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新的医疗保障体制下护士如何做好工作

周维凤

关键词:医疗保障, 护士, 常见问题, 防范措施
摘要:分析在医保管理工作中护士的常见问题,其问题是没有核实患者医保身份、不合理收费、未协助患者及时办理报销资料等,导致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的管理不满意,患者对护士的服务不满意.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其目的 是配合医保、规范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新的医保体制下得到实惠,使医疗保障制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使医疗改革工作能够深入开展下去.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残胃癌、残胃再发癌的生物学行为与外科治疗

    目的 在分析残胃癌、残胃再发癌的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搜集本院收治的残胃癌以及残胃再发癌病人的资料,分析其手术情况、就诊情况、治疗情况以及预后,运用统计学分析各项统计指标的比例,进而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 初次手术到残胃癌的间隔时间为(28±7)年,残胃癌初平均为(3.5±1.7)年,二者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残胃癌的根治切除率为76%,残胃再发癌为55%.行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率远远低于与未行联合脏器切除手术的患者.根治切除、姑息切除、短路手术3种治疗方法生存期递减.结论 手术后根据患者症状不同时期分别注意残胃癌、残胃再发癌的出现.对于残胃癌、残胃再发癌患者尽量使用根治切除手术,联合脏器手术对于脏器受感染的患者也十分必要.

    作者:刘永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研讨患者在进行骨科手术后预防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和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间需要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第一组),以及2003年至2004年间的37例采用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第二组),第一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第二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一组63例患者有3例在恢复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它患者均恢复良好,第二组37例患者有1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的血栓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术后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较易形成DVT的患者实施采用护理中的有效预防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在经历骨科创伤后的临床治疗护理恢复效果,降低患者在骨折术后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

    作者:王芸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10例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我院住院心境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110例住院心境障碍患者治疗中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常用的药物是碳酸锂68例(61.8%).(2)利培酮51例(46.4%).结论 本院心境障碍的药物治疗是比较规范的.

    作者:徐涛;刘逢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通过术前访视,术中交谈,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制定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大多数手术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帮助病人解决或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对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刘金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和合理处理并发症,是患者术后康复的必要保障;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本组通过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患者均康复出院,护理效果较好.这表明,围术期的精心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韩学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姜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带教护生的对策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以护生到科室制定计划开始,加强护生自身素质、法律意识、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结果 通过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护生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护理人才.结论 规范临床护理带教管理,培养新形势下的护理人才.

    作者:罗志珍;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清HBV-DNA与a-L-岩藻糖苷酶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7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分为轻度组159例、中度组 29例、重度组45例,检测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活性并统计分析.结果 (1)在所有病例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水平高,其次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低,3组间两两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而3组间AFU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轻度组HBVDNA水平高,其次中度组,重度组为低,3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HBV-DNA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低,3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与HBV-DNA水平、AFU的活性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 HBV-DNA水平、AFU活性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感染者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受肝脏炎症活动影响,AFU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特异性较差.

    作者:金宏慧;李仲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86例分析观察

    灯盏花素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散寒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减轻心肌耗氧量,增强机体耐氧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促进纤维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微循环; 对预防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华;周晓坤;于振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生脉联合复方皂矾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复方皂矾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用生脉注射液和复方皂矾丸治疗,2组的其它一般治疗措施相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以血常规的测定结果及总有效率来评定,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好,2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生脉与复方皂矾丸联合起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起效较快,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值得推广.

    作者:罗华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成分热合防渗漏探讨研究

    目的 提高热合操作技能,减少血液污染,降低科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机率,充分利用宝贵血液资源.方法 通过用不同方法热合、离心、做统计分析.结果 按规范性操作,热合部位完整,无渗漏.非规范性操作,热合部位发生渗漏.极大浪费血源,存在不安全隐患,增加了成分制备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机率.结论 通过强化热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高质量的热合工作对成分制备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贯穿整个制备过程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住院患者意外死亡原因分析与防范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原因,住院期间有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死亡,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安全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了老年住院患者意外死亡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杜绝意外死亡事件发生的应对方法.

    作者:刘文艳;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联合西比灵治疗40例偏头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尼莫地平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尼莫地平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2组偏头痛患者均服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2组偏头痛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在尼莫地平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刘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B超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对比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期帮助临床选择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开腹).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010年6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病例,通过阴道B超或腹部B超手段统计显示孕囊或包块的时间以及采取手术时间,总结分析出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相应优势.结果 阴道B超诊断60例,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30~58d,平均41.68d;手术时间33~61d,平均44.22d.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60例,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 36~66d,平均48.75d;手术时间38~69d,平均52.48d.由此可知经阴道B超显示包块或孕囊时间及手术时间比经腹部B超显示包块或孕囊时间及手术时间早分别为7.07d和8.26d.结论 阴道B超比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时间上要早,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作者:王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碘伏京万红混和剂包扎治疗小面积II度烧伤97例

    目的 观察碘伏京万红混和剂包扎治疗小面积II度烧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碘伏京万红混和剂包扎治疗小面积II度烧伤97例,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97例小面积II度烧伤患者创面96.91%痊愈.结论 碘伏京万红调和剂包扎法对于各类小面积II度烧伤均有满意疗效,并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冯大江;袁建军;路遥;柳剑华;梁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感染性体克45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床边血液滤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ICU 2008年6月至2011年10月应用CVVH治疗的4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时间(4.5士5.0)d,其中痊愈31例,病程(9.0士3.5)d;死亡14例(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其病程(14.0士3.0)d.结论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加强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 (1)以心血管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记录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为调查依据,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心理层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查找护理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所在(2)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心血管内科5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了其他科室的5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2组进行对比.结果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内容更为广泛.护理内容不仅包括对用药剂量的控制、对患者基本情况的勘察,还包括对饮食原则的控制、锻炼程序的指导、心理方面的护理等.这种情况下的心内科护士会面临更多的学习内容,加上护理工作的繁多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十分沉重,从而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压力.结论 通过一系列应对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

    作者:谢绍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业务查房是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总结了3年来科室业务查房的经验,尤其是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计划,措施实施的落实,以及查房后护理人员的讨论,分析,交流,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促使了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

    作者:徐朝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试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分别的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汉米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在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汉米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在护理后比较,评分分别为70%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具有较高价值,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谢志英;黄凤如;封美花;谢文英;徐国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颈旁注射配合热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旁注射配合热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对慢性盆腔炎128例患者行中西药物宫颈旁注射和红外线热疗.结果 128例中,治愈120例,显效7例,好转1例,治愈率93.75%,有效率99.22%.1年复发率为0,3年复发率5.47%.结论 宫颈旁注射配合热疗是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方便、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