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临床路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济学影响

郑勤玲;任朝凤;戴百章;杨艳霞

关键词: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 经济学影响
摘要:目的 评价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济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1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实施非临床路径管理,观察两组分别在住院总花费、住院天数、住院药费及住院药费占住院总花费的比例(药占比)、临床疗效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的试验组的在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及住院天数方面较实施非临床路径的对照组均下降显著(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能够有效节省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缩短住院天数,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雾化吸入给药与口服给药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雾化吸入组)、对照组(口服组)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种临床症状消退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常规、胸片检查异常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选择雾化吸入给药较口服给药途径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瑞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而治疗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并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处方调配工作质量.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所发生的65例医院处方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生处方不规范21例(32.31%),调配人员把关不严31例(47.69%),药品未按规定摆放13例(20.00%).结论 药学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患者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以杜绝一切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唐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52例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死亡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的患者进行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健;刘丛;周量;傅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各种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在内科急诊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探求其中佳处理方案,提供临床用药参考依据,寻求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对病患采用分组治疗方案,抽取同程度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症状60人并均分为3组,选取任意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另两组在空白对照的基础上于治疗前期分别加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该文为方便,简称为IH)和IH联合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同时比对3组病患治疗前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心功能分级(NYHA)指标,通过分析数据,仅注射强心剂、利尿剂的20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5%,观察组中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进行治疗的20例中总有效率为83.3%,而另一组使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者对于心力衰竭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IH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效果安全并且好于单独使用IH进行治疗.

    作者:施正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以及临床治疗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所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每晚进行米非司酮定时服用,连续服药3个月左右,为了保证治疗的对比效果,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进行B超及肝功能、血常规等方面的全面检查工作.结果 在对这80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中有40例出现了绝经状态,18例患者在进行服药后的3个左右逐渐恢复了月经,其中20例患者出现了月经量稀发的情况,这些患者的贫血以及肝功能等趋于完善状态.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来说,想要更好的保证治疗的效果,要使用剂量相对较小的米非司酮来展开治疗,而且在临床治疗中保证了其安全有效的性能[1],没有出现肝功能损害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治疗的广泛推广.

    作者:陈荣;冯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胫骨股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长骨骨折,探讨分析疗效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2011-2012年在骨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调查标准的患者72例.胫腓骨骨折36例,其中包括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6例;股骨骨折共36例,其中包括左侧16例,右侧12例,双侧8例.对所有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1~24个月的随访72位患者中68名患者全部愈合,愈合率为95%,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未完全愈合患者包括被感染两例、断钉1例、并发关节痛1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固定复位效果好、同定稳固性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治疗长骨骨折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履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7例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对策,使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方法 对宣威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7例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足部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跟踪观察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并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在实行早期预防教育和足部护理的127例糖尿病患者中,109例未患糖尿病足的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未发生糖尿病足.18例已患糖尿病足患者中,0级、1级患者均痊愈,2级、3级患者足部干燥疮面缩小,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教育和保健护理,对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小鼠阿霉素急性心肌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阿霉素(ADR)急性心肌损伤和1,6-二磷酸果糖(FDP)对该损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健康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3组,即ADR组、FDP组和NS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DR组与FDP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ADR(30 mg/kg),FDP组另外腹腔注射3次FDP[1100 mg/(kg·次)],隔日1次,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用药至第6天,发现ADR组动物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而FDP组这种变化幅度则较小.结论 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ADR急性心肌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提高肌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FDP减轻ADR急性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泉丽;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

    目的 探讨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在某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针对患者所患的不同癌症以及在化疗期间的不同反映,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全方面的护理,并且记录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恢复状况,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疗效的分析.结果 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征较之治疗前具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93.4%,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加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5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和护理.结果 51例妊高征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末发生产前、产后子痫及其它并发症,无一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及时了解患者的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有力地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贵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道成形术治疗56例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尿道板切开卷管成形的手术方法对56例尿道下裂的患儿进行治疗、临床分析和术后随访,研究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结果 冠状沟型5例全部治愈成功,阴茎体型21例,成功治愈19例,阴茎阴囊型12例,11例治愈成功,阴囊型8例,6例成功治愈,其中出现2例尿道皮肤瘘,1例尿道狭窄.结论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手术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熊良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临床收治的30例休克患者,改变休克的进程和防止发展到进展或难治期,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 经治疗治疗率达95%.结论 通过护理工作病人能维持体液平衡,生命体征平稳;组织灌注得到改善,末梢循环状况改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病人缺氧纠正,气体交换正常.

    作者:崔梅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对肺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观察莫西沙星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2012年因肺心病住院治疗的患者72例,其中男女各36例,经体检以及X光胸片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均分为AB两组,两组从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分布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1次/d,B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0.3 g,2次/d,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共计两个疗程.期间不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结果 两组对肺心病的治疗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A组临床痊愈20例、显效9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86%.B组痊愈16例、显效8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6.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8%、71.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莫西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对肺心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莫西沙星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小,故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白忠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护士多元化角色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护士多元化角色,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多元化角色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多元化角色的运用在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寂寞感,支持、鼓励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 护士作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人群,应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为不同患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角色和服务,从而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应力骨折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并发应力骨折的原因,并探讨避免发生的对策.方法 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85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术后有8例并发应力骨折,其中5例患者为老年人,均采用锁骨带外固定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发生应力骨折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应力骨折是其并发症之一,应该掌握合适的适应症,提高手术的操作技巧,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注意正确的术后恢复来减少和避免应力骨折的发生.

    作者:卢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IFN-γ和TNF-α免疫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免疫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并分析肺癌患者血清中的TFN-α和IFN-γ表达水平变化.选择该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的40例肺癌患者做为实验组,4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在治疗半年内的检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FN-α和IFN-γ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与对照组明显要高,而IFN-γ水平明显要低很多;在对实验组治疗为期半年后,复发的肺癌患者患者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的IFN-γ水平明显要增加很多,而TNF-α的水平明显减少了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能够更好的指导和发展,必须更加深入的探讨肺癌患者的免疫损伤机制.这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涂云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奥美拉唑及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果 实验组治愈11例,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辅助奥美拉唑及抗生素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在明确的诊断下通过合理饮食、健康锻炼、消除不良习惯及早治愈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抗感染、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5 d/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体征,如心率、呼吸改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L-6 、IL-8 、CRP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对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菊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为了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对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CY-FRA21-1)、癌胚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在肺癌患者血清当中的水平以及在肺癌临床鉴别诊断当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取60例肺癌患者、40例肺部感染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肺癌组、对照组以及健康组.采取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A125与CEA,采取免疫发光夹心方法来检测NSE与CYFRA21-1,比较分析3组人群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健康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腺癌中表达CA125以及CEA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与鳞状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状细胞癌中的CYFRA21-1水平明显地要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细胞肺癌当中的表达,NSE要明显高于腺癌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检测当中,NSE、CA125、CEA以及CYFRA21-1对肺癌敏感度分别是48.5%、60.1%、45.5%以及48.5%,联合检测敏感度是88.9%.结论 在肺癌的临床检测当中,NSE、CA125、CEA以及CYFRA21-1对肺癌的检测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为肺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且联合检测显著提高了肺癌诊断准确度与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晋家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