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尧;陈亚想;王金福
目的 探讨急腹症的接诊与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病例.结果 在治疗腹痛的过程中,通过疗效来判断病情,减少患者的痛苦.结论 加强急诊科护士对急腹症患者接诊、分诊及观察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李运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推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本文就我县推广新型村合作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求佳解决方案.推动其顺利运行和发展壮大.
作者:王福生;刘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0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腔内灌注的治疗方法,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个月~5年3个月,均迟到治愈标准,无复发.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腔内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伟;陈鑫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本文总结了9例脑梗死伴糖尿病足趾坏疽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认为对于脑梗死伴糖尿病足趾坏疽的老年患者,一方面要做好脑梗死、糖尿病的护理,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足趾坏疽的相关护理.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从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坏疽足趾的局部护理、脑梗死的护理等多方面着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廉莹;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讨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均为凝固法,采用Thrombolyzer Compact 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疑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P均<0.01.结论 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基础值对预防产科意外,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7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 治疗术后一年复诊复查,成功222例,失败15例.成功率94.5%.结论 患者个体的内在因素.忘牙的解剖、病理因素及术者的治疗和操作熟练程度,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珍萍;马淑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奈替米星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奈替米星静脉点滴.结果 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有效率为85.0%,2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冯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骨骼是许多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它可以发生于任何肿瘤,并且有些肿瘤以骨转瘤为首发表现.井已转移灶的表现为主,约10%骨转移瘤找不到原发灶.骨转移癌的诊断要早,对于骨转移癌的治疗体会,尽可能采用现有的一切手段.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安秀云;卢存良;沈可然;林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紧急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的患者2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23例患者经一次注射后止血成功20例,止血成功率为87%,再出血3例,再次内镜下止血1例成功,2例经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 胃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正;李素君;李学民;冯淑芳;蔡晓静;陈晓旭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诊断小儿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患儿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知也,3000r/min,离心10mm,吸取上层血清后立即检测.采用免瘴比浊法,仪器为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织血清CK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结缔组织病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结缔组织病组,尤以风湿热,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等增高明显;结缔组织病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毒染组,但结缔组织病组血清CRP的异常低于细菌感染组.结论 CRP检测在观察治疗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当病情明显好转及治愈时,CKP水平明显下降,说明CRP的变化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CKP恢复正帝可作为治疗成功的标志.
作者:袁开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住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穿钉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0例结果,经3~24个月的随访,按照Johner-Urnch标准评定.结果 优55例,良5例.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折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好的优点,但要掌握适应证.
作者:卢荣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的应用,对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引起的异位妊娠可在破裂前早期诊断.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能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生育功能,本文选择32例病例进行药物保守性治疗研究,结果发现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实验教学标本的管理得当可以提高其使用率,并减轻实验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消费,节约经费,本文从大体标本的管理、组织切片的管理加以说明,得出妥善管好大体标本和切片.既可保障教学的需要,又节约资金,延长标本和切片的使用时间.
作者:江朝娜;范平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实践,不断探索.研究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分析取得地成效.方法 结合实际,开展乡镇片(村)之间的互查暗访,全面推广驻村干部月考月奖(罚)制度、不断优化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手段、注重宣传教育和培训,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结果 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结论 要做夯实人口计生工作基层基础,加强领导和落实责任是关键、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基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是保障、加强考核和监察是重点.
作者:徐玉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肝炎患者使用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236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一般肝炎的护肝、降酶、退黄等治疗,而治疗组加用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两周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总胆红素(TBIL)下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治疗慢性肝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陈伟钊;林树强;杨仕平;黄桂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 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68例四肢新鲜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端经皮局部注射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胫腓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6例、尺挠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11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对骨痴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20个月,两纽骨痴出现的时间、骨痴量的多少两周内无明显不同,3周后骨痴量治疗组多于时照组,治疗组各类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时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临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经皮局部注射在骨折中后期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的作用.
作者:管文超;刘文革;廖伟光;骆立荣;梁文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机制和护理措施.方法 每小时测一次血压,必要时每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结果 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后1.5~2 h发生率高.给予高渗溶液.症状迅建缓解.同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
作者:刘向敏;张晶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在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对50例尿路梗阻的患者进行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图像(MEP)、三维重建volume的后处理比较.结果 50例尿路梗阻患者中,尿路结石40例,输尿管癌2例,膀胱癌侵犯输尿管入口6例.肾输尿管炎症2例.以上病例均行MPR及增强后全尿路VR成像.对不同病变合理、综合应用后处理方法,可提高对尿路梗阻病因的诊断率.结论 多种后处理技术是明确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强;李乐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针刺及舌下放血对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廉泉,上廉泉、廉泉左、廉泉右,风池、三阴交、完骨及舌下放血治疗.结果 该疗法可明显改善吞咽和舌体运动功能,同时可以纠正言语功能,是假性延髓麻痹急性期患者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结论 针刺治疗延髓麻痹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梁玉芝;翟文献;于庆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遗传性疾病是长期困扰人口质量的大问题:(1)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的承载体,是人口质量的决定性因素;(2)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严重威胁人口质量.婚前医学检查是提高未来人口质量的战略性环节:(1)优生是杜绝遗传性疾病的第一道防线;(2)婚前医学检查在提高人口质量中意义重大,但是工作棘手.加大婚前检查力度,提高婚检、孕检技术,是防止遗传性疾病传播的根本保证:(1)婚检,孕检工作应纳入政府,卫生部门中心工作;(2)建议高层决策部门出台<婚检,孕检执行条例>.
作者:项夏景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