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支气管肺泡癌20例临床分析

冯连彩;秦泗森;王艳

关键词:细支气管, 肺泡癌, 临床分析
摘要: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腺癌的一个亚型,因其沿肺泡壁匍匐生长的特点,易误诊为血播型肺结核、肺炎、结节病等,误诊率极高.本文根据医学实践对20例肺泡癌作了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草药热敷治疗肠癌方剂

    以热力和药力相互配合,热敷产品的热力,对中草药起到了神奇效应,它可增加药效几十倍,进入人体内,内服药和外敷药相互配合,是以短时周内多途径,大剂量给药,可迅速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短时间内达到癌体部位药物的有效浓度,热气血流量增加,大大提高了肠癌的治愈率.

    作者:朱国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抢救亚重肝合并死胎1例体会

    目的 了解抢救亚急性重症肝炎病的发生及因素,以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人接治的1例患者进行全程了观察治疗,并进行了分析.结论 抢救亚急性重症肝炎病人,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要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防治脑水肿,降低高血氨症.同时注意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工作.

    作者:李玉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眼外伤患者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临床护理技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9例眼外伤患者根据受伤情况给与相应细致的临床护理.结果 本研究中59例眼外伤患者,经治疗后视力恢复到0.3以上的46例,出现并发症3例,眼球积血和玻璃体积血痊愈率达90%以上,视神经挫伤恢复完好19例.结论 临床护理是眼外伤患者治愈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预后情况.

    作者:季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定30例急性肝炎患者、26例慢性肝炎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 急性肝炎患者的Ig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Ig6.1g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IgM.Ig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g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测定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在肝炎及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中可以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对于肝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及良;温秀明;陈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终末期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经验.方法 严密监控血糖、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保护血管通路、作好心理护理.结果 2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效果好,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侯建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运用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脑梗塞50例,并设大唐奥通胶囊50例作对照组,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袁曙光;杨继文;邢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面瘫60例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敷对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穴位交替注射和中药热敷治疗.结果 60例面瘫患者,总有效率为95%.结论 中西结合,方便省时,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可靠.

    作者:张成元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在贫困地区医院开展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能性探讨

    鼻内窥镜技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基本术式和手术原则,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疗效得到了明显提高,许多经典术式也逐渐被淘汰,目前该项技术虽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展起来却困难重重.

    作者:朱才新;马德才;苏海峰;杜树珍;胡少军;罗鹏;姜凤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致皮肤感染的236株阳性球菌及药敏结果

    目的 皮肤感染中2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状况.方法 菌株鉴定:主要采用ATB Expression鉴定仪鉴定;药敏实验:使用K-B法.结果 2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首位123/236(52.1%),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占103/236(44%),链球菌属占10/236(3.9%).

    作者:张树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疾病30例误诊分析

    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内科及外科疾病中尤为常见,但由于腹痛的部位不明显,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医生对腹痛的发生原因认识不够,而遭成误诊,延误了疾病的治疗.本文通过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疾病30例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机等各方面分析,说明腹痛可由多种或其它疾病而引起.

    作者:孙国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的56例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具体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56例泌尿外科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手术均获成功,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素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宫外孕Ⅱ号加味与氨甲碟呤(MTX)中西医两种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A、B两组,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治愈率分别为:A组42.11%,B组66.67%.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

    作者:金雅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及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3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VLH-H妇科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及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因素(阻塞或通而不畅)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萍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和通而不畅不孕患者360例.应用VLH-H妇科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热敷,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及盆腔理疗治疗.术后随访其受孕情况.结果 88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输卵管复通有效率为40.9%,好转率为35.2%,失败率为23.9%;272例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输卵管复通有效率82.7%,失败率17.3%.治疗后受孕率53.2%.结论 应用VLH-H妇科不孕症治疗仪行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及盆腔理疗是输卵管阻塞,特别是通而不畅性不孕较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邓美文;张淑萍;苏迎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肩难产防治31例体会

    肩难产是指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回顾近5年我院共分娩产妇5586例,其中肩难产31例,发生率0.55%.现将肩难产的处理和预防总结如下,以期望提高对肩难产的认识,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朱经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完善,尤其进入信息时代后,病案资料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的主要信息.

    作者:李铁民;焦文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肺源性心脏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56例临床分析

    在肺心病的治疗中,如出现无原因呼吸道症状加重、不易被控制的肺部感染以及长期使用激素应高度警惕并发真菌感染的可能.

    作者:喻朝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铅作业工人尿中铅含量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286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尿中铅含量的检测工作来探讨铅中毒预防的重要性.方法 示波极谱法测定尿中铅含量.结果 286份铅作业人员尿测定报告,说明了近一半多人员是铅吸收或铅中毒;大多数含量在0.58-2.0umol/L之间.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的下降,年龄大的容易引起铅吸收或铅中毒;男性略多于女性的中毒机率.

    作者:傅英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特点和教育方法探讨

    本文分析了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目的 在于强化有关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医专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贾文玲;王春成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是治疗恶性肿瘤药物中的新品,可以有效地将治病的p53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内,特异地引起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或者使肿瘤细胞处于严重冬眠状态,而对正常细胞无害.

    作者:解春文;解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浅谈临床实习医师的带教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到医师转变的一个必经过程,是使医学毕业生尽快适应临床本职工作的一个训练机会,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高质量的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而高质量的临床实习除了需要学生的刻苦努力外,更需要临床医师高质量的临床实习带教.本文阐述了临床上实习带教常见的现象及解决办法.

    作者:郭志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