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胜利
目的 分析滑膜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均有关节病痛患者有X线平片.结果 利用X线可以观察到详细的病情表现.结论 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规平片即能达到诊断目的 .
作者:谭敬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集合自己的实践对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外科治疗进行了深入研完.
作者:修自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要实现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除加强硬件投入外,必须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单位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实施.
作者:胡宏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进展期胃癌病人手术时施行联合脏嚣切除术,由于其切除的彻底性而得到一些外科医生的认可,另一些外科医生不主张联合脏器切除,认为它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且对远期生存率亦无定论.
作者:丁礼齐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常见并发症的因素,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志者,观察其颓后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发现影响重型颅损伤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应激性溃疡、脑脊液漏和癫痫.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要细心观察和护理,对于提高志者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仇蓉;夏既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调查175例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性地采取各基项护理措施.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6.7%,通过精心护理后下降至12.6%.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固手术期护理,使志者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孟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志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3年至2007年54例气切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结果 54例气切术后肺部意染患者治愈45例,治愈率83.33%.结论 易感因素是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是肺部毒染的主要原因.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其肺部感染率并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120例小肝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所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1 20例小肝癌的情况.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72.2%、55.2%.术后1、2、3 年复发率分别为13.6%、32.1%、43.2%.结论 手术切除是小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左叶或表浅的小肝癌作非规则切除,对中央型、有包膜深在小肝癌作简化肝切除,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作者:周健;蒋辉;张志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我院从1099年至2006年,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5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FGFR-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行VEGF-C及其受体VEGFR-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进行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并结合幄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VEGF-C及其受体VEGFR-3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水平表达VEGF-C、VEGFR-3,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癌细胞恶性度相关,有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的意义.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日渐严重,导致骨质疏松性及股骨头骨折,正确补钙可治好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80饲患者在常规使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10~14d为1个疗程.结果 本组显效9例(11.25%),有效62例(77.50%),无效9例(11.25%),总有效率为88.75%.并且83.75%的患者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77.50%的患者肝大,颈静脉怒张程度明显战轻.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及心功能治疗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P<0.05,P<0.01,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好、无副作用,是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较佳辅助药物.
作者:黄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单纯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癫与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癫的疗效,从而进一步完善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西药对照组采用扑尔敏、曲可路丁、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昆明山海棠.结果 治疗姐40例,痊愈32例(80%);复发8例(20%).对照组40例,痊愈19例(48%),复发21例(52%).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降低西药不良反应.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总结了67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经验,所介格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肺部感染及其它并发症,说明了采取正确的气道管理是气管切开术后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春梅;李中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坎地沙坦酯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Ⅰ受体(AT1受体)拮抗剂,因其降压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现以广泛用于临床.坎地沙坦酯为坎地沙坦的前体药,本文就其在降压、靶器官保护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温度控制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62例重型颅脑伤病人进行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同时持续静滴冬眠肌松剂,给予呼吸机辅助支持呼吸.结果 本组存活38例,,死亡14例,38例存活者中治愈30例,好转5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亚低温治疗是重症颅脑伤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刘小芬;赵施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432例50g糖筛查异常单胎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和妊娠结局的分析,评价国内诊断标准的实用性.方法 对我院50g糖筛查异常、按NDDG标准来诊断岳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的432例单胎初产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432例孕妇被分为两组:符合国内[1] GDM和GIGT诊断标准的研究组和不符合此标准的对照组.结果 按照国内诊断标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为27.08%,其中GDM28例,占6.25%,GIGT89例,占20.83%.研究组中仅羊水过多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再将研究组分为GDM组和GIGT组,GDM纽与对照组比较.巨大儿、羊水过多和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和新生儿转诊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的组的各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以国内标准为依据,只有6.25%的孕妇需要处理,与NDDG标准相比,目内诊断标准更趋于合理.
作者:马红梅;王桂如;麻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高血压的病因比较复杂,发病机制涉及身体多个系统.常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因此,在治疗上要有多种思路、方法和手段,要大限度地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发展.
作者:李小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帝绕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21例孕妇分娩中超声检出脐带绕颈的声像图表现和产后临床诊断对比.结果 1621例孕妇分娩病历中,超声显示胎儿有脐带绕颈286例,临床诊断344例,误诊10例,漏诊68例.结论 超声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较明确地显示胎儿颈周脐带回声,为临床医生处理分娩过程提供信息.
作者:刘大平;徐殿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那素达滴眼液在眼科手术表面麻醉中的作用,分析表面麻醉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843例908眼用0.4%倍诺喜眼液+那素逸眼液交替点眼,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 用于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泪小管吻合等手术,能避免球后麻醉等并发症,简化了麻醉和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问.结论 表面麻醉在眼科手术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麻醉选择.那素达滴眼液能够很好的巩固麻醉效果,有效的降低术中出土的发生.
作者:李艳秋;王松田;刘媛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