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米芬太尼行分娩镇痛45例的临床观察

向雪峰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 分娩镇痛
摘要: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挥自愿要求无痛分娩患者45例,持续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 ml·kg-1,连接电子泵,给予雷米芬太尼50 ug.kg-1,观察给药剂量、受术者苏醒时间、自行离床时间、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SS及各项母儿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副作用.结果 分娩镇痛45例产妇,按压次数平均18~177(73.50±45.39)次,平均用药剂量为0.03~0.22(0.11±0.05)ug·kg-1·min;镇痛评分≤3者,占35.71%,3<评分≤7,占53.57%,评分>7,占10.71%;产妇满意度结果 显示镇痛效果优14.29%,良为64.29%,一般为14.29%,差为7.14%.结论 雷米芬太尼行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临床应用较为简便、安全、经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125例乳腺纤维瘤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了超声在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探头频率7.5 MH,观察125例超声诊断为乳腺纤维瘤的大小、形态、声像图特征、血流显示等,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相对照.结果 大多数乳腺纤维维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规整,实质呈均质稍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后方回声呈增强效应,有包膜回声及侧壁声影,纵横比值(即前后径/横径)<1.结论 B型超声在乳房肿块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选择治疗方式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晓薇;林梅清;王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冠心病家庭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冠心病家庭综合干预模式在冠心病整体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位入选病人均随诊治疗1年,治疗组予以综合干预模式的治疗.并对2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室形态变化的指标:左室短长轴此值、左室内径、左室重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效果都达到了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目的,但治疗组心室重构方面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 本程序简便易行,效果可毒,病人易于接受.明显减少了再住院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光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糖尿病(DM)合并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后期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病征以及并发症,并分析其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非DM组的对照组的无痛性AMI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大,在治疗期同须适量控制血糖含量,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王平男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探讨住院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住院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关系,总结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产科住院分娩产妇病历按住院分娩方式统计分析产后出血发病状况.结果 随机抽取住院分娩产妇8220名,产后出血总计为139例,产后出血率1.69%.其中,剖宫产分娩3100名,产后出血178例,产后出血率2.52%;阴道产分娩5120名,产后出血61例,产后出血率1.19%.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产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宫产分娩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产分娩产妇,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庆梅;李氏天;肖相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浅谈静脉穿刺后无痛拔针及其舒适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患者及一般患者快速有效的补液给药途径,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要求不断提高,给我们护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护理理论和知识,不断提高护理基础技能,减轻志者痛苦,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祁小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 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 选择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不同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给予植骨.结果 5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5~2.0年,均骨折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总分30分,结果 优(≥27分)30例,良(26~20分)18例,可(19~10分)7例,差(9~0分)1例,优良率85.71%.结论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一般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进行内固定治疗,以及术后进行的康复锻炼都是提高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新伟;李伟;徐纪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结合工作实践详细论述医院护理技术存在的若干问题

    目的 本文笔者详细论述了如何提高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改变护士操作中的不规范性,满足患者的护理安全需要.方法 通过在岗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操作考核,针对出现的问题,与有关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采取当场指正和科室讨论纠正,使护士全面理解掌握.结论 采取科室培训,院方考核方式,是保证技术操作的规范性、统一性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事故发生、保证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覃厚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眼眶肿瘤摘除50例临床分析与体会

    目的 探讨眼眶肿瘤摘除佳手术治疗方法,力求达到理想效果,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我院自1997年至2009年共收治眼眶良性肿瘤患者50例,通过触诊及CT等辅助检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30例作为治疗组采取球结膜外眦皮肤切口进路(微创)行肿瘤摘除,余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前路开眶、外侧开眶或鼻侧开眶进行肿瘤摘除,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2种手术方式肿瘤完整摘除无显著差异(P>0.05),而球结膜外眦皮肤切口进路行肿瘤摘除能有效提高视力,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眶手术,且术后并发症也里著低于开眶手术,2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球结膜外眦皮肤切口进路行眼眶肿瘤摘除创伤小,术中出血少,能有效进行肿瘤完整摘除,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相关专业人士在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此种手术方式.

