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水清;毋小玉;张瑛
目的 优选妇乐安胶囊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正交设计法,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优选关黄柏等药材的提取工艺;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优选赤芍、土茯苓、大血藤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乙醇浓度为70%、乙醇加入量为药材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h提取关黄柏等药材;加水量为10倍,煎煮时间1h,煎煮次数2次提取赤芍、土茯苓、大血藤等药材.结论 此提取条件为佳.
作者:张丹;王霆;王淑美;梁生旺;冯素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严重且复杂,尤其是生命体征的紊乱较成人明显 [1],因此熟悉掌握小儿颅脑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掌握其护理要点,对患儿的治疗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风菊;谢晓艳;吕其琴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合理的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选择与发挥疗效,应建立在临床药理基础知识上,这样才可能预见或早期发现相互作用与预防毒性.由于西药与大部分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性质与效用、毒副反应等已有所了解;两者之间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可借鉴的西药相互作用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对熟悉和掌握一些中药和西药相互作用的原理和配合应用的规律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的并用中西药物.
作者:白云;马万里;王翠梅;孙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脑血管意外,是指各种脑部血管病损,主要是动脉系统的破裂或闭塞导致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梗死,造成急骤发展的脑局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称为急性脑血管病(CVD),即通常称的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组疾病的前期主要疾患.护理工作在防治CVD中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芦凤君;贾振华;张晓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众所周知,血压异常升高与心血管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本文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运动的关系如下.
作者:万景新;陈凤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对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敏感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组织学及HPVD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1200例受检病例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测,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细胞学筛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敏感性高于筛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敏感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HSIL的敏感性(94.7%)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75%),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LSIL的敏感性(90.9%)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4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HPV感染发生率为13.5%,在各年龄段的判别无统计学意义.薄层液基细胞学的检出率(76.4%)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21.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各级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相关病变的敏感性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
作者:龙志贤;刘专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lensis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为我国著名的大宗常用中药材和工业原料,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都很大,为临床上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通经脉、利血气、清热解毒、止血祛痰润肺的功效,广泛地被用于保肝、降血脂、抗癌、抗干扰素诱生剂及增强细胞免疫调节等方面.
作者:姜小卓;李紫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查找居民饮用水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方法 2008年齐齐哈尔市卫生监督所对中心城区246个二次供水水箱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齐齐哈尔市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尚可,但锰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仍需加以重视,加大监督力度.
作者:由桂宏;岳玉兰;刘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本文主要调查分析七台河地区处方中使用太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情况.
作者:孟庆梅;吴淑英;李培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确定病变部位为:胃6例.6例行手术治疗,6例镜下均见梭形细胞,其中良性4例,交界性2例,免疫组化CD117(+)83%,CD34(+)83%,SMA(-)83%S-100(-)67%.结论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作者:余宜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性病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除对有生殖器非性病性炎症进行对症治疗外,采用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及性病知识的介绍,必要时配合药物的暗示疗法.结果 34例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良的症状和行为均已消失.结论 只要医患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默契配合,双方在治疗上均树立信心、恒心和耐心,定能解除患者的恐惧症状.
作者:薄其安;赵静媛;刘明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CT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223例中收集到45例脑分水岭梗死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45例脑分水岭梗塞,其中19例在高血压治疗中降压过速发病,占脑分水岭梗死致病因素的43%.结论 在降压治疗中由于用药不当,使血压降得过低过速已成为促成脑分水岭梗死不可忽视的因素.
作者:苑园;尹月;何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通过我们有目的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脉瘤的了解,增强了接受治疗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佳身心状态.也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提高对出现不适的应对能力.
作者:何阿峰;罗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结石病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胆结石病40例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 老年胆结石的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多,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十二指肠侧吻合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为主.手术方式选择宜慎重,在围术期应控制病人的各种病理异常.
作者:李红卫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西比灵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偏头痛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西比灵和山莨菪碱治疗.2组患者根据临床相关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22例临床控制,6例显效,2例无效.对照组依次为6例,4.例,11例.2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西比灵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
作者:张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本人总结了2000~2008年对52例截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做好病人的高热护理、皮肤护理及沁尿系护理是关键.
作者:崔淑清;宋丽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病因复杂多变,致残率高,合理用药能促进疾病的恢复.护理人员要熟悉药物的基本性能,配伍禁忌,掌握饮食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同时,护理措施的优劣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者:王文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中心社区应用穿琥宁冻干粉针剂佐治小儿肺炎48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艳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判断近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首次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ECG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的近期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间的梗死部位、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ST段抬高的高值和QTd及J波.结果 单纯下壁梗死的发生率存活组大于死亡组;≥3个部位梗死的死亡组发生率多于存活组;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死亡组和存活组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ST段抬高值高于存活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死亡组QTd值大于存活组,J波明显多于存活组.结论 心电图诊断≥3个部位的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ST段抬高值、QT以及J波的有无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心电图来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
作者:聂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 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如何使产妇在分娩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分娩,减轻分娩的痛苦,缩短产程,大限度的保证母婴安全,是产科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