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年宜川县手足口病爆发调查及防控策略的探讨

梁智萍;庞凤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策略
摘要:目的 探讨2009年宜川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09年宜川县手足口病疫情的特点.结果 2009年4-7月共报告手足口病160例,报告发病率为135.31/10万.发病模式以爆发为主,发病高峰在4-5月,共发病147例,占发病总数的91.88%.幼托儿童45例(占发病总数的28.12%),散居儿童97例(占发病总数的60.63%)小学生18例(占发病总数的11.25%),其中散居儿童多.发病年龄在0~15岁之间.病例多集中在城区幼儿园和小学.结论 宜川县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局势,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增强传染病上报意识.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导致不孕症的特点及诊疗

    目的 探讨女性免疫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不孕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集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资料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40例中,抗体阴性32例,占80%;阳性8例,占20%.对照组50例中,抗体阴性49例,占98%;抗体阳性1例,占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免疫抗体阳性者LH水平、FSH水平、PRL水平、T水平、INS水平均明显高于免疫抗生阴性者,E2水平低于免疫抗体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免疫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均为重要的诱导不孕症发生的因素.对不孕症患者,需加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及多项生殖激素的检测,以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改善治疗效果,为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提供保障.

    作者:莫建英;陈跃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18例甲状腺手术整体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7月共11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整体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整体护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在术前术后给予甲状腺手术患者细致的整体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于2009年8月—2011年12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感染乙型肝炎患者156例,对从这156例患者身上获得到的乙型肝炎标志物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和化学发光法(CLIA)3种方法进行检测患者的HBsAg水平,来评价这几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结果 虽然不同检测方法的测定灵敏度各不相同,但相比之下化学发光法(CLIA)的检测灵敏度高;同时对于低浓度HBsAg的检测时,化学发光法(CLIA)的阳性检出率也是三者中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方法学对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灵敏度和精密度存在差异性,然而化学发光法(CLIA)因其检测灵敏度高、对HBsAg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检测HBsAg的较优选择,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

    作者:毛炎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档案室为切入点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分析

    该文章主要阐述了以档案室为切入点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优势,从成立专门的医院信息化领导体系,建立健全档案室为信息中心的整个医院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医院的信息管理制度,控制好主要的环节,从根本上提高收集的信息准确性和利用性,在医院领导的重视下,提高全体员工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认识方面阐述了以档案室为切入点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作者:梁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胺碘酮与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6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29例小儿阑尾炎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手术室护理的要点.方法 总结29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于小儿阑尾炎的手术室护理方面的体会.术前主要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器械方面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熟练配合等,术后患儿护理以及器械处理.结果 29病患在17~43 min内顺利完成手术,患儿术后30~60 min回病房,3~7 d后顺利出院.结论 在此项手术室熟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以保障小儿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

    作者:马喜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随着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脑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及现代医学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有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该文就近年来有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辅助治疗作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进行了分析.

