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嘉亮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了解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环境质量提供信息,也为制定环境管理措施,建立各项环境保护法令、法规、条例和为执行它们而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监测数据良好与否势必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决策的正确与否,为此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本文首先指出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着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对策.
作者:侯文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探讨了2-羟基-3-甲氧基-5-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MeONDAA)与汞的显色反应.在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 9.0的NH4Cl-NH3·H2O缓冲介质中,汞(Ⅱ)与试剂形成1:2的稳定红色络合物,其大吸收波长位于52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05L·mol-1·cm-1,汞质量浓度在0~30 u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重金属离子中仅镉有干扰,可用氨三乙酸掩蔽.本法用于废水中汞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柯玉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根据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与体会,对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旨在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梅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对纳米靶向载药微球的重视,目前对纳米载药微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在制备过程工艺、药物种类、性质等的不同,给微球中药物含量的测定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很难形成统一的方法对载药微球中的药物含量进行测定,本实验结合自身工艺和药物性质,介绍一种间接测定微球中替莫唑胺含量的方法,通过验证,说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作者:曹小毅;朱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Ni0 30Cu0.20Zn0 50)Fe2O4·xMnO(x=0,0.1,0.2,0.3,0.4)铁氧体粉末,压制成型,在750℃、850℃、900℃下,烧结形成致密的陶瓷体.用XRD、SEM对烧结体的相结构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Mn有利于提高Ni-Cu-Zn铁氧体烧结密度,改善微观结构.
作者: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有害气体、易爆气体普遍存在于石油化工、煤矿等企业中.有害气体的存在会导致工作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发生中毒、窒息等人身伤害事故;易爆气体的存在会因遇火花、明火产生剧烈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对作业现场进行气体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原理,讲述了如何选用合适的检测报警仪及如何进行检测报警仪的检定.
作者:周颖;尹晓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采煤机进刀方式与作业工序.
作者:栾兆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球罐组装工艺、现场焊接与监检.
作者:李慧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精甲醇中乙醇组分分析方法的逐步建立和探讨,得出了用外标法对乙醇痕量组分定量的新的分析方法.运用气相色谱知识来分析与优化色谱条件,使用做实验的方式介绍其整个方法的特点.比较目前行业所使用的内标法而言,测量更为方便,更适合分析频率较高的实际生产情况.
作者:张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介绍了松软破碎岩层采取在工作面锚杆超前支护、短段掘支的施工方法,具有安全快速高效等优点,为软岩巷道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详细介绍了某石化厂催化重整装置改扩建后开工运行情况,特别是对装置开工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为装置今后的正常运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同类装置的改扩建提供参考经验.
作者:谭永革;刘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石化厂从环已烷液相氧化制环已酮,产生大量的废碱液_酸性黑油,通过添加一些助剂制成燃料重油,其可燃性好,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变废为宝的好举措.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对供暖技术的经济指标进行了探讨.
作者:田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煤与瓦斯突出是发生在煤矿生产中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地质动力现象,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煤体向巷道空间喷出大量的煤与瓦斯,造成窒息和爆炸条件,致使风流紊乱或短时逆转,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作者:商德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树脂锚杆安装工艺与顶板管理.
作者:高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深刻认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区别与联系充分发挥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主要阐述利用乳化液泵站、移溜器制作W型钢带机,并计算了其毛坯尺寸及所需压力.
作者:姜景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排烟热损失是发电厂锅炉各项损失中大的一项.文章分析了影响电厂锅炉排烟温度高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针对#1炉排烟温度过高现象具体分析,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彭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通过详查、精查地质报告只能初步判定一个煤田大中型构造分布规律,而那些中小型构造却判定不那么准确,它需要后期的生产实践进行判知.对于一个采区而言直接影响其开拓布置、生产规模及经济效益的不是那些已经判知的大中型构造,而那些中小型构造才是真正影响采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采区的生产能力、开拓投入成本及经济效益.
作者:段瑞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为了深入研究利用废弃聚酯制品,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综述了近年来采用废弃聚酯制品制造纤维的加工技术、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采用化学再生法,可利用废弃聚酯制品制得高质量纺织纤维.并认为今后研究重点应放在聚酯解聚、分离提纯和再聚合纺丝上,以提高再生纤维品质;醇解法等新型分解提纯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袁礼寿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