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薇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对策,使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方法 对宣威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7例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足部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跟踪观察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并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在实行早期预防教育和足部护理的127例糖尿病患者中,109例未患糖尿病足的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未发生糖尿病足.18例已患糖尿病足患者中,0级、1级患者均痊愈,2级、3级患者足部干燥疮面缩小,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教育和保健护理,对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该院中患有小儿癫痫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托吡酯与丙戊酸那联合组.托吡酯组给药托吡酯由开始的0.5~1.0 mg到后来的4~8 mg,2次/d;丙戊酸那组给药丙戊钠那由开始的10~15mg到后来的20~40 mg 3次/d;联合组给药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用量同上.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0%,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5%,联合组有效率为95%,明显的优于托吡酯组与丙戊酸钠组.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感觉异常、嗜睡、体质量的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患者癫痫症中,采取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其疗效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茶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作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常规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空腹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50例(83.33%),餐后血糖控制良好52例(86.66%);常规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36例(60.00%),餐后血糖控制良好40例(66.66%),两组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起到药物不能达到的效果.
作者:李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以该院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柴芍承气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治疗基础上,使用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久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风病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极为重视,论载颇丰,但所论不一,本文对历代重要医籍中中风病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为今后中风病的研究方向和临床治疗开创新思路.
作者:黄鹏展;姜德友;迟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ACEI方式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控糖并加用贝那普利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空腹血糖以及蛋白尿排量方面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上治疗前后均变化不大,在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以及蛋白尿的排量等方面,均出现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说明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有效率27.8%,显效率63,0%,无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有效率35.0%,显效率45.0%,无效率20.0%.观察组整体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泌尿系统感染为老年人常见病,老年女性的发病率约5%,男性为1%~2%.按感染部位分为上、下尿路感染,严重的可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而仅凭临床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上、下尿路感染常不可靠.引起老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多样,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该文为此具体综述了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5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和护理.结果 51例妊高征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末发生产前、产后子痫及其它并发症,无一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及时了解患者的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有力地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贵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桡骨头陈旧性骨折致肘关节不稳定病例1例,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术后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术后发生肘关节及内髁疼痛.结论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因桡骨头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肘关节不稳定的方法之一,术前系统检查及评估肱骨小头关节面有无损害及术中探查修复侧副韧带及术前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能;杨远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以及临床治疗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所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每晚进行米非司酮定时服用,连续服药3个月左右,为了保证治疗的对比效果,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进行B超及肝功能、血常规等方面的全面检查工作.结果 在对这80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中有40例出现了绝经状态,18例患者在进行服药后的3个左右逐渐恢复了月经,其中20例患者出现了月经量稀发的情况,这些患者的贫血以及肝功能等趋于完善状态.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来说,想要更好的保证治疗的效果,要使用剂量相对较小的米非司酮来展开治疗,而且在临床治疗中保证了其安全有效的性能[1],没有出现肝功能损害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治疗的广泛推广.
作者:陈荣;冯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阿霉素(ADR)急性心肌损伤和1,6-二磷酸果糖(FDP)对该损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健康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3组,即ADR组、FDP组和NS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DR组与FDP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ADR(30 mg/kg),FDP组另外腹腔注射3次FDP[1100 mg/(kg·次)],隔日1次,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用药至第6天,发现ADR组动物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而FDP组这种变化幅度则较小.结论 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ADR急性心肌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提高肌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FDP减轻ADR急性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泉丽;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川芎、香附等多种中药药材搭配而成的一种药物,出自《医学统旨》,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柴胡疏肝散通过加味,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中对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主要针对柴胡疏肝散辩证加味在内伤性咳嗽、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心因性疾病等内科病症的运用方法和疗效展开研究和探讨.
作者:张久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全面方位、科学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和医疗保障能力,并不断加强战地救护实践训练,促进海战场救护能力全面建设.该文就如何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等展开讨论,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此外该文还就如何加强海战场救护训练展开研究,为促进海上救护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期望可以为中国海军有黄水迈向蓝水尽自己微薄的贡献,促进我海军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打得赢”提供过硬的护理保障能力.
作者:邓璐;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对人肺癌A549细胞损伤的反应,以期为微波治疗肿瘤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剂量为100 W(12 mv/cm2)、150 W(18 mv/cm2)和200 W(21 mv/cm2)的微波辐射冰浴方法制备的非热效应细胞模型10min;24 h后收集细胞,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细胞Cytochrome c、Caspase-3,GRP 78、Caspase-4,Cathepsin D的表达;MDC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溶酶体变化.结果 辐射后A549细胞Cytochrome c、GRP 78蛋白表达增加,并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4活化;细胞溶酶体活性增强表现为Cathepsin D表达增加以及MDC染色荧光强度加强.结论 微波辐射非热效应对组织细胞所造成的损伤反应可能是通过细胞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途径共同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为微波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作者:刘晓冬;徐冶;王晓军;孙璐阳;康晶;曹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XM)对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按照给药剂量,分别给予DXM 0.5、1.0、2.0 ug/kg,同时再分一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记录DXM A、B、C 三组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发生呼吸抑制发生率,及四组患者输注前、插管前、后即刻的心率、MAP和BIS值.同时记录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情况,并观察气管插管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C组的呼吸抑制率及血管活性药物用药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即刻D组BIS高于其他3组(P<0.05),A、B组高于C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B、C组MAP和心率较输注诱导前降低(P<0.05),且C组<B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A、D组MAP和心率较气管插管前即刻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1.0 ug/kg右旋美托咪定行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安全有效.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胸闷、憋气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儿科收治的主诉为胸闷、憋气的69名患儿的临床诊断资料,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 该讨论中69例胸闷、憋气患儿病因,经过相关辅助检查及病史采集,发现心血管系统病因51例,其中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32例,先天性心脏病者7例,心律失常患者12例.消化系统疾病9例,为反流性食道炎.呼吸系统病因9例,患儿存在肺功能下降,且胸闷、憋气与患者哮喘发作有关,考虑为哮喘导致胸闷憋气.结论 小儿出现胸闷、憋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病毒性心肌炎,但亦存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相关病因,须严格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避免误诊.
作者:蔺以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该文将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探讨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给予术前常规麻醉以及手术准备后,进行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2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经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其JOA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改善率>50%人数为22例,所占比例为84.62%,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仅为7.69%,未出现内固定断裂、脱出等情况,患者植骨愈合率为100.00%.结论 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植骨愈合情况良好,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未发生内固定脱出以及断裂等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瑞;洪剀峰;谢淑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特点以及预后.方法 分析该院收住的112例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病理检查,比较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组织、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CEA水平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而肿瘤的分期以及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分化程度越低,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深度越高,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以及分期是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叶进军;阎玉矿;龚裕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集到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同时控制患者血糖,给予患者糖尿病饮食,并辅助以适量运动,两组患者均以治疗12周/疗程.结果 观察组在UAER含量、肌酐含量的下降明显,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敏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以良好的控制原发病为基础,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敏使朗12 mg 3次/d口服,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片40mg3次/d口服.14d/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起效较快.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起效较慢.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应用敏使朗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芦悦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