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氨双唑钠加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护理

陈丽娇;陈少明;张慧珍;许秀蓉

关键词:甘氨双唑纳, 食管癌, 同期放化疗,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纳加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提高肿瘤局控率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Ⅲ~Ⅳ期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甘氨双唑纳800mg/m 2剂量,放射治疗前应用.结果 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7例.结论 甘氨双唑纳作为放射增敏剂有效治疗晚期食管癌,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轻度与重度脑外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患者稳定期的生活质量及重度与轻度脑外伤患者在人口统计学,社会功能,神经行为症状之间的差异.方法 重度与轻度脑外伤患者通过QOLI,SIP,PIL,HISC,NRS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活目的,主观及客观神经行为评价.结果 脑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正常人的1/3程度(66.1±23.4;6.5±2.5),社会功能及生活目的 比对照组较低,主观及客观神经行为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脑外伤患者比轻度脑外伤患者在社会功能障碍与主观症状尤为突出,但在生活质量,生活目的,客观症状无显著性.结论 脑外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稳定期也明显低于比正常人,重度脑外伤患者比轻度脑外伤患者在社会功能障碍与主观症状尤为突出.

    作者:崔国华;李光哲;韩磊;姜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诊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研究中,60例肾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加之针对性地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联合西比灵治疗40例偏头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尼莫地平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尼莫地平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2组偏头痛患者均服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2组偏头痛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在尼莫地平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刘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丁香开胃贴配合阿奇霉素静点减少小儿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阿奇霉素所致的小儿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静滴阿奇霉素患儿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2组患儿出现的胃肠道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40例对照组中,有12例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而40例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相比(30.0%),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阿奇霉素所致的小儿胃肠道反应,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宏;刘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S100A8小干扰RN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S100A8小干扰RN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干扰试剂盒合成S100A8小干扰RNA,脂质体法转染胃癌细胞株72h后,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S100A8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S100A8小干扰RNA能够显著下调S100A8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能够明显诱导细胞的凋亡.结论 S100A8小干扰RNA能够显著下调S100A8基因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S100A8很可能通过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凋亡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张维;高云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标准桃金娘油胶囊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标准桃金娘油胶囊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联合用药的治疗组治疗显效率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更明显( P<0.05).结论 联合应用标准桃金娘油胶囊和特布他林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并可缩短治疗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罗远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炙甘草汤口服,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疗效确定.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研讨患者在进行骨科手术后预防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和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间需要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第一组),以及2003年至2004年间的37例采用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第二组),第一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第二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一组63例患者有3例在恢复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它患者均恢复良好,第二组37例患者有1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的血栓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术后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较易形成DVT的患者实施采用护理中的有效预防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在经历骨科创伤后的临床治疗护理恢复效果,降低患者在骨折术后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

    作者:王芸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与研究

    目的 通过临床对7~12岁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分析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的效果.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前来我院口腔科接受常规检查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儿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组儿童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析2组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的控制情况,同时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儿童口腔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儿童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要明显提高,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年龄比较小,所以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掌握能力并不高,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有效的控制菌斑以及牙龈炎的发生,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玲;梁志刚;臧运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方法 阿立哌唑组:阿立哌唑起始剂量5mg/d,2周内渐加至10~20mg/d,平均(15.6±6.5)mg/d.舒必利组:舒必利起始剂量200mg/d,2周内加至600~1000mg/d,平均(710±240)mg/d.疗程6周.结果 阿立哌唑组80例中,痊愈20例(25%),显效42例(52.5%),有效14例(17.5%),无效4例(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95%,显效率(痊愈+显效)70%;舒必利组80例中,痊愈为12例(15%),28例(35%),32例(40%),8例(10%),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50%.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显效率则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志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带教护生的对策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以护生到科室制定计划开始,加强护生自身素质、法律意识、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结果 通过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护生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护理人才.结论 规范临床护理带教管理,培养新形势下的护理人才.

    作者:罗志珍;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纳络酮(NLX)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随机分组:纳洛酮(NLX)组32例,对照组30例,纳络酮(NLX)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络酮(NLX)2mg静脉注射,0.5 ~1h/重复给药.对照组常规给予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及复方丹参等对症治疗.详细观察2组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及生理反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纳络酮组患者较对照组昏迷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纳络酮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吴留柱;宝全;赵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诊疗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防治药物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对策及治疗护理方法.方法 对比分析医院采用医疗重视、医护协作、规范的健康宣教措施、早期识别、强化护理等综合应对策略,前后5年药物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病例.结果 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急剧减少,诊治及时,防治效果明显.结论 综合防治策略是控制药物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勤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征,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搜集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以老年男性居多,病史较长,多脏器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肺内感染等高发.结论 多脏器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肺内感染等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提前预防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苗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证侯量表的研制进展

    随着近年来中医证侯规范化的不断进展,中医证侯量表作为对中医临床诊治的一个量化评价的重要手段,将会在今后中医改革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阐述中医量表研制的具体方法,为中医证侯量表的设计者提供方法学,并提出对中医量表制定的一些建议.

    作者:朱诗乒;裘生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血糖控制饮食护理管理策略分析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配合营养科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入院时及干预后1、2、4周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在干预前差异均没有显著性( P>0.05);经过饮食护理干预后上述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 糖尿病通过饮食护理干预提高了病人的自控饮食能力,可以起到血糖控制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剑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临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方法,分析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临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临床给予常规的血压控制药物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习惯的改变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不良习惯的改变情况要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

    作者:李正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73例入住ICU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确定血糖控制目标,合理应用胰岛素,并准确监测血糖.结果 所有患者的血糖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仅2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 循证护理的方法既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技能,又能有效控制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燕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前使用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的手术镇痛效果、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519例人工流产患者,观察组258例,对照组261例,观察组手术前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对照组按常规操作,不用麻醉药.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效果、术中操作、吸出绒毛的状态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亚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在新的医疗保障体制下护士如何做好工作

    分析在医保管理工作中护士的常见问题,其问题是没有核实患者医保身份、不合理收费、未协助患者及时办理报销资料等,导致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的管理不满意,患者对护士的服务不满意.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其目的 是配合医保、规范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新的医保体制下得到实惠,使医疗保障制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使医疗改革工作能够深入开展下去.

    作者:周维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