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军
目的 提高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护理并发症.方法 将45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纽.20例采用功能制护理(对照组),25例采用自理模式(观察组).结果 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照组为80%,观察组为100%,平均住院日对照组为(20.36±1.54)d,观察组为(16.48±1.47)d,,两组比较均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我护理可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作者:董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探讨高海拔地区肺心病志者呼吸衰竭问题的控制性疗养方法、结果夏护理.
作者:王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之间的血浆蛋白质变化.方法 用线拴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后采集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大鼠血浆,利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出C-反应蛋白、触珠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P在脑缺血大鼠血浆中表达上调,血清前白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所鉴定蛋白可能与脑缺血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沈启玮;李喜悦;张文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调查175例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性地采取各基项护理措施.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6.7%,通过精心护理后下降至12.6%.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固手术期护理,使志者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孟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FGFR-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行VEGF-C及其受体VEGFR-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进行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并结合幄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VEGF-C及其受体VEGFR-3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水平表达VEGF-C、VEGFR-3,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癌细胞恶性度相关,有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的意义.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所谓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其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卒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皆升高.胎膜早破天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本人现将工作中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徐芬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集合自己的实践对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外科治疗进行了深入研完.
作者:修自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身心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身心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出院时的疗效以及出院时的情绪状态.结果 身心护理组在患者住院天数、出院时的疗效以及出院时的情绪状态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身心护理可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对颜面部烧伤志者病情转归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唐海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5-Fu药物注洗配合中药外敷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可促进滑膜组织水肿消退,达到松解滑膜拈连目的 ,同时便于无菌性炎症的吸收,通过内外药物的协同作用增进滑膜损伤修复和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张炜;孙慧娟;张铁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提高献血者成功率,确保血液质量.方法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按照非预检献血者标准对献血者体检和HbsAg初步筛查,合格后采集血液.结论 对不合格原因分析,在招募中劝阻不适宜献血倾向和行为的人廷缓或不参加献血,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为了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的检测和监控,笔者对本地区近5年来,无偿献血检潮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
作者:王新梅;张艳梅;王富强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避免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 对102例特殊类型的急性阚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不易观察.容易导致延误治疗;老年人机体抵抗能力不足,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多种全身并发症;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一般阑尾炎有所不同,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往往容易误诊;妊娠并发阑尾炎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即应尽早手术,妊娠不是手术禁忌症.结论 对腹痛的志者,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各年龄段阑尾炎有其各自的特征,庄重视各项辅助检查,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作者:王春;梁万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针对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患者进行跟踪观察与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永年;王江;杜宇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例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平片.结果 生理弓度变直145例,呈反弓35例,椎体骨质增生9例,椎间隙变窄6例.结论 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颈曲异常.
作者:庄传芝;曾世贤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报道了麻疹家庭性发病的1例病例,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明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运用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暗示治疗频发抽搐性癌症.方法 抽取7例学生年龄在14~19岁,其中来自农村5例,来自城市的2例,男生3例,女生4例.运用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药物治疗三种疗法治疗.结果 经过4个月的治疗及观察,患者病情均有好转,未再复发.结论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患者的个性特征、个人认识评价因素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手措施,使患者提高认知能力,懂得自己性格缺陷的特点、表现及危害性、积极予以纠正,从而有效地预防了癔病的发生.
作者:叶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由于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目前肾移植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常规手术.然而,慢性排斥(C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成活的主要原因,发生率近几年来并未下降.本文结合丹参、黄芪治疗CR患者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近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李平;隋勇;鲍建军;刘一柱;尹杰;李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肺炎支原体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mg/(kg·d),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服3d停4d.对照组38例静脉漓注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3d停4d.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及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砷外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文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汤剂能够适应中医辩证论治要求,为中医用药首造,汤剂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关乎中医方剂的疗效与用药安全,所以,煎煮也要有科学的方法.
作者:孔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撂讨重建静脉曰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对13例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皮下静脉、重建静脉回路进行原位修复.结果 11例皮肤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3例有短期色素沉着,半年后恢复正常,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有成活的生理基础,关键是完善重建撕断的静脉曰路,加强术后管理,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该类损伤的良好方法.
作者:赵占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湖南大学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内容包括病史询问,查体、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生化、血脂、血糖、甲胎蛋白、腹部B超、心脏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等.并对其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体检后的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总结发现,调查对象以30~39、40~49岁年龄段患病居多,本组男女比较冠心病无显著差异、心电图异常和风湿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及高尿酸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结论 湖大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多数疾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应加强针对性的防治,井适当增加高校在职教职工预防保健方面的经济投入.
作者:彭新兰;蒋清华;李苏苏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