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娥
目的:探究乳腺良性疾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08—2013年接待的3000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皆经过B超检查(B超组),对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然后进一步采取B超引导下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B超+麦默通组),也将诊断结果做好记录,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同时对两组同病理结果之间的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B 超组确诊率为84.37%(2531/3000),B 超+麦默通组确诊率为94.53%(2836/3000),两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麦默通组更佳。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确诊率较高,相较于单纯采用B超诊断而言更佳,加上病灶活检使得各类病变确诊率更加符合病理诊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芬;张昆玉;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加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额治愈率为36%,观察组治愈率为100%,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操作精细,术后对患者伤口及时进行清洗,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率。
作者:高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的观察组,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1.4±0.2) vs (1.9±0.3)、毛细血管血浆黏度(1.2±0.1) vs (1.5±0.2)、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结论磺达肝癸钠有助于持久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贺王伟;李卫华;谢强;唐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对于前循环进展性卒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48例,应用颈部血管彩超进行检查,分析颈动脉彩超图像与进展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中重度颈动脉狭窄以及不稳定型斑块是诱发前循环进展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血压等均与该病密切相关。结论早期应用颈部血管彩超对脑卒中患者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检查,并及时予以有效干预措施,能够预防发生进展性卒中。
作者:宋彦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法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该院收住的IM病例,均予更昔洛韦静滴治疗,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予5 mg/(kg·d)(q12h)或10 mg/(kg·d)(qd)静滴;两组均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发热时间、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回缩时间、肝酶ALT恢复时间、住院时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5 mg/(kg·d)(q12h)静滴给药方式与10 mg/(kg·d)(qd)静滴对IM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吴春远;柯宇星;余洁明;赵宏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 HPV 感染治疗中应用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的 HPV 转阴情况。方法选取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奥平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PV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危型HPV 6/11转阴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危型HPV 16/18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在宫颈糜烂治疗中均有显著疗效,物理治疗可实现较高宫颈HPV转阴效果,尤其是在高危型HPV感染治疗中HPV转阴率明显较高。
作者:卢淑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的B超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6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B超诊断资料,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要点。结果该组64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前B超诊断有55例符合,诊断准确率为85.9%,另9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14.1%。根据B超图像特征,可分为单纯型囊肿、混合回声型囊肿、密集光点回声型囊肿以及实体回声型囊肿。结论 B超检查对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诊断及分型均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缺乏特异性,且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应与临床症状及体征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小儿重症胰腺炎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抗生素使用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者86例,将其按照用药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监测,依照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抗生素疗程超过10 d者所占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率、二重感染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在小儿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中准确监测患儿体内降钙素原水平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中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急救护理在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共计360例,按病例顺序分组,对照组共计175例,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急救、护理以及伤口处理,观察组共计185例,采用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伤口一期愈合比例显著较高;治疗时间显著较短;意外事件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急救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率。
作者:陈婉群;彭冲;董敏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经腹与经会阴两种超声检查前置胎盘的差异。进而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分娩证实为前置胎盘的92例患者,将其按超声检查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组。经会阴组为经会阴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经腹组为经腹部进行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比较两种超声检查途径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经腹超声检查检出7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腹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3.7%;其中前置胎盘误诊6例,3例低置性误诊为边缘性。2例部分性被误诊为边缘性。1例边缘性被误诊为低置性;经会阴超声检查检出8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会阴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另外5例前置胎盘经会阴超声检查仍漏诊。其中4例低置性,1例边缘性。因此,经会阴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其对子宫后壁及侧壁,胎先露位置较低者较经腹部超声显示的更清楚,误诊率较低。其对临床进一步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闵洁;钟玲;金蕾;胡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AECOPD (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8例AECOPD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常规方法+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气指标、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的差异。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患者疗效显著,医疗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萍;戴路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低蛋白血症与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性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合并低蛋白血症将其分为对照组(非低蛋白血症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内部根据ALB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所有患者均行CT检察和胸部X线检查,分析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与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内各组之间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继发性肺炎、肺外结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LB水平与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所占比例呈负相关(r=-0.912,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内各组之间患者肺部病变范围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蛋白症程度越严重比例越高,患者肺部病变范围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323,P<0.001)。结论结核病患者ALB水平与肺部病变范围呈显著负相关,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可有效致使患者肺部病变范围,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宋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漏斗胸NUSS术(以下简称NUSS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的74例12岁以上的漏斗胸行NUSS术的男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为干预组,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USS手术患儿术后疼痛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儿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度,降低患儿的焦虑程度,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玲;刘艳华;史晓萌;田潇萌;张亚晨;王珊;王胤萌;刘洋;任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对照组的麻醉药选用芬太尼,实验组选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手术各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在t3、t5、t6、t7时刻的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P<0.05;实验组在t3时刻的HR值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7各时刻的MAP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良好的抑制拔管应激反应、维持循环稳定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可吸收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单指屈指肌腱断裂患者110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生物膜修复肌腱,实验组同时辅以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在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为76.36%;观察组患者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为96.36%。与对照组对比,该院发现实验组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可吸收生物膜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促进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是一种良好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张铭盛;何伟;章洪湖;贝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1.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