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斯平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分析

白云;马万里;王翠梅;孙丽娟

关键词:马斯平, 医院获得性肺炎
摘要:医院获得性肺炎因受基础疾病等因素干扰,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可造成院内传播,而有效的使用抗生素可使感染得到控制,减少病死率,因此,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尤其重要.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社会因素率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资料,观察剖宫产情况及社会相关因素.结果 5年间分娩总数为1600例,剖宫产共780例(48.75%),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324例,占同期剖宫产率的41.54%(294/780).具体为:高龄初产、巨大儿及珍贵儿110例、孕妇对分娩的恐惧80例、对剖宫产的误解80例、择日择时分娩20例、医生掌握宫产指征不严或回避医疗纠纷等34例.结论 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保证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伏萍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过的1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护理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大出血患者6例,经内科保守治疗,除1例死亡外,余均血止出院.结论 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促进患者好转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晶;高竞群;朱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顺序切除法治疗下叶毁损肺16例分析

    毁损肺由于结核、炎症等原因引起肺组织慢性纤维性病变导致肺硬变或不张,使该肺功能不可逆性丧失 [1],一般需要手术解决.

    作者:张忠松;梁韶明;姜波;于炳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食管,造成胃食管黏膜损伤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反流刺激可引起咽喉、气管等食管外组织器官损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理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心理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科的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交流获得资料.结果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促进并大限度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 对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并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可以促进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康复治疗并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中菊;孔祥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观察中西医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出血组和缺血组,得出中西医治疗能促进病人康复, 采用中西医治疗脑卒中有很好疗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长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强的松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强的松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方法 收集48例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经确诊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其中对治疗组以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予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2组治疗8周.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37.5%,治疗组治愈率为41.7%,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副作用较少.结论 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与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疗法效疗相近,但前者副作用比后者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曲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乙酰螺旋霉素片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并运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 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检验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结果 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1)供试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2)供试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3)标准品的称量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4)标准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5)标准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6)微生物检定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7)结果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结论 运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助于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重点关注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作者:郜振华;郜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57例低体重儿和患病儿母乳喂养分析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能给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育,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提倡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的营养价值和优越性是任何物质无法替代的,纯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是世界性的趋势,也符合我国的国情,为一返朴归真的做法.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坚持纯母乳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与患病儿亦采取不同手段的纯母乳喂养,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竹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紧迫的艰巨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切实做到常抓不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医德医风建设的新理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可行办法,真正使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成为当前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并在实践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形成廉洁行医、热忱服务、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解病人所难的良好氛围,使医德医风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作者:张慧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对产妇实行分阶段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探讨对产妇实行分阶段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产妇实行了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包括产前健康教育及产后健康教育及护理.结果 全部产妇均顺利分娩,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结论 实行分阶段健康教育对产妇顺利分娩及产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凡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总结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黄晓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西结合治疗风温肺热证临床探索

    目的 观察透表清肺煎剂对风温肺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透表清肺煎剂.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止咳及肺部炎症病灶吸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透表清肺煎剂可以改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加快炎症吸收.

    作者:王财;贾振乾;李玉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加强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的一点体会

    我中心本着卫生部颁发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建立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几年的运行,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使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的提高,保证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推动了采供血、教学、科研工作发展.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我院实施个性化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供可行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20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推行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何淑莲;朱艳龙;肖红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药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50例

    痛经包括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由子宫内膜管型脱落、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不良体态等多种原因造成,也不排除体质因素及精神因素等.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子宫畸型、盆腔炎症、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粘连、卵巢囊肿及盆腔瘀血综合征等.近年来,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50例,50例均系我科 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的门诊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普外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了解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发于下肢的常见症状,为减少普外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从而有效避免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由宏玲;衣景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结核病患者常见治疗方法结合心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干预作用.方法 将2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 结论心理干预结合常见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加以常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曹棉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10例疗效观察

    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在不影响根治效果和不增加局部复发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保肛机会,以保留其满意的排便控制功能,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目前正确合理地选用保肛术已成为直肠癌治疗研究的课题.现将本院在2000~2005年内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1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84例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用药及体会

    由于剖腹产率逐年上升,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明显增加,疤痕子宫妊娠至中期后要求引产的人数亦随之增多.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风险较大,以往一直被视为禁忌症而主张剖宫取胎终止妊娠 [1].但临床上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引产对象绝大多数不能接受小剖宫手术,主要原因是不需要胎儿,再次手术创伤大,且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而药物引产,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满意 [1~3],多被受术者和医生所选择.笔者8年来,根据孕周不同,引产方法和用药作相应的调整,终止了84例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莫承燕;陈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