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张颖

关键词:妇科, 腹腔镜手术, 护理
摘要: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会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妇科开腹手术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小腿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穿支皮瓣及腓动脉皮瓣等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17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足部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于术后12个月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和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足跟功能.结果 17例修复足跟后区创面的皮瓣全部成活,对17例患者均进行了3个月~1.5年的术后随访,修复足跟的外观比较满意,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评价,皮瓣感觉恢复:S1级3块,S2级10块,S3级4块.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综合评价足跟的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2.3%.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等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供区组织损伤较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辉;庞士亮;李京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5例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5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病人症状发生显著变化,对比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恰当应用机械通气与严密监测病情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有效缓解病人的呼吸衰竭情况.

    作者:袁中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讨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140例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讨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给予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上的指导、教育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复发,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爱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性研究.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实验并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全面优质的护理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玲;韩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下呼吸道感染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对下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实施护理方案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25例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导致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 此次研究125例患儿在PICU病房治疗时间平均为(5.8±3.5)d.有2例患儿在入住PICU病房后,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更加严重, 1例患儿出现真菌感染,1例出现坠积肺炎,在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对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重症监护患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和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三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观察和比较两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胃溃疡,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胃溃疡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建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脑出血手术后ICU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脑出血手术后ICU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98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全面系统的解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实践有关的护理干预.结果 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的情况下,该组患者的精神抑郁、焦虑情绪值较之前有很大差别(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研究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很大程度降低病人的焦虑情绪、精神抑郁程度,于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IGF-1、IGFBP-1的检测对PCOS不孕的表达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疾病.本病的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约占发病人口总数的85.3% [1].近年来对PCOS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分析IGF-Ⅰ、IGFBP-1与PCOS发病的相关性,对PCOS的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凤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探讨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应用于眼外伤患儿的预后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科室的眼外伤患儿共76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配合能力,恐惧程度及康复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于眼外伤的病人采取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孙宇妍;魏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如何细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

    一个医院的全部医院文化的传播都是凭借优质的护理服务来完成的.它是医院文化品牌宣传中的形象标志.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让病人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满足.本文就如何搞好细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探索.

    作者:郭艳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简论麻醉机的原理及其发展趋势

    麻醉机是进行吸入麻醉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麻醉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了在新麻醉机中呼吸器、蒸发器、气体流量控制等部分的技术发展趋势.简要的介绍了datex-ohmeda s/5 adu和drager narkomed6000麻醉机的元器件发展现状.熟悉麻醉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发展趋势,更好的助于临床使用.通过对其原理的分析,对发展趋势的了解,使麻醉师更好的,更安全的使用机器,使麻醉机在维持、监护术中病人生命体征,保证手术安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对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患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品管圈活动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风湿免疫科病患,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护理方案.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质量考核、护理工作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采取品管圈活动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在临床护理中有重大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杜相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对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分析

    目的 分析讨论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每组标本采集例数为2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实验组按采取措施后方法对标本进行采集.结果 实验组的标本污染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标本污染率7.50%,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规范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蒋可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管理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广泛,操作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我院于2011年11月引进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本文就该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的质量管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旨在提高开机率,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确保仪器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切实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卜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冠心病维吾尔医药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了解对冠心病患者应用维吾尔医药治疗的临床方案及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至2014年收治应用维吾尔医药方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维吾尔医药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相对于常规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高效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作者:多力昆·库尔班;阿布都克热木·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15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观察针对性措施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我社区中心对315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行健康管理,根据其患病类型分为高血压组(230例)和糖尿病组(85例),在管理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问答及治疗、用药效果回顾调查,并将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接受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管理1年后的知识掌握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另外在管理前组间患者以上指标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P>0.05),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掌握率和控制率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 在社区范围内采用档案建控、定期宣教、心理干预和入户服务等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显著提升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的主动性、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和用药控制的持续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爱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6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中药注射剂在医院患者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出现的6例使用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良反应报告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 本组6例使用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于服药后3min以内的共有4例患者,占(66.67%);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患者多,占(33.33%);由于血塞通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例数多,占(33.33%).结论 社会各界必须要加强对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的重视,加强中药制剂安全性的基础研究,提高其生产和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以有效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汤兴娥;闫向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小儿腹痛的护理浅析

    目的 观察和探讨小儿腹痛的护理.结果 治疗分型后护理有差别.结论 腹痛分型更有利于治疗转归.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的诊断特点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的诊断特点.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患者中随机选取22例作为探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发病年龄与性别特点:本组22例患者中,男8例,占36.36%,女14例占63.64%,男性患者明显少于女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脏黏液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为15~68岁,其中在50岁以下的患者有15例,占68.18%,在50岁以上的患者有7例,占31.82%,在50岁以上的患者明显低于50岁以下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患者,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血生化检查以及相关物理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慧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采用局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局部冷敷24小时后,外敷如意金黄散,然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除一例有水泡者,结痂,皮下硬结.其余患者均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疼痛消失.结论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效果可靠.

    作者:曹凤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