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

罗绫;范丽英;魏玲

关键词:超声检查, 小儿, 甲状腺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对鉴别小儿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小儿甲状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 对熙.结果 甲状腺腺瘤11例,甲状腺矗4例.两者在径线比值、形态、内部回声、内部血流、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方面略有差别.结论 彩色超声检查对小儿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胃粘膜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病理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多种疾病有关.1994年WHO国际癌症机构认为Hp为一级致癌物质.本文通过我对我院历年来2115例胃镜活检标本的相关病理研究,讨论Hp感染在胃粘膜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梁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普通内科收治精神疾病患者的应对措施

    目的 正确辨别精神疾病患者使其得到专科医院诊治,加强普内科的管理.方法 确诊病例,加强病房管理,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展知识面.结论 提高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一名医护工作者的新要求

    作者:张国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南阳地区男性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阳地区男性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状况.指导临床药物治疗.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休(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963倒不育患者的标本中支原体感染数为519例,阳性率为53.8%,其中培养法共检出Uu387例.Mh94例,Uu合并Mh38例.并对519例支原体感染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单一Uu感染四环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索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4.3%、81.7%、79.6%.单一Mh感染者,四环素、强力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3.7%、81.5%,76.3%.而Uu合并Mh感染者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南阳地区男性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意染在不育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培养法联合药敏试验对支原体的诊疗有实际意义.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单一支原体感染的,一线药物可首选强力霉素,而混合赢染应多药联合.

    作者:平玉杰;刘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左侧附睾结核合并阴囊内副脾一例

    本倒手术,术前诊断附睾结核伴囊肿.经术中撂查和腹腔镜技术及病理报告,方明确囊肿为副脾,此病例非常少见,在术中选择了腹腔镜的技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在临床上庄引起重视.

    作者:巩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36例

    目的 探讨兰索拉喳、克拉霉素和甲硝哇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联合治疗2周,胃镜复查,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 治愈30例83.3%,好转5例13.9%,总有效率97.2%;1年复发卒19.4%.结论 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饶元生;蔡明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如何在临床上合理的应用抗生素

    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繁多,广谱抗生素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使得细菌性疾病能够比较容易得到控制,这对临床医学是十分有益的,但是目前在临床上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及诱发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上治疗带来困难,同时也造成医学资源的浪费,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注意及卫生行政业务主管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叉.

    作者:李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基层医院感染的防范

    本文对基层医院造成感染的原因及防苑措施通过5个方面进行阐遂.(1)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2)完善接诊、住诊设施;(3)规范操作程序.提高防范意识;(4)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5)抗菌素溢用屡禁不止.

    作者:李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媒体病例讨论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病例讨论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尤为重要.我院自2006年8月以来将显微镜及腔镜技术与多媒体病例讨论相结合并运用到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买买提力;成晓江;赛力克;李大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晃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无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CT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成为现实,其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本文对28例冠心病患者CT检查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沈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药学专业课教学现状与对策

    现今离职院校一些学生存在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的现象.如何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自觉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来,作者从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概念剖析,知识巩固练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结果 表明该尝试已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康传亮;沈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栓塞患者载脂蛋白B及红细胞变形性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种因素所致丧病,在多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起重要作用,其中(Apoproteinb,APOB)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栓塞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刘喜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机制.方法 对36例妊娠中吃期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36例P-R间期正常的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检测.结果 观察组HR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5及P<0.01).结论 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作者:王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儿过敏性腹痛2例误诊

    目的 观察两患儿腹痛的原因,并给予治疗及观察结果.方法 给予常规的查体和腹部透视及胃肠道钼餐透视检查及观察.结论 通过常规查体和深入的检查患儿可能与过敏有关,给予相应的治疗,并且小儿再发性腹痛要想到过敏因素,重视过敏原的检查.

    作者:周桂荣;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矽肺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矽肺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进展.目前尚无法用单一的机制来解释其病理过程.

    作者:夏沈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方法分析

    本文对介绍了新生几卡介苗接种方法,分析了操作中存在的同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供大家参考.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探讨

    加强对陪护人员的培训及管理的工作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和对陪护管理工作的思考浅谈关于对加强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探讨.

    作者: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论肛肠外科中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在医疗中,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或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本文结合作者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对肛厮外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论述.

    作者:刘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正确处理民营医院和谐发展的相互关系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办院、诚信经营,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医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国有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关系、医疗质量与经营目标的关系和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

    作者:潘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145例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14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固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63.4%未足月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2周与孕32~37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孕32-34周与孕34~37周的分娩方式差异无王著性(P>0.05).孕28~34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比明里高于孕34~37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孕28~34周未足月胎膜早破,宜采取保胎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选择合适分娩时机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黄学敏;秦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肝吸虫病

    目的 研究肝吸虫病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肝吸虫病患者超声报告(应用Aloka-SSD1100及东芝SSH-340A超声诊断仅探测,观察声像图特点,摄取典型图片).结果 超声诊断肝吸虫病阳性率较高.结论 超声诊断肝吸虫病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刘艳玮;温鹏韬;刘艳卉;庞湃;柴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