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cadherin在肺腺癌中的差异性表达

姜丽红;孙雪;王文革;范海滨;宋军利

关键词:E-cadherin, 肺腺癌, 差异性
摘要:目的 探讨E-cadherin 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 选取肺腺癌20例,应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肺腺癌区和正常区E-cadherin 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肺腺癌中Ecadherin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存在明显不一致的情况,即尽管40%的肺腺癌病例的E-cadherin在mRNA水平有表达,但在蛋白水平却难以检出.结论 在肺腺癌细胞内很可能存在某种转录后调节(沉默)机制,如RNA选择性剪接、microRNA.因此,该文为深入研究E-cadherin的表达调节机制及其肿瘤生物学意义提供颇有价值的线索.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治疗中的类赫反应65例影像分析

    类赫反应(similar Hexheimer reaction),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暂时性的可逆良性“恶化”反应.由于类赫反应多出现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初期,且患者通过医学影像检查可知病灶发生类赫反应,而与患者自身临床反应呈现出矛盾现象,因此类赫反应也称为假性恶化、矛盾反应等,即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但医学影像检查可知患者体内病灶出现增大或有新病灶产生.该文通过对类赫反应肺结核在强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X线和CT表现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肺结核类赫反应影像变化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依据.

    作者:郭俊;张勇;樊益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各种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在内科急诊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探求其中佳处理方案,提供临床用药参考依据,寻求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对病患采用分组治疗方案,抽取同程度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症状60人并均分为3组,选取任意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另两组在空白对照的基础上于治疗前期分别加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该文为方便,简称为IH)和IH联合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同时比对3组病患治疗前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心功能分级(NYHA)指标,通过分析数据,仅注射强心剂、利尿剂的20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5%,观察组中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进行治疗的20例中总有效率为83.3%,而另一组使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者对于心力衰竭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IH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效果安全并且好于单独使用IH进行治疗.

    作者:施正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乐果中毒的抢救与护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乐果中毒的特点,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0例乐果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及抢救治疗护理经过.结果 治愈38例,死亡2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由于路途远,发现晚,耽误了抢救时间造成的.结论 乐果中毒后可迅速分布全身各脏器,并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昏迷,呼吸衰竭死亡,它是内科的急诊之一,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成功救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均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作者:高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进行常规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测评情况以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在出勤情况、基础护理、病区护理、护理文书以及心理指导等几项护理指标上,观察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在整体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9%,护理投诉率1.6%,意外事件发生率1.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5.5%,护理投诉率15.5%,意外事件发生率9.0%.观察组整体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升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宜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浆SCD40配体及C反应蛋白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药理分析,探索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可溶性的SCD-40L(CD40配体)与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程度.方法 选取300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进行等效随机分组,每组人数为150例,给药剂量分别为40 mg和10 mg/次,晚给药1次/d.并且与PCI术后6h、24 h以及30 d对患者血浆内SCD-40L与hs-CRP的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结果 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的6 h、24 h以及30 d的SCD-40L与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说明阿托伐他汀对于PCI术后的病人而言,在降低血浆内的SCD-40L与hs-CRP水平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胡永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研究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11年5月该科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放射治疗法,而试验组采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法.结果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组治疗食管癌其有效率为90.00%,单纯放射治疗组有效率为69.44%,两组差异显著;4年生存率方面,实验组在治疗前两年病患生存率分别为80.00%和52.50%,对照组治疗前两年病患生存率分别为52.78%和30.5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第3、4年的生存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治疗的有效率及1、2年的生存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祁学锋;宋红雨;王沛;李俊超;何桂平;樊锐太;李国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雾化吸入给药与口服给药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雾化吸入组)、对照组(口服组)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种临床症状消退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常规、胸片检查异常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选择雾化吸入给药较口服给药途径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瑞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目的 探讨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导致护士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习,增强护士各方面业务能力和水平,规范、优化护理流程是提高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先决条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作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常规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空腹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50例(83.33%),餐后血糖控制良好52例(86.66%);常规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36例(60.00%),餐后血糖控制良好40例(66.66%),两组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起到药物不能达到的效果.

    作者:李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120例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该院中患有小儿癫痫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托吡酯与丙戊酸那联合组.托吡酯组给药托吡酯由开始的0.5~1.0 mg到后来的4~8 mg,2次/d;丙戊酸那组给药丙戊钠那由开始的10~15mg到后来的20~40 mg 3次/d;联合组给药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用量同上.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0%,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5%,联合组有效率为95%,明显的优于托吡酯组与丙戊酸钠组.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感觉异常、嗜睡、体质量的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患者癫痫症中,采取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其疗效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茶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机采和手工血小板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采集血小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32例,按分层随机原则分为机采组(16例)和手工组(16例),分别采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采集血小板进行治疗,测量治疗前以及输注后1h和24 h的外周血小板并计算CCI和PPR.结果 机采组血小板输注后1h和24 hCCI均高于手工组(P<0.05),机采组的1h和24 h PPR均高于手工组(P<0.05).手工组共5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机采组共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经检验,机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组(P<0.05).结论 机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优于手工采集的血小板.

