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电图震颤分析对帕金森病诊治的运用探讨

张千超

关键词:肌电图, 震颤分析, 帕金森
摘要:目的 探讨肌电图震颤分析对于帕金森鉴别诊断及疗效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31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归入PD组,将同时期该院收治的31例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归入ET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肌电图震颤分析,比较两种疾病肌电图震颤的特点.并比较PD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结果 PD组患者姿势性震颤频率显著高于静止性震颤(P<0.05),ET组患者静止性震颤频率显著高于姿势性震颤频率(P<0.05).两组患者姿势性震颤与静止性震颤的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D组患者经治疗后震颤频率及强度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肌电图震颤分析可用于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鉴别诊断,并可作为帕金森患者震颤缓解的重要指标.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了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IFL组、IFL联合贝伐单抗组.IFL组患者采CPT-11、哑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IFL+贝伐单抗组患者在采用IFL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贝伐单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持续3个周期.结果 IFL组和IFL联合贝伐单抗组的有效率各自为和,两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3.7、7.5和4.0个月(x2=1 1.97,P=0.003).IFI组患者毒副反应主要是腹泻和中性粒细胞下降,IFL联用贝伐单抗组在IFI组基础上有出现了出血和高血压等毒副作用.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效率显著,同时可增加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且患者能耐受联用的毒副反应.

    作者:黄维荪;刘超英;许隽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应急门诊收费系统的实施要素

    医院日常工作依赖于信息系统.如何在发生网络故障时,保证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医院信息技术人员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门诊收费系统是受网络故障影响严重的部门,是应急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该文就医院应急门诊收费系统建设中应关注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程晓东;李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 美托洛尔能够明显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改善心功能.结论 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作为评价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

    作者:钟顺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IPAP联合噻托溴铵对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对于Ⅳ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62例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药、氧疗、康复锻炼、营养支持以及BIPAP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FEV1/FVC、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Q问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岭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胺碘酮与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6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0例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确诊后进行规范性治疗,并跟踪观察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的性别比例、生活习惯、药物因素和精神因素、复发时间和溃疡愈合情况等.结果 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跟踪走访,其中20例复发患者,30例无复发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为:性别、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和精神因素、季节变换,消化性溃疡S1期愈合.结论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因素比较多,应该有针对性地阻止消化性溃疡复发,即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情况、减少药物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PPI).

    作者:李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全程包干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全程包干护理模式对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4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程包干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应用全程包干护理模式对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远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ICU病房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ICU病房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管理.方法 选择该院在ICU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找出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该70例患者中有32例感染,感染率为45.7%.感染的原因主要与病房的管理、开放性损伤、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患者本身的因素有关.结论 ICU病房感染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

    作者:廖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热性惊厥与常见微量元素关系探讨

    目的 观察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常见微量元素铜、铁、锌含量变化情况,并对其与儿童热性惊厥间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对该院自2011年9月—2012年4月接待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单纯性上感患儿(45例)、上感并发高热惊厥患儿(47例)及正常体检儿童(50例)分别作为阳性对照组、研究组、阴性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别进行血清铜、铁、锌及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容积等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较之阴性对照组,研究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血铁和锌及五项血红细胞指标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研究组与阴性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铜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常见微量元素的变化与高热惊厥的发生相关,与血铁、血锌含量的降低关系密切.

    作者:张前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临时工绩效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临时工作为医院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效果低微.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缺少成功范例和经验分享.本文就医院临时工的现状、特点及管理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临时工实行绩效管理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作者:倪震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昆明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宫颈癌筛查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少数民族妇女HPV感染及其型别特征.方法 该院2004年6月-2005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别到昆明地区3个县各选取两个少数民族住宅村,同时前往住宅村对3种少数民族各800人次(共2 400人次),年龄在25 ~60岁,有性生活的妇女行肉眼醋酸法初筛,进行HPV采样,所有HPV阳性的妇女行TCT检查,必要时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结果 初筛出阳性病例189人次,其中在该院再用HPV分型法进行筛查的有176人次,176位少数民族妇女中HPV感染人次11例,感染率为7.63%,HPV感染率低于我院同期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的汉族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同期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的汉族妇女以16型为主,其次为52型,且也以单一感染为主.结论 昆明地区少数民族HPV感染率低于昆明汉族妇女.其HPV感染可能与民族有一定关系.

