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新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护理过程和效果进行跟踪,记录相关结果.结果 经过无差异性治疗方式治疗并分别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有效率35.0%,显效率5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有效率33.4%,显效率44.4%,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方式较之对照组更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采用舒适型护理方式护理更利于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中推广.
作者:刘陶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中2010年1月-12月的住院患者3万例,与2009年1月-12月2.5万例住院患者进行对比,对比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存在着差异.结果 在2009年住院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为550例,在2010年住院患者为530例,在两年中感染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中的工作加强护理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医院发生感染的例数,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作者:彭文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直肠癌局部转移的规律与直肠癌术式变革.方法 以直肠癌转移规律为关键词于CNKI上检索到2006-2011年相关文献80篇.通过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这也是直肠癌复发以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对于该病症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结论 医患理念不断提升,随着对于直肠癌的局部的转移规律的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到变革手术方式以提升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将患者预后的伤害降到低限.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盐酸米托蒽醌诱导人鼻咽癌细胞CNE-2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CCK-8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盐酸米托蒽醌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药物积聚量与细胞凋亡率之间的关系,共聚焦检测盐酸米托蒽醌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盐酸米托蒽醌对CNE-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其在细胞中主要以斑点形式分布在细胞质中.结论 盐酸米托蒽醌能抑制人鼻咽癌细胞CNE-2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CNE-2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与药物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有直接关系.
作者:王炜;刘斌;童春义;程小广;陈稚;赵毅;胡新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7月间泌尿外科病房收治的156例病人资料,并对其整个治疗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论 详细了解泌尿外科患者的心里特点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即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许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黄体的形态和血流的变化.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2年3月产科门诊就诊的先兆流产且有生育要求者79例,其中不能维持妊娠者41例作为观察Ⅰ组,能维持妊娠者38例作为观察Ⅱ组,另选取该院在此期间的正常早孕要求人流者79例作为对照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观察比较三组妊娠黄体的内部回声情况、黄体平均直径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值.结果 三组妊娠黄体均以不均质性低回声团块型为常见,其次为厚壁囊性结构型,三组妊娠黄体回声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黄体平均直径明显小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PSV明显低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RI明显高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与对照组PSV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流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黄体形态、血流的变化对判断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小英;李晓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该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汇总,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治疗Ⅱ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各3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Ⅰ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治疗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方面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艾德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均为急性发作患者,病程程度为重度.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为(8.1±3.5)d;对照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为(14.5±4.1)d;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 1/FVC、PEF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辅助作用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哈斯木江·买买提依明;刘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大便次数、性状以及大肠镜检病毒结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效果、患儿大便次数和性状,止吐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可有效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皇甫春荣;田云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肠结核可分为溃疡型、增殖型、纤维硬化型及溃疡增生型[1],可累及肠道任何部位,以回盲部多见.肠穿孔主要并发于溃疡型肠结核,此型病变活跃,当溃疡浸及粘膜下层后,可进而浸蚀肌层及浆膜层而穿孔.溃疡型肠结核穿孔病情凶险,不仅术前诊断困难,因病人往往长期腹痛,肠穿孔引起的腹膜炎表现易被忽略,且手术中溃疡性病变较为广泛,手术困难.现收集10例溃疡型肠结核穿孔病例对其手术方式作一探讨.①对于溃疡型肠结核较为局限,我们采取病变肠段切除的手术方式;②对于溃疡型肠结核病变范围较为广泛,我们采取切除病变较为严重肠管,对于病变较为分散的肠管,我们没有采取分段切除,而采取纵切横缝肠管整形的方法予以处理,尽可能保留肠管;③对于肠结核穿孔,我们不推荐行肠修补术,而建议采取纵切横缝肠管整形的方法或病变肠管切除的方法.④对于慢性穿孔引起的腹腔脓肿,建议行切开引流术后,二期再行病变肠管切除术;⑤慢性穿孔引起的肠瘘,先行腹壁瘘口清创引流,二期再行病变肠管切除术.
作者:黄邵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蒙药生肌长皮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从而探索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7例,在全身治疗基础上,局部彻底清创、引流后外用蒙药生肌长皮膏,1日或隔日换药1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该组67例患者中优43例,占64.2%,良15例,占22.4%,可6例,占8.9%,差3例,占4.5%.优良率为86.6%.结论 具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长皮、清热消炎止痛、收敛伤口的作用.直接用于溃疡处可改善创面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缺血,促进肉芽生长,控制坏疽扩大,加速伤口愈合,对糖尿病足合并溃疡、感染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白国荣;张亦弛;高春燕;刘美岚;阿如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ICC堵管的护理对策.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为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行巴德PICC置管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常见堵管原因采取相应干预,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堵管,后再通成功.对照组发生堵管6例,再通成功3例.两组发生堵管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ICC置管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堵管率,提高再通率,确保治疗成功完成.
作者:雷育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2种抗病毒药物在进行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预防时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该院确症为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服用伐昔洛韦,患者每次服用伐昔洛韦剂量为500 mg,初始3个月2次/d,第4以及第5个月1次/d,到第6个月病患隔日服用1次,对于对照组,让患者每次服用阿昔洛韦剂量为400 mg,2次/d,共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次数、半年内复发率、脱落细胞排毒状况、头晕以及乏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在使用2种药物治疗之后,各个指标与病患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状况变好了,并且实验组各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状况变好了.结论 使用伐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比阿昔洛韦这种抗病毒药物更能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能够有效降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次数以及生殖器部位的无症状排毒.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15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同时期另选150例无糖尿病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腹部外科手术在围术期通过综合降血糖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作者:余水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 036株并采用英国先德荧光快速微生物分析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实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10年版操作和判读结果采用WHNET5.4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以重症ICU检出率高,其次为神经外科,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该菌主要对磺胺、庆大耐药,耐药率为75.1%和48.8%.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低,耐药率2.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医院应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韩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在该院妇产科、儿科两个科室2011年9月-2012年3月住院期间的患者和在妇产科、儿科工作的6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安全量化评分标准的评价表,评价患者安全,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和护士考核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考核优秀率、护士健康知识普及率、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水平、有效及早发现患者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雷玉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3例四肢骨不连的部位为胫骨11例、股骨8例、肱骨4例,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部位,3周后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定期随访患者,观察记录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均达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经局部消毒处理,定期换药后痊愈;有1例患者出现固定针松动,经消毒处理后,再次拧紧;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移位、畸形等,无固定架断裂,骨筋膜室综合症,无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缩短骨愈合的时间,疗效满意.
作者:刘世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颈椎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80例全麻下行颈椎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按术后镇痛药物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组0.8 mg/kg+托烷司琼5 mg(D组)、芬太尼组16 μg/kg+托烷司琼5 mg(F组).记录术后4、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与F组在术后4、6、12、24、48 h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芬太尼组明显高于地佐辛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为颈椎手术术后提供较芬太尼更加安全及舒适的镇痛效果.
作者:陶岩;鄂爽;陈琦;康宇;李丹;吴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麻黄碱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1年8月一2012年8月期间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产妇进行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产妇进行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麻黄碱治疗,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值的情况,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对产妇进行麻醉后,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等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产妇的改善情况较好,并且恶心呕吐等情况更为良好,P<0.05.结论 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采取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麻黄碱,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情况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林媛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个月后根据两组的有效率、炎症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指标评价:除心梗指标cTnI及心功能参数LVPW、IVS之外,观察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对照组胃肠道反应2例,轻微咽炎1例,观察组胃肠道反应3例,失眠1例,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临床安全.
作者:殷洪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