    作者:田联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药复方与氟西汀治疗影响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分析

    目的 探索分析中药复方与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3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2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中药复方与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的抗抑郁药,各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病人在疗程结束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极其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量著,两治疗组之间差异不量著.结论 中药复方与氟西汀对治疗卒中后抑郁以及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奉继运;邓令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12例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12例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救治及护理.方法 对12例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经及时的救治及有效的护理,12例中毒患者中10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 对重度乙醇患者及时准确采取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浅谈急诊科护生的带教方法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科护生的带教质量.方法 总结我院近3年123名实习生的带教方法.结果 急诊科护生的急救知识及技能得到了提高.结论 通过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完善教学质控、科学施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银杏达莫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英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外,治疗组50例给银杏达莫注射液25 mL及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320mg,1次/d.对照组给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320 mg,1次/d,2组患者均治疗15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70%,2组间基本痊愈率和量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作者:徐鸿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管理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把人性化融入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板大地调动了全院护士的积极性及制造性,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人性化护理及护理管理均以人为本,前者的护理对象是患者,后者的管理对象是护理群体,护理管理者首先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护士只有在被尊重、理解、关心、支持的情况下,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激发出来,人性化护理服务才真正在护士心中得以认同.采取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方法,才可收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作者:翟娅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发血肿27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发血肿的原因,以提高手术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发血肿原因.结果 原手术区域20倒(74.07%),硬膜下2例(7.41%),脑内新血肿1例(3.52%),骨窗处脑组织血肿2例(7.41%);脑内手术路径血肿(7.41%).结论 术中和术后血压控制不平稳、手术操作和止血不善是再发血肿的主要原因,病人血小板减少和低凝状态是再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庄炳兴;黄柳军;林小义;卓少伟;师少春;张准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粗、二甲双胍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10mg/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25 Bid,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二甲双胍0.25 Bid.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初始均常规测定血压,血液生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治疗90d再次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FMD分别由(5.30±2.09)、(5.29±2.11)和(5.31±2.16)上升至(8.68±2.35)、(11.27±4.91)和(15.17±5.81)(P<0.05),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s).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

    作者:蒋泽华;施维东;傅琼;刘珠章;高建辉;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儿科合理用药的探讨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目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魏令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评价双饲馈定钢板治疗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16例,Schatzker V胫骨平台骨折12例,VI型胫骨平台骨折4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3~57岁,平均(46.27±11.83)岁.术中采用前外侧及内侧双切口,用双钢板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以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以优良率表示.结果 随访16例患者,随访时间8个月~2年.平均(13.6±5.7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采用HSS评分,优良率为93.7%.结论 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允许胯关节早期活动,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楚晓丰;姚束烨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关于耳鼻喉科术后的护理

    耳鼻喉科是一个特殊性和专生性非常强的科室,此科室的术后护理是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术后护理,让患者了解每一步操作,告知其目的 性,让患者及家属减少恐惧心理,增加恢复自信.良好的护理能使病人的身心尽快地恢复健康,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作者:周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诊治细菌性肝脓肿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诊治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10年4月肝脓肿患者28例,以上患者均经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确诊.本组患者行超声引导穿刺抽吸肝脓肿.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中抽吸脓液次数为1~4次,抽出脓液量为25~320 mL;12例患者术后团置引流管引流;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为20例,培养出的细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等;术后患者体温明显下降,术后超声随访3个月,2例患者脓腔消失,2例患者病灶部位出现团状较强回声,没有发现液性占位.本组28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细茼学肝脓肿临床效果限制,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提高了临床表现不其型患者诊断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郑洪川;宋朝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宫外孕的阴道超声诊断优势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扫科收治的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进行手术的患者68例,比较其病理诊断与阴道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68例患者均经开腹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65例,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6%.1例误诊为炙性包块,1例误诊为宫角妊娠,1饲为黄体血肿误诊为宫外孕.结论 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宫外孕具有诊断分辨率高,贴近病变组织,不受肥胖、肠气、干扰的影响,并且不用憋尿等优点,使宫外孕的诊断更早、更为准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