    作者:黄飞燕;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广西南宁邕宁区2050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南宁邕宁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高妇女生存质量.方法 2012年选择广西南宁邕宁区农村妇女2 050例,开展乳腺癌、宫颈癌自愿免费筛查工作,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乳腺癌筛查289例,检出乳腺癌1例,发病率为0.35%;其他乳腺疾病16例,发病率为5.54%.宫颈癌筛查2 050例,检出子宫肌瘤81例,病率为3.95%;其它良性疾病409例,发病率为19.95%;阴道炎467例,发病率为22.78%;宫颈脱落细胞巴氏Ⅱ级47例,发病率为2.29%;巴氏Ⅲ级10例,发病率为0.49%;巴氏Ⅲ级及以上做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做病理活检,确诊宫颈癌1例,发病率为0.05%.结论 乳腺癌及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有高发病比例,严重威胁到女性的生命健康,依据农村基层工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两癌筛查工作,从健康宣教、提高政府部分重视及投入力度、加强随访机制等多方面进行防控,是降低两癌发生率,提高妇女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蒙林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APACHE Ⅱ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杨宏亮;米允仕;杨晶;刘继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在本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DVT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组输入白蛋白、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便秘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提高骨科手术预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俊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0例肾结核超声临床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肾结核诊断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经过手术和临床证实为肾结核的60例肾结核的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对其图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肾结核的检出率并且分析超声在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选取的60例肾结核的患者中,用超声检查出的肾结核的患者有52例,检出率为86.67%(52/60).其中左肾结核20例,检出率为83.33%(20/24);右肾结核27例,检出率为87.10%(27/31);双肾结核5例,检出率为100%(5/5).超声图像还可以显示出各种类型的肾结核,比如钙化型的肾结核共有12例;囊肿型的肾结核共有10例;肾节型的肾结核共有3例;积水型的肾结核共有29例;混合型的肾结核共有6例.结论 运用超声对肾结核进行检查,它的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没有创伤性,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检出率比较高,另外超声的声像图对肾结核在临床上的分型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所以超声可以作为肾结核诊断的首先选择的方法.

    作者:谷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IPAP联合噻托溴铵对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对于Ⅳ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62例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药、氧疗、康复锻炼、营养支持以及BIPAP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FEV1/FVC、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Q问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岭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该院产科收住180例待产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整个产程中除进行常规护理外,由专职助产人员按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分娩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降低、产时VAS评分下降、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和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振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胆外科术后T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术后T管引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32例肝胆外科术后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该组共出现13例(2.06%),其中T管脱落4例,T管堵塞4例,胆道感染3例,胆漏2例,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T管引流的护理对减少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爱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盐酸头孢吡肟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盐酸头孢吡肟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8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常规的检查和排除流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采用马斯平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142例,采用盐酸头孢吡肟静脉滴注治疗,用药方法均为1.0 g/次,2次/d,连续使用5~10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 除了对照组患者的除痰量高于观察组以外,两组患者的其它量变基线数据基本均衡,两组药物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组4.2%,对照组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头孢吡肟能够较好的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基本与马斯平持平,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良好药物.

    作者:龚轶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急性肺损伤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自制汤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急性肺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李瑞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8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1例,观察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8/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32/4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周末与治疗前的PANSS评分对比皆明显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使用利培酮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并且使用.

    作者:李伟;廉世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轴型皮瓣修复法对于烧伤创面修复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研究应用联合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这一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烧伤患者58例,该组有2例患者需行截肢手术,均为极度严重的烧伤患者,其余56例患者采用了皮瓣或肌皮瓣的方法修复肢体的创面.结果 该组56例进行皮瓣移植患者中,52例患者创面修复痊愈出院,有4例皮瓣部分失活,需要进一步植皮修复.4例中,有1例是因为皮瓣面积过大,远端出现坏死,还有2例是因为创面感染,导致皮瓣部分坏死,一例术后随访失去联系,将不算在治疗后的调查结果中.结论 采取早期局部彻底清创、轴型皮瓣修复的方法对烧伤创面修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正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痉挛性脑瘫肢残矫形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痉挛性脑瘫肢残矫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经验,探讨利于患儿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了解除高肌张力、反射亢进和紧张性痉挛,挛缩松解和截骨矫正等矫形手术.结果 该院60例患者通过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出院后指导,明显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进行手术的60例脑瘫患儿,由于采用了积极有效,针对性、完整性、全程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家庭护理能力的效果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家庭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该院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门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照顾者4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针对观察组患者的照顾者对常见的家庭护理等问题进行3个月的集体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其两组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技巧、家庭护理知识的知晓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照顾者的病情记录项目与对照组患者照顾者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照顾者在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体重监测、血管通路维护、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等项目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的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护理之中,有效地提高了其对血液的透析患者照顾技能及护理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家庭护理的质量.

    作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