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移性骨癌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止痛的疗效分析

陈洪兴

关键词:伊班膦酸钠, 放疗, 转移性骨癌
摘要:目的 探讨伊班磷酸钠联合放疗对转移性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3例原发灶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对经X线.ECT、CT或MRI明确诊断的转移性骨癌行伊班膦酸钠配合放射治疗.观察其止痛效果.伊班膦酸钠2~4m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滴,同时配合放疗,UT30~40Gy.结果 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率51%(22/43),部分缓解率37%(16/43),疼痛总缓解率88%,其中4例合并高血钙患者治疗后血钙降至正常.结论 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转移性骨癌止痛效果明显,且可降低高钙血症血钙浓度,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基础医学多科目综合实验研究探讨

    本文对基础医学中跨学科综合实验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认为这类实验为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医学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医学的实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作者:杨友谊;范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急诊外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减压策略

    在急诊外科工作的护士由于面对的大多是急危重创伤病人,风险高,责任重,要求护士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遣成身心极度疲惫.做为一名护士,特别是新形势下的护士,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减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又可以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邓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肝脏占位性改变,结合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对原发性肝癌21例,转移性肝癌20例,肝脏血管瘤26例,肝脏炎性假瘤7例进行超声随访追踪观察.结果 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血管瘤,肝脏炎性假瘤共74例,超声有共同和不同之处,临床意义不同.结论 超声对肝脏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高,是目前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逯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并发症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尤其是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为解决病人营养问题,临床上常采用肠内营养--插鼻胃管鼻饲.

    作者:李绕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B超诊断技术辅助护理肝脏穿刺活检术

    B型超声检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和妇产科疾病的诊断.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由于创伤小、安全性好、定位准确,已成为目前对肝脏疾病具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本文就B超诊断技术作为一种引导施行肝脏穿刺活检术进行叙述分析.

    作者:王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问34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评价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方法.结果 在所有我科收治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病例中行一期切除吻合34例,其中死亡1例.吻合口疼发生率2.94%.结论 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病人进行综合分析,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权红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探讨肝癌介入治疗(TACF)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6例178次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通过及时、有效地护理处理各种并发症、介入治疗的86例均获成功,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导致治疗失败.结论 TACF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并发症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潘锦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中的应用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卒中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为80~130/10万.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一主要豉病因素进行防治是卒中治疗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硝酸咪康唑栓治疗人流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拴治疗人流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给予硝酸咪康唑裣400mg3d;第2组给予硝酸味康唑栓1200mgld.结果 两种疗法对于不同程度的病例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硝酸咪康唑栓400mg和120gm皆可有效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20mg组症状绶解时间明显优于400mg组.合理护理可减少本病的发生,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王美华;李亚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以往诊断主要靠X线静脉造影,但它属于创伤性检查且不能用于孕妇.碘过敏.肾功能不全者.近年来随着CDFI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为下肢DVT的诊断开拓了新的空间,它不但可以显示血流的状况、血管的结构、血栓的声像图的特征,还可以追踪病因,为治疗提供了佳的参考依据,CDFI是诊断下肢DVT的首选重要的方法.

    作者:刘金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在光明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优点,及在基层开展复明行动的应用.方法 分析320例(340眼)白内障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0.6者296例(占89.4%).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有广泛的实用性,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忠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论腹诊少腹急结症及临床应用

    少腹急结证首见伤寒论,是太阳蓄血症主症之一.本文对少腹急结症的定义,范围,检查方法,病机主治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自已的经验举例予以佐证.

    作者:王玉玺;崔瑞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癌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肝癌介入手术是一门新兴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的特点.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应正确,及时地做好护理中的各个环节,这对安全顺利地完成整个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王晓冰;刘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生儿常见特征性的临床护理观察(附182例临床分析)

    提高新生儿疾病的快捷及时准确诊断,不只是新生儿科的事,也是产房,产科病房的责任所在,它关系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关系到新生几危重症救治.

    作者:徐惠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现况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同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原因,讨论对策并让她们了解更多关于针刺伤防护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减少针刺伤的感染机率,在工作中懂得更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 79名实习护生中有60人共发生128次针刺伤,被刺伤率为76%.受伤次数≥2次的有39人,占受伤人数的65%.结论 避免实习护生针刺伤所违成的职业暴露,加强学校与临床医院对实习护生的针刺伤防护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王晓春;卢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缺陷及健康教育对策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疾病,患者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然而患者的自我护理存在着一些缺陷.这里分析了几点针对2型搪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策.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症并发乳糜胸水1例报告

    临床发现双下肢水肿患者,八院后检查发现大量胸水,胸水常规检查提示为乳糜样胸水,复习病例,介绍诊治经过,提供临床经验.

    作者:王平;陈泽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8例

    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可促使昏迷惠者清醒,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际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10例的临床观察

    本文总结了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经过,认为中西医结合可提高子宫肌瘤的治愈率.

    作者:顾传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300mgl次顿服,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单用MTX的病人设为对照组.结果 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成功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住妊娠安全.有效.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无剧烈腹痛,血β-HCG<2000mL/mL.

    作者: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