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木兵;罗修成
白酒中的乙醇对FAAS法测定铅有干扰,本文试验了除去乙醇后定容至原体积,法直接测定铅的FAAS,并与硝酸-高氯酸消化后定容至原体积的FAAS法相比较,两种处理方法结果一致.前者方法更灵敏,RSD<10%,加标回收率为93.8-102.2%,试验条件下铅的特征浓度为0.25mgL-1,由于不稀释样品,相当于降低了测定下限,完全适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作者:马慧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套后电测油层电阻率的新方法.通过与裸眼井电阻率对比,利用衰竭指数定性评价油层水淹程度.参考碳氧比测井资料,逐一砂体进行论证,综合分析砂体剩余油成因,认为该项新技术能够确定油层剩余油富集部位.
作者:胡秀杰;梁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顶板走向高抽钻孔,抽放瓦斯技术应用,解决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瓦斯超限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孙久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探讨了21世纪电气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整合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基础;改革教学方法、强化综合运用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作者:王国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桂延;王树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现阶段执行标准与欧Ⅲ质量标准汽油的差异,探讨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确定佳调和方案,生产符合欧Ⅲ质量标准汽油.
作者:于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前言七煤集团(公司)龙湖矿白1999年推广轻型支架综采放顶煤工艺,工作面切眼原采用11群工字钢和子棚切合单体液压支柱护帮等多种材料联合支护形式.通过实践,这种支护形式存在以下明显缺点和不足:A.切眼跨度大,项梁大跨度达3.2m,己接近变形的允许极限,为防顶梁变形,需使用两根工字钢对接,其端头互错200m,其下以5根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巷道后期维修大.B.采煤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工艺复杂,工作面安装困难,巷道造价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综放设备高产高效作用的发挥.C.由于架棚支护属被动支护,顶板难控制,容易在顶梁之上形成冒空区,给煤层自燃留下隐患.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喷涂聚脲弹性体及相关反应机理.详细阐述了水箱内壁防腐的工艺流程和施工重点;分析该项技术在水箱内壁防腐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随后总结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的优点,后展望此技术在本类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凌志超;杨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拉工作面是提高工作面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减少煤柱损失5~10%,降低掘进率15~30%,为了完成双鸭山矿局第一个百万吨工作面,双阳矿二井在-100右翼六层布置了对拉工作面回采,通过5个月的开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以保证百万吨工作面的顺利实现.
作者:杨坤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原料油的采购与精炼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食品公司所获得的总利润.本文针对食品加工问题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制定了一套优采购方案和精炼方案,使得公司获得大利润,并就原料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利润的影响作了全面计划.
作者:何木兵;罗修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工群众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其根本目的是缓解职工住房的困难,不断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正确引导消费,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
作者:薄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深井开采中,原有石墙木棚法难以达到预期留巷效果,采用锚杆支护系统和锚素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了巷道顶板和围岩的强烈变形,保持了巷道的稳定性,降低巷道维护费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多回收了煤炭资源,特别是缓解了采面接续紧张的问题.
作者:杨明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氢氧化钠分离,不蒸馏比色法做进一步实验研究.试样溶解后,滴加过氧化氢,经硫酸冒烟处理.优化了纳氏试剂配制方法,确定了显色时间和显色剂的佳用量.
作者:李立东;张文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1350mm铝箔轧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漏油形式、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作者:朱新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简要分析了沥青原料的特点,并通过具体的研究实验阐述了石油沥青开发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作者:王义;秦昊春;王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收集、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其中滴定分析方法2种,高压液相1种,电位滴定1种.利用这四种不同的方法,对来自不同工厂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甲氧胺盐酸盐中常见的杂质-氯化铵对检测结果的干扰.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基本能达到工厂检测产品的需求,但是不同的方法对氯化铵的干扰敏感程度不一样.建议有条件的工厂使用高压液相的方法.
作者:田铁牛;赵有贵;王荣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钾石盐的热溶工艺中,高温溶解后的热溶清液易蒸发、结晶,尾渣固液难于彻底分离的现象影响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准确度,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回收率、热溶效果等指标的考核.
作者:靳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生产负荷,一般都处于供电网络的未端,其用电设备都是660V或1140V儋坟系统供电.因此,用电负荷变化较大,功率因数只有0.6~0.7,有时甚至更低.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采煤机、运输机的装机率都达1000KW以上.而且,由于1作面走向增加,导致供电距离加长.这些都使系统中的无功损失加大.同时,因设备容量大、供电距离远、设备起动力矩降低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此,提高功率因素,选用佳的无功补偿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国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建煤矿从80年代开始,采煤工作面下巷已由双巷布置改为单巷布置,采煤后路采用码石墙,架棚子方式维护,从支护效果后,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顶板上沉量大,坑木消耗量大,石墙漏风,后期巷修费用高等.如87层右二区段是1995年回采时的采后备巷道,当时是采用码石墙,1ML架木棚子支护的,到1998年打开密闭时发现巷道项板下沉0.6m以上,巷道顶板80%以上都已冒落,连通风都很困难,为了恢复这条800直巷道,该矿调了一个正规掘进队,恢复了近6个月,2次投入近200万元,针对以上问题,该矿双采用煤矸碴水泥墙护巷方式,该支护方式解决了顶板下沉量大和漏风问题,但同时也存在水泥用量大,坑木消耗高,煤炭回收率低等缺点.
作者:腾守荣;许京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现状,对其应用中存在优势,结构特点进行论述,分析其存在的运行及应用中的问题,并对前景进行分析.
作者:吴剑侠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