    作者:马丽莎;张雯;邓继红;谭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急性肺损伤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自制汤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急性肺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李瑞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站成分制备净化室的质量管理对策分析

    目前,临床很多疾病都需要接受血液的治疗,但是因为血液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促使有患者感染到一些疾病,终使患者把医院推向被告席的例子也时有发生.大多数血液的采集都是血站完成的,血站成分制备净化室的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标准与它的管理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在血站成分制备净化室的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下面我们就针对血站成分设备净化室的质量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王万仲;黄莉;陆爱美;陶新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双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椎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凸阵低频探头与线阵高频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椎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提高其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该院神经内科的128例住院患者的256支椎动脉应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后,对起始部显示不清的87支血管再用凸阵探头行补充检查,将诊断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的共49支血管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8例住院患者的256支椎动脉,应用高频超声诊断起始部轻度狭窄的23支,中度以上狭窄10支,闭塞4支;对于另外起始部显示不清的87支血管再用凸阵探头行补充检查,诊断起始部轻度狭窄的7支,中度以上狭窄3支,闭塞2支.双频探头联合应用共诊断椎动脉起始部病变49支(其中轻度狭窄30支,中度以上狭窄13支,闭塞6支).以上患者均行DSA检查,结果DSA诊断轻度狭窄31支,中度以上狭窄13支,闭塞5支.双频超声联合应用与DSA诊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一致性较好(k>0.75).结论 凸阵低频探头与线阵高频探头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椎动脉狭窄的诊断率,可作为诊断椎动脉病变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平鉴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该院产科收住180例待产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整个产程中除进行常规护理外,由专职助产人员按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分娩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降低、产时VAS评分下降、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和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振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探析

    目的 研究探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丙泊酚治疗后观察其应激反应特点,以确定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照组给予颈丛神经阻滞(甲状腺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治疗,在治疗中记录病人麻醉手术前、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比对照组多(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手术过后观察组各方面的不良反应均比对照组要少,并且观察组苏醒后疼痛舒缓程度评价的满意程度都比对照组大,证明患者比较乐意接受丙泊酚的麻醉治疗.结论 应用丙泊酚治疗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其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单独使用其颈丛神经阻滞治疗甲状腺手术患者.

    作者:罗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50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通过本地特征分析,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 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 03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90 d后接受听力复查,仍未通过者建议家长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结果 筛查新生儿5036例,初筛率74.3%,初筛通过率89.5%,高危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筛率46.6%,复筛通过率46%,高危儿未通过率比正常足月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是可行的,但复筛率有待提高,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作者:农玉芳;梁滟;陈春燕;陈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胆外科术后T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术后T管引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32例肝胆外科术后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该组共出现13例(2.06%),其中T管脱落4例,T管堵塞4例,胆道感染3例,胆漏2例,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T管引流的护理对减少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爱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S管理模式在铁路交通创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交通创伤护理工作中推广6S管理的理念,改善病区治疗环境,强化护理安全和护理人员素质.方法 通过对创伤治疗护理病区应用6S管理常用方法,对护士仪表仪容、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办公环境、治疗室环境、药品管理等进行整改及考核.结果 通过6S模式进行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素养和安全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护理病区工作环境及安全标准得到了改善,病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作者:郭剑;吕英;张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12例肱骨干复杂骨折(AO分型标准:B3型骨折4例,C型骨折8例),采用麻醉下闭合牵引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支架置于肱骨干前外侧.结果 病例随访1~2年,1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术后12~20周,平均16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术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复杂的肱骨干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作者:艾进伟;韩叶萍;李沛;曹玉净;张建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