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令敏
目的 研究完善并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制度后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方面的变化.方法 制定并实施完善的环节质量管理体系稍度,将本院实施前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组,对比实施前后差错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工作质量优良率为76.06%,研究组工作质量优良率为96.81%.结论 加强并完善环节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预防差错发生意识,极好的避免差错的发生,极大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卓金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癌症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正确评估疼囊的程度,恰当使用止痛药物,疼痛是可以缓解的.
作者:叶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穹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32/40),K0.05.且观察组的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谋元;周晓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豫防和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年来行气管切开术的儿童患者26例,总结性分析.结果 术后出现原发性出血例,缝发性出血2例,气管、食管损伤1例,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2例,脱管1例.无一例术后感染.结论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手术效果地好坏与术后的护理有看非常密切的关秉.从手术开始到拔管,每一步骤都能发生危及患儿生命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对每一步操作都不能麻痹大意.
作者:黄群英;郭传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挥自愿要求无痛分娩患者45例,持续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 ml·kg-1,连接电子泵,给予雷米芬太尼50 ug.kg-1,观察给药剂量、受术者苏醒时间、自行离床时间、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SS及各项母儿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副作用.结果 分娩镇痛45例产妇,按压次数平均18~177(73.50±45.39)次,平均用药剂量为0.03~0.22(0.11±0.05)ug·kg-1·min;镇痛评分≤3者,占35.71%,3<评分≤7,占53.57%,评分>7,占10.71%;产妇满意度结果 显示镇痛效果优14.29%,良为64.29%,一般为14.29%,差为7.14%.结论 雷米芬太尼行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临床应用较为简便、安全、经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向雪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影响啮齿类动物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表现,使动物的遥逸潜伏期增长.目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适当剂量的HU210对实验动物的活动能力和应激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而是通过受体介导机制,作用于大麻一型受体,影响海马医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以及海马区的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了动物的空同学习记忆能力.这些研究结果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学习记忆的发生机理及其强化机制.
作者:张星星;钱召强;侯媛媛;张遐;任维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取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本组91例患者,显效53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1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明显改善躯体症状,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魏巾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12例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救治及护理.方法 对12例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经及时的救治及有效的护理,12例中毒患者中10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 对重度乙醇患者及时准确采取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卞韦对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和抢救作用.方法 对6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分别采用综合治疗和加用恩替卡韦(ETV)的治疗(0.5mg qd),每周观察肝功能(Tb、ALT、AST、Alb、PT),HBVM及HBVDNA,以及患者显示疗效的时间节点、好转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恩替卡韦治疗者降低HBVDNA较明显,1~2周为疾病高峰,3~4周高峰渡过、肝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好转率不断增加.结论 一般重肝3~4周仍然疾病高峰,但ETV治疗组3~4周肝功能改善、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提前渡过危险期,提示有一定的抢救作用.
作者:杨澍;王洪;徐强胜;王雪刚;曹丽红;洪婉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诊治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10年4月肝脓肿患者28例,以上患者均经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确诊.本组患者行超声引导穿刺抽吸肝脓肿.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中抽吸脓液次数为1~4次,抽出脓液量为25~320 mL;12例患者术后团置引流管引流;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为20例,培养出的细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等;术后患者体温明显下降,术后超声随访3个月,2例患者脓腔消失,2例患者病灶部位出现团状较强回声,没有发现液性占位.本组28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细茼学肝脓肿临床效果限制,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提高了临床表现不其型患者诊断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郑洪川;宋朝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观察和讨论利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失语症的效果,通过语言康复训练来促进患儿的语言功能的恢复.选取2008年收治的儿童失语症患者,进行语青康复训练.
作者:罗宇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2种进针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寻找一针见血穿刺成功率较高的方法.方法 将12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0例,采用输液管反折进针法穿刺,对照组600例,采用常规方法 进行静脉穿刺.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输液管反折进针法能明王提高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李桂鸣;林泽慧;李春文;张细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术治疗,对照组50倒采用常规胸穿抽液,观察2组患者胸液消失时间、不良反应、遗留胸膜增厚粘连等指标,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患者48例(96.0%),显著优于对照组28例(56.0%),治疗组胸液消失时间及胸膜厚度治疗后显著短于(薄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术治疗胸腔积液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的特点,并且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快、不良反应少、胸膜增厚粘连后遗症少,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卢军;万小卫;张蓓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和重要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作者:潘利萍;杨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 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 选择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不同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给予植骨.结果 5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5~2.0年,均骨折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总分30分,结果 优(≥27分)30例,良(26~20分)18例,可(19~10分)7例,差(9~0分)1例,优良率85.71%.结论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一般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进行内固定治疗,以及术后进行的康复锻炼都是提高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新伟;李伟;徐纪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患者及一般患者快速有效的补液给药途径,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要求不断提高,给我们护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护理理论和知识,不断提高护理基础技能,减轻志者痛苦,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祁小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康复治疗时间比较长.大部分患者在渡过危险期后,多数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病人及家属都带来许多痛苦和负担,所以,患者对治疗配合好坏直接影响康复治疗的兹果.我院从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对3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在患者的肢体恢复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对此谈点护理方面的体会.
作者:高慧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措施下应用超声波上洁牙和龈下刮治术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我院应用超声波龈上洁牙和龈下刮治术治疗的239例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 舒适护理使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增加,临床效果好.结论 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超声波龈上洁牙和龈下刮治术,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配合度,从而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永秀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对产后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干预方法 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住院分娩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母婴分离的23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产妇均接受常规的护理,而干预组产妇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还接受了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 干预组产妇无论是在护理满意度,还是在产后泌乳情况、产后乳房硬度情况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 在产后母耍分离期同开展计对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护理干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也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具人性化,提高产后护理的质量.
作者:白伶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治疗在妇女绝经后与过渡期疾病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SFSH、E2、子宫内膜厚度、kupperman评分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将性激素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性激素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性激素治疗在绝经后及过渡期相关疾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巧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