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张勇;樊益富
目的 探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该院在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所诊治的的30例CVA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其发病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出院的一年时间内对此并发症做以了解.结果 这30例患者中的胸部X线表现是正常的,这些患者的肺功能在确诊为CVA后,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止咳药,给予吸入舒利迭、同时给予扑尔敏或口服氨茶碱片后症状消失.结论 预防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措施,一旦明确诊断即按哮喘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作者:覃林珍;魏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济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1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实施非临床路径管理,观察两组分别在住院总花费、住院天数、住院药费及住院药费占住院总花费的比例(药占比)、临床疗效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的试验组的在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及住院天数方面较实施非临床路径的对照组均下降显著(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能够有效节省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缩短住院天数,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勤玲;任朝凤;戴百章;杨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方法 选择2003年5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17例小肾细胞癌患者资料,所选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年龄分布于33~77岁,平均年龄(42±4.12)岁.结果 所选患者中,CT扫描发现有7例患者小肾癌内可明显地见到略低密度区,1例呈点状钙化状.经增强扫描,15例患者中有12例的动脉期显著性地均匀或呈现不均匀强化.17例患者中仅发现2例假包膜,这对后续的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后续的手术病理证实,有15例患者为透明细胞癌,而有2例患者被证实为颗粒细胞癌.结论 多期扫描能够大大提升小肾细胞癌早期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帮助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另外,假包膜的发现对临床手术具有较大的帮助,应努力提高患者假包膜的发现率.
作者:刘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该院中患有小儿癫痫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托吡酯与丙戊酸那联合组.托吡酯组给药托吡酯由开始的0.5~1.0 mg到后来的4~8 mg,2次/d;丙戊酸那组给药丙戊钠那由开始的10~15mg到后来的20~40 mg 3次/d;联合组给药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用量同上.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0%,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5%,联合组有效率为95%,明显的优于托吡酯组与丙戊酸钠组.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感觉异常、嗜睡、体质量的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患者癫痫症中,采取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其疗效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茶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ACEI方式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控糖并加用贝那普利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空腹血糖以及蛋白尿排量方面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上治疗前后均变化不大,在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以及蛋白尿的排量等方面,均出现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说明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有效率27.8%,显效率63,0%,无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有效率35.0%,显效率45.0%,无效率20.0%.观察组整体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8月该院收治的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及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好转治愈率,同时检测生化指标、PTA及血清HBV DNA载量.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加速恢复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沈艳平;张建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导致护士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习,增强护士各方面业务能力和水平,规范、优化护理流程是提高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先决条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进行常规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测评情况以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在出勤情况、基础护理、病区护理、护理文书以及心理指导等几项护理指标上,观察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在整体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9%,护理投诉率1.6%,意外事件发生率1.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5.5%,护理投诉率15.5%,意外事件发生率9.0%.观察组整体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升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宜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方法 采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该院门诊及住院发烧并全身感染患者700份阳性血液标本,并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细菌鉴定及药敏符合率.结果 700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427份阳性血液样本,直接细菌鉴定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方法的总一致率为84.1%.两种检测方法药物耐药、中度敏感及敏感度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Bactec9240系统自动培养检测代替传统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短,有效节约等待药检出结果的时间,能快速将结果报告给医生,对合理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祖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脑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手术治疗前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到该院就治的5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术前采用咪唑安定麻醉,B组术前采用瑞芬太尼麻醉,两组均于钳夹动脉瘤前加深麻醉,并给予尼卡地平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B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导管拔除、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0.01).结论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重点在于保证患者在诱导期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平稳,瑞芬太尼较咪唑安定麻醉效果好,其既能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作者:汪小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川芎、香附等多种中药药材搭配而成的一种药物,出自《医学统旨》,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柴胡疏肝散通过加味,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中对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主要针对柴胡疏肝散辩证加味在内伤性咳嗽、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心因性疾病等内科病症的运用方法和疗效展开研究和探讨.
作者:张久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对人肺癌A549细胞损伤的反应,以期为微波治疗肿瘤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剂量为100 W(12 mv/cm2)、150 W(18 mv/cm2)和200 W(21 mv/cm2)的微波辐射冰浴方法制备的非热效应细胞模型10min;24 h后收集细胞,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细胞Cytochrome c、Caspase-3,GRP 78、Caspase-4,Cathepsin D的表达;MDC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溶酶体变化.结果 辐射后A549细胞Cytochrome c、GRP 78蛋白表达增加,并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4活化;细胞溶酶体活性增强表现为Cathepsin D表达增加以及MDC染色荧光强度加强.结论 微波辐射非热效应对组织细胞所造成的损伤反应可能是通过细胞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途径共同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为微波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作者:刘晓冬;徐冶;王晓军;孙璐阳;康晶;曹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乐果中毒的特点,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0例乐果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及抢救治疗护理经过.结果 治愈38例,死亡2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由于路途远,发现晚,耽误了抢救时间造成的.结论 乐果中毒后可迅速分布全身各脏器,并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昏迷,呼吸衰竭死亡,它是内科的急诊之一,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成功救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均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作者:高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在服药情况、身体各项功能锻炼、复查情况等方面表现出的配合治疗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黄辉英;曾彩华;黄新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桡骨头陈旧性骨折致肘关节不稳定病例1例,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术后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术后发生肘关节及内髁疼痛.结论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因桡骨头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肘关节不稳定的方法之一,术前系统检查及评估肱骨小头关节面有无损害及术中探查修复侧副韧带及术前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能;杨远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而治疗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并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旨在通过主动免疫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HMG(尿促性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地屈孕酮支持治疗习惯性流产,探讨临床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于该院生殖门诊就诊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79例采取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有效性.结果 69例治疗成功并单胎足月分娩,6例于因多胎妊娠早产,1例于妊娠中期流产,3例仍于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结论联合治疗习惯性流产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鹏达;杨逸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108例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心肺脑复苏、胃内容物的吸入等都是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而抗生素的术前采用则可以起到明显的预防效果(P<0.05).结论 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当根据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心肺脑复苏、胃内容物的吸入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在术前选用抗生素进行适当预防.
作者:杨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以及临床治疗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所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每晚进行米非司酮定时服用,连续服药3个月左右,为了保证治疗的对比效果,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进行B超及肝功能、血常规等方面的全面检查工作.结果 在对这80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中有40例出现了绝经状态,18例患者在进行服药后的3个左右逐渐恢复了月经,其中20例患者出现了月经量稀发的情况,这些患者的贫血以及肝功能等趋于完善状态.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来说,想要更好的保证治疗的效果,要使用剂量相对较小的米非司酮来展开治疗,而且在临床治疗中保证了其安全有效的性能[1],没有出现肝功能损害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治疗的广泛推广.
作者:陈荣;冯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Th2亚群水平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液中的Th1/Th2亚群水平,并以30例正常健康早孕组为对照.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h1和IFN-γ高于对照组,Th2和IL-10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Th1/Th2和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需加以重视.
作者:何育英;蔡巧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