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绒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3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7例)在出院后每周上门进行家庭康复治疗与健康指导;对照组(17例)只在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2 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许红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剖宫产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严重威胁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统计我院近3年剖宫产1200例,出血7500mL者46例,产后出血率3.83%.经阴道分娩3106例,出血7500mL者9例,产后出血率0.17%,二者有明显差异.现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分述如下.
作者:刘文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很重要的一个紧急处理原则就是维持宝宝呼吸道畅通、防止外来伤害.
作者:金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在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115例产前检测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胆红素和溶血实验检测 ,综合评价产前检查孕妇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孕妇的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溶血病有显著相关性(r=0.385).血型抗体滴度愈高发生溶血病的机会愈大( P<0.01),ABO血型不合HDN的发病率随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而上升.结论 HDN的发生率与抗体效价呈正比 ,孕妇血型抗体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监测作用,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预见性.
作者:马建党;粘志光;韩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PEG和PEJ共治疗18例病人,其中14例行PEG胃肠营养,4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 18例共行PEG,PEG加PEJ 4例次,其中PEG16例次(2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3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8例病人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
作者:徐世琴;王小明;邓树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外伤性失血性休克是常见的低血流量性休克,及时手术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29例失血性休克做到及时有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维持有效的呼吸给予吸氧、心肺复苏等措施,认为早期急救护理是重要的环节.
作者:崔淑清;宋丽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过的1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护理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大出血患者6例,经内科保守治疗,除1例死亡外,余均血止出院.结论 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促进患者好转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晶;高竞群;朱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心力衰竭是心脏不能输出足够血量,满足器官和组织代谢的需求,并因血液回流障碍发生器官和组织淤血,代谢障碍和神经内分泌激活的状态,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病的晚期阶段,应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难治性心衰,可抑制醛固酮的摄取,改善左室重塑,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而对电解质平衡无明显的不利影响,取得一定的疗效,且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卵巢囊肿是卵巢囊性肿瘤与卵巢瘤样病变的总称.近年来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为了彻底的去除病因需要手术治疗.本文就卵巢囊肿近年来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勤叶;林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痛经包括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由子宫内膜管型脱落、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不良体态等多种原因造成,也不排除体质因素及精神因素等.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子宫畸型、盆腔炎症、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粘连、卵巢囊肿及盆腔瘀血综合征等.近年来,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50例,50例均系我科 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的门诊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强的松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方法 收集48例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经确诊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其中对治疗组以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予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2组治疗8周.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37.5%,治疗组治愈率为41.7%,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副作用较少.结论 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与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疗法效疗相近,但前者副作用比后者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曲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所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对母婴危害极大,是产妇和胎儿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科学合理的护理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我院2000~2008年收治妊高征120例,经采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获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杰;曹丽萍;唐海燕;张思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护理管理干预,规范电子记账操作流程,消除医疗收费纠纷隐患,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 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对记账员进行定期培训,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操作流程,进行病员满意度调查.结果 降低了电子账单差错率,消除了医疗收费纠纷隐患,医疗收费纠纷投诉为零.讨论 护理管理干预,加强了记账员的责任心,提高了其业务水平,降低了电子账单差错率,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安心治疗和护理.
作者:刘红玉;唐枝媛;杨建华;曹棉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运用奥瑞姆的辅助教育系统对糖尿病病人早期护理干预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 将健康查体中发现的糖尿病病人随机抽取200例,按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自行治疗,试验组运用奥瑞姆的辅助教育系统对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定期组织病人糖尿病知识讲座,提供咨询指导,教育病人不断调整及完善病人的自理能力.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病人及家属的护理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慢性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 自理理论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薛凤英;石绍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行结肠袋状吻合术,对直肠癌低位切除后维持其较好的生理机能非常重要,直肠切除术后结肠袋状肛管吻合使新直肠容积和顺应性得到恢复,其较传统的直接吻合术提高了新直肠的临床机能.
作者:赵军;郭凤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透表清肺煎剂对风温肺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透表清肺煎剂.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止咳及肺部炎症病灶吸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透表清肺煎剂可以改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加快炎症吸收.
作者:王财;贾振乾;李玉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供可行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20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推行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何淑莲;朱艳龙;肖红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做好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对护理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护理人员必须要善于发现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掌握防范的对策,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和内容,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卞爱清;杨绪英;邵桂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使用常规药物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宝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干预作用.方法 将2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 结论心理干预结合常见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加以常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曹棉坤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