查诊断病情,比较两种方法对脑梗塞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头颅CT检查出脑梗塞9例,诊断正确率为15%;MRI检查出脑梗塞58例,诊断正确率为96.7%;MRI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CT。结论脑梗塞在早期经MRI检查即能清晰显示出病灶大小、形态及具体部位,便于临床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丰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关键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临床优质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该院胃肠外科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对照组为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行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医疗费用,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马春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放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侵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6例侵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腹腔镜组(n=16)和开放手术组(n=20)。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年的膀胱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66.8±42.5) min vs(308.4±38.2) min],而术中出血量[(482.3±23.5) mL vs(1078.3±344.6) mL]和术后住院时间[(22.8±3.7) d vs(28.6±4.9) 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膀胱容量、膀胱内压和残余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较少的优点,且术后膀胱功能与开放手术相当,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作者:郑保良;孙国庆;宋瑞彬;赵永体;崔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双黄连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而导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导泻、催吐治疗,然后分别开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抗低血压、抗心律失常、镇静等,观察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包括时间、程度等以及终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愈显率为27.5%,观察组为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症状消失以及心电图恢复的时间分别为(1498±189.3)min,(2864±132.4)min,(2864±132.4) min,而观察组为(5.3±2.2)min,(14.2±2.4)min,(9.1±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双黄连注射液对乌头碱重度所导致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海翔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改良宫颈锥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一种改良宫颈锥切除术在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该院及市妇幼保健院对30例患者实施改良宫颈锥切术,对其手术效果、出血时间、出血量进行观察。随机抽取同期20例行常规宫颈锥切除术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0.08±3.34)mL],手术时间[(15.08±5.9)min],均低于对照组[(47.19±5.34)mL、(36.10±9.1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宫颈锥切除术比常规宫颈锥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梅;彭海兰;卢少红;杨进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除常规护理外,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担心术中疼痛、手术不成功、住院费用的例数分别为30例、20例、13例,对照组对应为45例、31例、22例,研究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其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别为(7.98±2.76)分、(8.93±2.7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53±5.76)分、(17.60±7.84)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为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徐秀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磁共振水成像在脊柱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与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存在脊柱疾病的患者共100例,对其采用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对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磁共振水成像检查结果与终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了解磁共振水成像的临床价值与准确性。结果该文100例患者通过磁共振水成像证实存在异常共95例,准确性为95.0%。不同的脊柱疾病其磁共振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磁共振水成像能够直观、清晰的查见患者的脊柱情况。结论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具有高效率、高准确性、高灵敏度以及无创伤等优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常彦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及时补液,调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钙,考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效率等。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2.01±0.68)d、(3.23±1.02)d、(3.84±1.15)d、(3.06±1.09)d,对照组分别为(4.32±1.36)d、(6.68±2.31)d、(7.56±2.23)d、(6.14±2.18)d,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生理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曾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基于尿常规检查的镜检法和仪器法结果对比探析

    目的:对尿常规检查中镜检法与仪器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接受尿常规检查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仪器法展开尿常规检查,观察组采取镜检法展开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8.2%)及临床诊断符合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亚硝酸盐、潜血及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8.8%、44.5%、25.5%)及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8.3%、42.7%、2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阳性率(10.0%)低于对照组(P<0.05),符合率(9.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查中,与仪器法相比,镜检法在亚硝酸盐、潜血及白细胞等检测中更具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传杰;于白;唐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患儿漏斗胸NUSS术后疼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漏斗胸NUSS术(以下简称NUSS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的74例12岁以上的漏斗胸行NUSS术的男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为干预组,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USS手术患儿术后疼痛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儿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度,降低患儿的焦虑程度,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玲;刘艳华;史晓萌;田潇萌;张亚晨;王珊;王胤萌;刘洋;任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收治的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调查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结果在用药2个月后,观察组病患治疗总体效率(90.0%)明显较对照组(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个月后观察组病患舒张压与收缩压的减小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服药2个月后的减小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心率改变无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不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使用简便,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予以普及应用。

    作者:夏开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51例患者在手术后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进行镇痛,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不进行相应的镇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在患者术后的12 h,24 h,36 h和48 h内,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睡眠质量良好率为9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睡眠质量良好率为78.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其睡眠质量良好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马明飞;石浩文;何俊永;何仁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AECOPD (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8例AECOPD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常规方法+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气指标、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的差异。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患者疗效显著,医疗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萍;戴路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低蛋白血症与结核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低蛋白血症与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性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合并低蛋白血症将其分为对照组(非低蛋白血症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内部根据ALB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所有患者均行CT检察和胸部X线检查,分析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与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内各组之间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继发性肺炎、肺外结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LB水平与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所占比例呈负相关(r=-0.912,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内各组之间患者肺部病变范围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蛋白症程度越严重比例越高,患者肺部病变范围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323,P<0.001)。结论结核病患者ALB水平与肺部病变范围呈显著负相关,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可有效致使患者肺部病变范围,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宋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法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分析80例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法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该院收住的IM病例,均予更昔洛韦静滴治疗,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予5 mg/(kg·d)(q12h)或10 mg/(kg·d)(qd)静滴;两组均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发热时间、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回缩时间、肝酶ALT恢复时间、住院时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5 mg/(kg·d)(q12h)静滴给药方式与10 mg/(kg·d)(qd)静滴对IM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吴春远;柯宇星;余洁明;赵宏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