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展;姜德友;迟晓玲
目的 评价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济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1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实施非临床路径管理,观察两组分别在住院总花费、住院天数、住院药费及住院药费占住院总花费的比例(药占比)、临床疗效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的试验组的在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及住院天数方面较实施非临床路径的对照组均下降显著(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能够有效节省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缩短住院天数,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勤玲;任朝凤;戴百章;杨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尿道板切开卷管成形的手术方法对56例尿道下裂的患儿进行治疗、临床分析和术后随访,研究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结果 冠状沟型5例全部治愈成功,阴茎体型21例,成功治愈19例,阴茎阴囊型12例,11例治愈成功,阴囊型8例,6例成功治愈,其中出现2例尿道皮肤瘘,1例尿道狭窄.结论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手术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熊良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奥美拉唑及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果 实验组治愈11例,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辅助奥美拉唑及抗生素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在明确的诊断下通过合理饮食、健康锻炼、消除不良习惯及早治愈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临床观察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长骨骨折,探讨分析疗效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2011-2012年在骨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调查标准的患者72例.胫腓骨骨折36例,其中包括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6例;股骨骨折共36例,其中包括左侧16例,右侧12例,双侧8例.对所有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1~24个月的随访72位患者中68名患者全部愈合,愈合率为95%,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未完全愈合患者包括被感染两例、断钉1例、并发关节痛1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固定复位效果好、同定稳固性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治疗长骨骨折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履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临床药理分析,探索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可溶性的SCD-40L(CD40配体)与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程度.方法 选取300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进行等效随机分组,每组人数为150例,给药剂量分别为40 mg和10 mg/次,晚给药1次/d.并且与PCI术后6h、24 h以及30 d对患者血浆内SCD-40L与hs-CRP的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结果 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的6 h、24 h以及30 d的SCD-40L与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说明阿托伐他汀对于PCI术后的病人而言,在降低血浆内的SCD-40L与hs-CRP水平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胡永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XM)对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按照给药剂量,分别给予DXM 0.5、1.0、2.0 ug/kg,同时再分一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记录DXM A、B、C 三组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发生呼吸抑制发生率,及四组患者输注前、插管前、后即刻的心率、MAP和BIS值.同时记录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情况,并观察气管插管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C组的呼吸抑制率及血管活性药物用药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即刻D组BIS高于其他3组(P<0.05),A、B组高于C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B、C组MAP和心率较输注诱导前降低(P<0.05),且C组<B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A、D组MAP和心率较气管插管前即刻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1.0 ug/kg右旋美托咪定行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安全有效.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腹部切口裂开是妇产科开腹手术中不能忽略的症状,为提升手术成功概率、减少医疗矛盾,应重视对腹部切口的护理和保护.该文分析了本院对2009年3月-12月之间的765例实行开腹手术的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了致使切口裂开的原因:手术时间、出血量、年龄、手术技能和手术器械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方法:手术前1h采用预防性抗生素,并且确保无病菌,手术流程准确无误,合理利用电刀.手术之后的环境适宜于切口的快速愈合.
作者:伍雯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的分析,探讨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护理方案.方法 观察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患者围手术期的病情情况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措施、及早有效地处理并发症.结果 1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部成功手术夹闭动脉瘤,围手术期死亡0例,98例(79.67%)术后可以生活自理.结论 通过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疗效以及更好地配合医师工作.
作者:刘桂丽;王红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导致护士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习,增强护士各方面业务能力和水平,规范、优化护理流程是提高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先决条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并分析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配合外侧支持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该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84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并随机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由42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传统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则为动力髋螺钉配合外侧支持板,在患者治疗之后,将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而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二者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而言,运用动力髋螺钉配合外侧支持板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是十分安全与有效的,其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且具有省时和安全等临床特点,值得应用.
