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芩
目的 探讨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以该院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柴芍承气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治疗基础上,使用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久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处方调配工作质量.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所发生的65例医院处方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生处方不规范21例(32.31%),调配人员把关不严31例(47.69%),药品未按规定摆放13例(20.00%).结论 药学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患者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以杜绝一切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唐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奥美拉唑及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果 实验组治愈11例,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辅助奥美拉唑及抗生素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在明确的诊断下通过合理饮食、健康锻炼、消除不良习惯及早治愈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作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常规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空腹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50例(83.33%),餐后血糖控制良好52例(86.66%);常规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36例(60.00%),餐后血糖控制良好40例(66.66%),两组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起到药物不能达到的效果.
作者:李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雾化吸入组)、对照组(口服组)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种临床症状消退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常规、胸片检查异常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选择雾化吸入给药较口服给药途径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瑞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类赫反应(similar Hexheimer reaction),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暂时性的可逆良性“恶化”反应.由于类赫反应多出现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初期,且患者通过医学影像检查可知病灶发生类赫反应,而与患者自身临床反应呈现出矛盾现象,因此类赫反应也称为假性恶化、矛盾反应等,即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但医学影像检查可知患者体内病灶出现增大或有新病灶产生.该文通过对类赫反应肺结核在强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X线和CT表现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肺结核类赫反应影像变化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依据.
作者:郭俊;张勇;樊益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全面方位、科学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和医疗保障能力,并不断加强战地救护实践训练,促进海战场救护能力全面建设.该文就如何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等展开讨论,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此外该文还就如何加强海战场救护训练展开研究,为促进海上救护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期望可以为中国海军有黄水迈向蓝水尽自己微薄的贡献,促进我海军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打得赢”提供过硬的护理保障能力.
作者:邓璐;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其病理以及临床性的特点、诊断疾病的方法、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选取该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17例患有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表现为头部剧烈的疼痛,入院不久后死亡;10例患者表现为胸部疼痛,其中1例在做完CT后,起来时突然死亡.有4例因病情进展较慢,转外院做支架手术后均存活;4例患者表现为腹部(上腹、中腹)疼痛,由于没有第一时间诊断,3例在就诊后12h内死亡.其中1例在该院做支架手术后存活;1例患者表现为腰部疼痛,在到该院就诊时动脉瘤几经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对于内外科的治疗中,其总病死率为70.59%,总存活率为29.41%.结论 对于患者早期诊断以及正确的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志敏;周芬;李君鑫;何丽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以良好的控制原发病为基础,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敏使朗12 mg 3次/d口服,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片40mg3次/d口服.14d/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起效较快.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起效较慢.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应用敏使朗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芦悦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5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和护理.结果 51例妊高征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末发生产前、产后子痫及其它并发症,无一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及时了解患者的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有力地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贵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济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1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实施非临床路径管理,观察两组分别在住院总花费、住院天数、住院药费及住院药费占住院总花费的比例(药占比)、临床疗效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的试验组的在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及住院天数方面较实施非临床路径的对照组均下降显著(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能够有效节省住院总花费、住院药费,缩短住院天数,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勤玲;任朝凤;戴百章;杨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芪棱汤对冠脉造影中出现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冠脉慢血流患者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确保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采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加阿司匹林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治疗组加用芪棱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造影中冠脉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症状的治疗有效率(85.0%)大大高于对照组(50.0%),造影也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冠脉血流改善有效率(60.0%)比对照组高一倍(仅3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棱汤治疗冠脉慢血流现象有较好疗效.
作者:拜淑萍;贺会刚;李小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阿霉素(ADR)急性心肌损伤和1,6-二磷酸果糖(FDP)对该损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健康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3组,即ADR组、FDP组和NS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DR组与FDP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ADR(30 mg/kg),FDP组另外腹腔注射3次FDP[1100 mg/(kg·次)],隔日1次,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用药至第6天,发现ADR组动物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而FDP组这种变化幅度则较小.结论 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ADR急性心肌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提高肌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FDP减轻ADR急性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泉丽;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该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制定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本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2006-2010年普兰店市孕产妇死亡监测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来看呈下降趋势,但第5年又有所上升,有一定的波动性.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主要是直接产科死亡原因,占55.6%,羊水栓塞和异位妊娠居首位,均占22.2%.评审结果:主要是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占50%.结论 充分发挥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组的作用,加强对全市助产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做好转诊追访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延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E-cadherin 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 选取肺腺癌20例,应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肺腺癌区和正常区E-cadherin 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肺腺癌中Ecadherin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存在明显不一致的情况,即尽管40%的肺腺癌病例的E-cadherin在mRNA水平有表达,但在蛋白水平却难以检出.结论 在肺腺癌细胞内很可能存在某种转录后调节(沉默)机制,如RNA选择性剪接、microRNA.因此,该文为深入研究E-cadherin的表达调节机制及其肿瘤生物学意义提供颇有价值的线索.
作者:姜丽红;孙雪;王文革;范海滨;宋军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临床收治的30例休克患者,改变休克的进程和防止发展到进展或难治期,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 经治疗治疗率达95%.结论 通过护理工作病人能维持体液平衡,生命体征平稳;组织灌注得到改善,末梢循环状况改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病人缺氧纠正,气体交换正常.
作者:崔梅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川芎、香附等多种中药药材搭配而成的一种药物,出自《医学统旨》,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柴胡疏肝散通过加味,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中对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主要针对柴胡疏肝散辩证加味在内伤性咳嗽、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心因性疾病等内科病症的运用方法和疗效展开研究和探讨.
作者:张久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大新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对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该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紧测系统收集的AEFI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报告AEFI 85例,全县应报告单位23个,有AEFI病例报告22个单位,病例报告复盖率95.65%.在85例AEFI中,疫苗反应占84.12%;偶合症38.82%;实施差错占1.18%;注射反应占5.88%.在46疫苗反应病例中,为常见的分别为发热36.47%;不伴过敏性休克的反应17.65%;卡介苗淋巴结炎15.29%;局部反应10.59%;注射部位脓肿8.24%.结论 执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制定的AEFI分类及病例定义标准进行报告后,全县AEFI监测工作运行正常,报告的数据可供分析,可以发现有问题的疫苗,为疫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燕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而治疗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并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针灸温阳通督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对策,使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方法 对宣威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7例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足部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跟踪观察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并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在实行早期预防教育和足部护理的127例糖尿病患者中,109例未患糖尿病足的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未发生糖尿病足.18例已患糖尿病足患者中,0级、1级患者均痊愈,2级、3级患者足部干燥疮面缩小,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教育和保健护理,对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