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诊断初探

王春;梁万锋

关键词:阑尾炎, 特殊类型阑尾炎, 诊断
摘要:目的 总结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避免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 对102例特殊类型的急性阚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不易观察.容易导致延误治疗;老年人机体抵抗能力不足,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多种全身并发症;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一般阑尾炎有所不同,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往往容易误诊;妊娠并发阑尾炎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即应尽早手术,妊娠不是手术禁忌症.结论 对腹痛的志者,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各年龄段阑尾炎有其各自的特征,庄重视各项辅助检查,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探索近年发展起来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形成及发展在肿瘤研完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滕小梅;吴伟华;赵饮虹;沈振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120例小肝癌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120例小肝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所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1 20例小肝癌的情况.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72.2%、55.2%.术后1、2、3 年复发率分别为13.6%、32.1%、43.2%.结论 手术切除是小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左叶或表浅的小肝癌作非规则切除,对中央型、有包膜深在小肝癌作简化肝切除,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作者:周健;蒋辉;张志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建静脉回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

    目的 撂讨重建静脉曰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对13例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皮下静脉、重建静脉回路进行原位修复.结果 11例皮肤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3例有短期色素沉着,半年后恢复正常,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有成活的生理基础,关键是完善重建撕断的静脉曰路,加强术后管理,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该类损伤的良好方法.

    作者:赵占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志儿均常规采用头孢唑肟100mg/(kg·d)静脉滴注,地塞束松0.2~0.3mg/(kg·d)静脉滴注,病毒畦雾化吸入或病毒喳5~10mg/(kg·d)静脉滴注,氨茶碱3mg/(kg·次)静脉滴注止喘,吸氧、对症治疗外,盐酸氨溴索针稀释后静注,每日2次,连用3~5d.结果 应用氨淡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状况及干漫性哆音等效果显著,22例显效(显效率达88.0%),并可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掌握其应用的适应证.

    作者:李素宁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情感互动教学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的应用

    通过对护生的差异和专职带教老师性格特征及其对师生情意互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将情感互动教学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探讨带教老师如何应用积极肯定的情感互动,激励护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实习目标,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带教老师也从情感互动中体验带教带来的快乐,从而汲取新的活力,取得良好的带教效果.

    作者:陈惠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62例重型颅脑伤病人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温度控制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温度控制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62例重型颅脑伤病人进行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同时持续静滴冬眠肌松剂,给予呼吸机辅助支持呼吸.结果 本组存活38例,,死亡14例,38例存活者中治愈30例,好转5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亚低温治疗是重症颅脑伤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刘小芬;赵施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FGFR-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行VEGF-C及其受体VEGFR-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进行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并结合幄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VEGF-C及其受体VEGFR-3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水平表达VEGF-C、VEGFR-3,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癌细胞恶性度相关,有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的意义.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正确补用钙盐

    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日渐严重,导致骨质疏松性及股骨头骨折,正确补钙可治好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备份与还原

    Koniea 170 CR系统配备三台微机,数据安全,数据备份至关重要,连用Gohst备份软件可以对CR进行有效备份.以保证CR正常运转.

    作者:闫新华;骆泉相;崔凤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之间的血浆蛋白质变化.方法 用线拴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后采集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大鼠血浆,利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出C-反应蛋白、触珠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P在脑缺血大鼠血浆中表达上调,血清前白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所鉴定蛋白可能与脑缺血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沈启玮;李喜悦;张文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浅析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求实验室分别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作为检验人员要明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完成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定的所有程序,做好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所有工作,把检验工作者的产品即检验报告尽可能完美地发放到幄床医生及患者手中.

    作者:戚光远;徐敬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身心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

    目的 观察身心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身心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出院时的疗效以及出院时的情绪状态.结果 身心护理组在患者住院天数、出院时的疗效以及出院时的情绪状态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身心护理可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对颜面部烧伤志者病情转归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唐海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麻疹家庭性发病1例报告

    本文报道了麻疹家庭性发病的1例病例,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明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的临床探讨

    目的 比较单纯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癫与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癫的疗效,从而进一步完善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西药对照组采用扑尔敏、曲可路丁、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昆明山海棠.结果 治疗姐40例,痊愈32例(80%);复发8例(20%).对照组40例,痊愈19例(48%),复发21例(52%).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降低西药不良反应.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68例子宫肌瘤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子宫肌瘸是30~50岁女性中常见的肿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手术仍是子宫肌瘤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小英;罗艳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表现特点

    目的 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例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平片.结果 生理弓度变直145例,呈反弓35例,椎体骨质增生9例,椎间隙变窄6例.结论 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颈曲异常.

    作者:庄传芝;曾世贤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价值及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在产科临床中,胎心电子苴护(electronic fetalheart rate monitoring,EFM)已经是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是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手段.现将EFM诊断胎儿紧迫的价值及对铡宫产率的影响探讨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龙胆疏风汤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龙胆疏风汤治疗单纯疤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单纯疤疹性角膜炎患者观察组46例(49只眼)用龙胆疏风汤治疗,对照组45例(46只眼)局部滴氯霉素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严重病例用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通过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治疗前后角膜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情况.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中有效者46只眼(93.9%),对照纽有效者38只眼(82.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倪于对照组.结论 用龙胆疏风汤治疗单纯疤疹性角膜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糖尿病门诊管理360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采用综合管理干预治疗的办法可以有效地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文凤;王艳华;杜书华;宋瑞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洗胃加洗肠成功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18例

    2004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8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70例,其中经口屐毒(甲胺磷、三唑磷、乐粟)100mL以上18例,并出现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昏迷等症、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全自动洗胃机反复洗胃后,立即送ICU继续保留胃管用20%甘露醇250mL加生理盐水反复导泻洗肠,同时立即静注阿托品直至阿托品化后维持,洗肠待出现无异味的清水样大便后,病情出现.缓解,神志转清,8例行机械通气常规使用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模式,帮助患者度过呼吸衰竭难关,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4h后开始肠内营养治疗.7d内出院10例,10d内出院4例,15d内出院3例,30d内出院1例,抢救成功率100%.

    作者:姜咏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