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研究

施正雄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内科急诊, 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各种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在内科急诊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探求其中佳处理方案,提供临床用药参考依据,寻求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对病患采用分组治疗方案,抽取同程度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症状60人并均分为3组,选取任意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另两组在空白对照的基础上于治疗前期分别加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该文为方便,简称为IH)和IH联合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同时比对3组病患治疗前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心功能分级(NYHA)指标,通过分析数据,仅注射强心剂、利尿剂的20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5%,观察组中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进行治疗的20例中总有效率为83.3%,而另一组使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者对于心力衰竭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IH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效果安全并且好于单独使用IH进行治疗.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该院在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所诊治的的30例CVA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其发病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出院的一年时间内对此并发症做以了解.结果 这30例患者中的胸部X线表现是正常的,这些患者的肺功能在确诊为CVA后,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止咳药,给予吸入舒利迭、同时给予扑尔敏或口服氨茶碱片后症状消失.结论 预防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措施,一旦明确诊断即按哮喘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作者:覃林珍;魏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终止妊娠时期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孕妇终止妊娠的佳时期,以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方法 将硫酸镁作为基础治疗药物,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及糖皮质激素、氨基酸与能量合剂相配合,以促进胎儿的成熟;综合孕妇与胎儿各方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妊娠终止时间;宫颈条件较为成熟的孕妇可进行引产,如宫颈条件还没有成熟,在短时间中不能进行阴道分娩,则可行剖宫产;胎儿窘迫及引产失败的孕妇也可行剖宫产.结果 A组、B组及C组孕妇孕周延长的时间存在差异,其中B组为长;在孕妇产生的并发症方面,A组高,B组及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05).结论 在终止早发型重度子痫孕妇的妊娠时期方面,如孕期在31周以下,则不应继续妊娠;如孕期为31~32周则要及时帮助孕妇终止妊娠,孕期在32~34周之间,可为孕妇实施相关的治疗以将孕期延长,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海战场救护训练促进救护能力全面建设

    通过全面方位、科学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和医疗保障能力,并不断加强战地救护实践训练,促进海战场救护能力全面建设.该文就如何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等展开讨论,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此外该文还就如何加强海战场救护训练展开研究,为促进海上救护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期望可以为中国海军有黄水迈向蓝水尽自己微薄的贡献,促进我海军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打得赢”提供过硬的护理保障能力.

    作者:邓璐;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道成形术治疗56例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尿道板切开卷管成形的手术方法对56例尿道下裂的患儿进行治疗、临床分析和术后随访,研究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结果 冠状沟型5例全部治愈成功,阴茎体型21例,成功治愈19例,阴茎阴囊型12例,11例治愈成功,阴囊型8例,6例成功治愈,其中出现2例尿道皮肤瘘,1例尿道狭窄.结论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手术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熊良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后的疗效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采用锁定接骨板方式治疗的8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对患者随访3~36个月,然后按照优、良、差3个标准,对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的骨折愈合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不同骨折类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在术后第36个月时,优42例,占52.5%;良36例,占45.0%;差2例,占2.5%;总优良率达97.5%.另外,肱骨骨折16例愈合优良为15例,出现1例钉板松动患者;腓骨11例骨折愈合情况全部达到优良,胫骨14例全部达到优良,股骨7例患者中出现1例断板患者;尺桡骨骨折32例全部达到优良.结论 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对患者损伤小,治疗成功率较高,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陈旧性骨折1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目的 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桡骨头陈旧性骨折致肘关节不稳定病例1例,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术后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术后发生肘关节及内髁疼痛.结论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因桡骨头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肘关节不稳定的方法之一,术前系统检查及评估肱骨小头关节面有无损害及术中探查修复侧副韧带及术前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能;杨远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分析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川芎、香附等多种中药药材搭配而成的一种药物,出自《医学统旨》,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柴胡疏肝散通过加味,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中对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主要针对柴胡疏肝散辩证加味在内伤性咳嗽、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心因性疾病等内科病症的运用方法和疗效展开研究和探讨.