作者:李建锋;刘丽娜;谭晋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对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CY-FRA21-1)、癌胚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在肺癌患者血清当中的水平以及在肺癌临床鉴别诊断当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取60例肺癌患者、40例肺部感染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肺癌组、对照组以及健康组.采取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A125与CEA,采取免疫发光夹心方法来检测NSE与CYFRA21-1,比较分析3组人群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健康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腺癌中表达CA125以及CEA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与鳞状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状细胞癌中的CYFRA21-1水平明显地要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细胞肺癌当中的表达,NSE要明显高于腺癌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检测当中,NSE、CA125、CEA以及CYFRA21-1对肺癌敏感度分别是48.5%、60.1%、45.5%以及48.5%,联合检测敏感度是88.9%.结论 在肺癌的临床检测当中,NSE、CA125、CEA以及CYFRA21-1对肺癌的检测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为肺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且联合检测显著提高了肺癌诊断准确度与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晋家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患者手术时采取不同的眼保护方法对患者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无眼部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在全麻前嘱咐患者要自然闭眼;观察组在全麻后涂抹金霉素眼膏,并在患者自然闭眼后粘贴上医用水凝胶护眼贴.结果观察组出现术后流泪1例,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2.5%;对照组出现术后流泪2例,双眼疼痛1例,眼部充血2例,眼部分泌物增多1例,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15.0%.两组在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29,P<0.05).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涂抹金霉素眼膏,并在患者自然闭眼后用医用水凝胶护眼贴将患者双眼睑粘贴.可有效减少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全麻术后患者眼部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桡骨头陈旧性骨折致肘关节不稳定病例1例,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术后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术后发生肘关节及内髁疼痛.结论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因桡骨头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肘关节不稳定的方法之一,术前系统检查及评估肱骨小头关节面有无损害及术中探查修复侧副韧带及术前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能;杨远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对策,使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方法 对宣威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7例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足部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跟踪观察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并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在实行早期预防教育和足部护理的127例糖尿病患者中,109例未患糖尿病足的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未发生糖尿病足.18例已患糖尿病足患者中,0级、1级患者均痊愈,2级、3级患者足部干燥疮面缩小,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教育和保健护理,对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全面方位、科学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和医疗保障能力,并不断加强战地救护实践训练,促进海战场救护能力全面建设.该文就如何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等展开讨论,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此外该文还就如何加强海战场救护训练展开研究,为促进海上救护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期望可以为中国海军有黄水迈向蓝水尽自己微薄的贡献,促进我海军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打得赢”提供过硬的护理保障能力.
作者:邓璐;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并发应力骨折的原因,并探讨避免发生的对策.方法 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85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术后有8例并发应力骨折,其中5例患者为老年人,均采用锁骨带外固定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发生应力骨折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应力骨折是其并发症之一,应该掌握合适的适应症,提高手术的操作技巧,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注意正确的术后恢复来减少和避免应力骨折的发生.
作者:卢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处方调配工作质量.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所发生的65例医院处方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生处方不规范21例(32.31%),调配人员把关不严31例(47.69%),药品未按规定摆放13例(20.00%).结论 药学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患者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以杜绝一切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唐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该院中患有小儿癫痫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托吡酯与丙戊酸那联合组.托吡酯组给药托吡酯由开始的0.5~1.0 mg到后来的4~8 mg,2次/d;丙戊酸那组给药丙戊钠那由开始的10~15mg到后来的20~40 mg 3次/d;联合组给药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用量同上.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0%,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5%,联合组有效率为95%,明显的优于托吡酯组与丙戊酸钠组.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感觉异常、嗜睡、体质量的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患者癫痫症中,采取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其疗效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茶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治疗外伤后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为外伤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提供方法参照.方法 将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联合碘酊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无效1例,占5.0%,有效率为50.0%,显效率为45.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7%;无效4例,占22.3%,有效率为44.4%,显效率为33.3%.另外,观察组出现2例胃肠反应患者,占10.0%,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胃肠反应患者,1例发热患者,总占22.3%.总体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治疗外伤后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比率少,且症状较轻,整体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该院在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所诊治的的30例CVA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其发病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出院的一年时间内对此并发症做以了解.结果 这30例患者中的胸部X线表现是正常的,这些患者的肺功能在确诊为CVA后,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止咳药,给予吸入舒利迭、同时给予扑尔敏或口服氨茶碱片后症状消失.结论 预防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措施,一旦明确诊断即按哮喘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作者:覃林珍;魏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