    作者:向阳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妇产科护士长面临的挑战与管理策略

    妇产科属于医院的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它具有夜诊急诊较多、病情发展快和周转比较频繁、护理量大以及工作预见性较差等特点.新时期妇产科护士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迅速适应护理服务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而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服务必须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充分认可以及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妇产科护士长有效管理策略是强化安全护理的质量意识、着重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水平和增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

    作者:宋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感染为老年人常见病,老年女性的发病率约5%,男性为1%~2%.按感染部位分为上、下尿路感染,严重的可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而仅凭临床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上、下尿路感染常不可靠.引起老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多样,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该文为此具体综述了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为了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对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CY-FRA21-1)、癌胚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在肺癌患者血清当中的水平以及在肺癌临床鉴别诊断当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取60例肺癌患者、40例肺部感染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肺癌组、对照组以及健康组.采取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A125与CEA,采取免疫发光夹心方法来检测NSE与CYFRA21-1,比较分析3组人群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健康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腺癌中表达CA125以及CEA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与鳞状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状细胞癌中的CYFRA21-1水平明显地要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细胞肺癌当中的表达,NSE要明显高于腺癌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检测当中,NSE、CA125、CEA以及CYFRA21-1对肺癌敏感度分别是48.5%、60.1%、45.5%以及48.5%,联合检测敏感度是88.9%.结论 在肺癌的临床检测当中,NSE、CA125、CEA以及CYFRA21-1对肺癌的检测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为肺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且联合检测显著提高了肺癌诊断准确度与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晋家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后的疗效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采用锁定接骨板方式治疗的8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对患者随访3~36个月,然后按照优、良、差3个标准,对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的骨折愈合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不同骨折类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在术后第36个月时,优42例,占52.5%;良36例,占45.0%;差2例,占2.5%;总优良率达97.5%.另外,肱骨骨折16例愈合优良为15例,出现1例钉板松动患者;腓骨11例骨折愈合情况全部达到优良,胫骨14例全部达到优良,股骨7例患者中出现1例断板患者;尺桡骨骨折32例全部达到优良.结论 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对患者损伤小,治疗成功率较高,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该院妇科收治并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护理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嘱医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应力骨折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并发应力骨折的原因,并探讨避免发生的对策.方法 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85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术后有8例并发应力骨折,其中5例患者为老年人,均采用锁骨带外固定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发生应力骨折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应力骨折是其并发症之一,应该掌握合适的适应症,提高手术的操作技巧,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注意正确的术后恢复来减少和避免应力骨折的发生.

    作者:卢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微波辐射非热效应对A549细胞损伤反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对人肺癌A549细胞损伤的反应,以期为微波治疗肿瘤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剂量为100 W(12 mv/cm2)、150 W(18 mv/cm2)和200 W(21 mv/cm2)的微波辐射冰浴方法制备的非热效应细胞模型10min;24 h后收集细胞,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细胞Cytochrome c、Caspase-3,GRP 78、Caspase-4,Cathepsin D的表达;MDC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溶酶体变化.结果 辐射后A549细胞Cytochrome c、GRP 78蛋白表达增加,并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4活化;细胞溶酶体活性增强表现为Cathepsin D表达增加以及MDC染色荧光强度加强.结论 微波辐射非热效应对组织细胞所造成的损伤反应可能是通过细胞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途径共同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为微波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作者:刘晓冬;徐冶;王晓军;孙璐阳;康晶;曹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小鼠阿霉素急性心肌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阿霉素(ADR)急性心肌损伤和1,6-二磷酸果糖(FDP)对该损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健康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3组,即ADR组、FDP组和NS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DR组与FDP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ADR(30 mg/kg),FDP组另外腹腔注射3次FDP[1100 mg/(kg·次)],隔日1次,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用药至第6天,发现ADR组动物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而FDP组这种变化幅度则较小.结论 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ADR急性心肌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提高肌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FDP减轻ADR急性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泉丽;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cadherin在肺腺癌中的差异性表达

    目的 探讨E-cadherin 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 选取肺腺癌20例,应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肺腺癌区和正常区E-cadherin 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肺腺癌中Ecadherin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存在明显不一致的情况,即尽管40%的肺腺癌病例的E-cadherin在mRNA水平有表达,但在蛋白水平却难以检出.结论 在肺腺癌细胞内很可能存在某种转录后调节(沉默)机制,如RNA选择性剪接、microRNA.因此,该文为深入研究E-cadherin的表达调节机制及其肿瘤生物学意义提供颇有价值的线索.

    作者:姜丽红;孙雪;王文革;范海滨;宋军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