    作者:张久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而治疗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并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记录分析本院内科65例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堵塞的原因.结果 发生静脉留置针堵塞的有18例,发生率占27.8%.堵塞原因包括:与护理操作有关发生堵塞12例(18.5%)与输入药物的关系有关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发生堵塞各3例(4.6%).结论 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针对原因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堵管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120例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该院中患有小儿癫痫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托吡酯与丙戊酸那联合组.托吡酯组给药托吡酯由开始的0.5~1.0 mg到后来的4~8 mg,2次/d;丙戊酸那组给药丙戊钠那由开始的10~15mg到后来的20~40 mg 3次/d;联合组给药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用量同上.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0%,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5%,联合组有效率为95%,明显的优于托吡酯组与丙戊酸钠组.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感觉异常、嗜睡、体质量的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患者癫痫症中,采取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其疗效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茶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0例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麻醉效果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脑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手术治疗前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到该院就治的5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术前采用咪唑安定麻醉,B组术前采用瑞芬太尼麻醉,两组均于钳夹动脉瘤前加深麻醉,并给予尼卡地平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B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导管拔除、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0.01).结论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重点在于保证患者在诱导期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平稳,瑞芬太尼较咪唑安定麻醉效果好,其既能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作者:汪小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小鼠阿霉素急性心肌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阿霉素(ADR)急性心肌损伤和1,6-二磷酸果糖(FDP)对该损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健康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3组,即ADR组、FDP组和NS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DR组与FDP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ADR(30 mg/kg),FDP组另外腹腔注射3次FDP[1100 mg/(kg·次)],隔日1次,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用药至第6天,发现ADR组动物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而FDP组这种变化幅度则较小.结论 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ADR急性心肌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提高肌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FDP减轻ADR急性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泉丽;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6-2011年大新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分析

    目的 分析大新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对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该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紧测系统收集的AEFI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报告AEFI 85例,全县应报告单位23个,有AEFI病例报告22个单位,病例报告复盖率95.65%.在85例AEFI中,疫苗反应占84.12%;偶合症38.82%;实施差错占1.18%;注射反应占5.88%.在46疫苗反应病例中,为常见的分别为发热36.47%;不伴过敏性休克的反应17.65%;卡介苗淋巴结炎15.29%;局部反应10.59%;注射部位脓肿8.24%.结论 执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制定的AEFI分类及病例定义标准进行报告后,全县AEFI监测工作运行正常,报告的数据可供分析,可以发现有问题的疫苗,为疫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燕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外伤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治疗外伤后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为外伤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提供方法参照.方法 将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联合碘酊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无效1例,占5.0%,有效率为50.0%,显效率为45.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7%;无效4例,占22.3%,有效率为44.4%,显效率为33.3%.另外,观察组出现2例胃肠反应患者,占10.0%,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胃肠反应患者,1例发热患者,总占22.3%.总体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治疗外伤后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比率少,且症状较轻,整体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方法 采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该院门诊及住院发烧并全身感染患者700份阳性血液标本,并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细菌鉴定及药敏符合率.结果 700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427份阳性血液样本,直接细菌鉴定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方法的总一致率为84.1%.两种检测方法药物耐药、中度敏感及敏感度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Bactec9240系统自动培养检测代替传统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短,有效节约等待药检出结果的时间,能快速将结果报告给医生,对合理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祖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IFN-γ和TNF-α免疫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免疫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并分析肺癌患者血清中的TFN-α和IFN-γ表达水平变化.选择该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的40例肺癌患者做为实验组,4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在治疗半年内的检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FN-α和IFN-γ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与对照组明显要高,而IFN-γ水平明显要低很多;在对实验组治疗为期半年后,复发的肺癌患者患者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的IFN-γ水平明显要增加很多,而TNF-α的水平明显减少了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能够更好的指导和发展,必须更加深入的探讨肺癌患者的免疫损伤机制.这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涂云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结核治疗中的类赫反应65例影像分析

    类赫反应(similar Hexheimer reaction),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暂时性的可逆良性“恶化”反应.由于类赫反应多出现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初期,且患者通过医学影像检查可知病灶发生类赫反应,而与患者自身临床反应呈现出矛盾现象,因此类赫反应也称为假性恶化、矛盾反应等,即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但医学影像检查可知患者体内病灶出现增大或有新病灶产生.该文通过对类赫反应肺结核在强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X线和CT表现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肺结核类赫反应影像变化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依据.

    作者:郭俊;张勇;樊益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胫骨股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长骨骨折,探讨分析疗效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2011-2012年在骨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调查标准的患者72例.胫腓骨骨折36例,其中包括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6例;股骨骨折共36例,其中包括左侧16例,右侧12例,双侧8例.对所有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1~24个月的随访72位患者中68名患者全部愈合,愈合率为95%,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未完全愈合患者包括被感染两例、断钉1例、并发关节痛1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固定复位效果好、同定稳固性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治疗长骨骨折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履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感染为老年人常见病,老年女性的发病率约5%,男性为1%~2%.按感染部位分为上、下尿路感染,严重的可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而仅凭临床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上、下尿路感染常不可靠.引起老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多样,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该文为此具体综述了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5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和护理.结果 51例妊高征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末发生产前、产后子痫及其它并发症,无一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及时了解患者的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有力地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贵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