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莉;周漫;戴珂珂;陈丽霞;陈斌;胡元平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对138例T2DM患者的WBC与IMT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IMT异常组的年龄、病程、WBC、hs-CRP、BMI、HbA1c与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WBC与IMT成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WBC的升高(虽然在正常范围内)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
作者:冀黎明;张舂槐;柴军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的机会感染.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者因接受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或肿瘤化疗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引起体内潜伏的CMV病毒激活,可导致如间质性肺炎、肝炎、器官移植物损伤等严重的CMV疾病,甚至可引起死亡.现笔者对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CMV感染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筱凡;张伟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异位妊娠是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其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常引起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患者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其适应证也不断发生变化[1-2].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是外科手术向微创发展的方向,这种技术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我院自2008年5月起开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2009年5月开始给予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萍;杨春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ICA)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解剖特点,并探讨Ⅰ级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症状性ICA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20例(重度狭窄组)及闭塞患者22例(闭塞组),比较两组患者Ⅰ级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脑梗死发生情况,分析Ⅰ级侧支循环代偿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结果 重度狭窄组PCoA开放患者明显多于闭塞组,ACoA+PCoA开放患者明显少于闭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脑梗死类型均以多发性梗死为主,组间单发性脑梗死与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仅多发性梗死类型中重度狭窄组BZI+PI梗死患者显著多于闭塞组(P<0.01);仅ACoA开放患者EBZ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AcoA未开放患者(P<0.05),其余梗死类型均与侧支开放情况无关(P >0.05).结论 多发性不连续梗死是ICA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主要梗死类型;前交通动脉的开放可减少外分水岭梗死的发生,但与其它梗死类型无关;其它侧支开放形式亦与梗死类型无关.
作者:王汉旻;陈晓丽;叶强;徐丽英;童秋玲;黄海波;黄河;潘东波;金得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辅助生殖技术(ART)便迅速发展.超排卵技术是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卵子的一个重要环节.控制性超排卵(COH)运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进行垂体降调节, 在早卵泡期使用大剂量促性腺激素(Gn),促进多卵泡同步发育、成熟,可获得多个卵子,提高妊娠率.尽管使用垂体降调节,理论上可使一批卵泡同步发育,但在临床超排卵中,观察到部分患者卵泡发育不均匀,使得决定注射HCG日困难,回收的卵子不成熟或过于成熟,获卵数目下降,可利用的胚胎少,影响临床结局.现笔者查阅了超排卵中卵泡发育不均匀的相关资料,综述如下,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在临床超排卵工作中,促进卵泡发育同步化,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方春霞;王丽萍;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骨量异常患者体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此类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病情稳定的骨量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20例进行观察,另择骨量正常患者1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骨密度、骨代谢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骨量异常组与对照组相比,血IGF-1及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显著降低(P<0.01),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升高(P<0.05),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PTH)、AK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IGF-1与骨密度值及血PINP正相关,与CTX负相关,与血PTH、AKP、血钙、血磷间无相关性.结论 血IGF-1不仅可反应骨转换水平高低,而且与慢性肾脏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患者骨密度值的变化相平行,在GIO早期诊治和严重程度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娄奕萌;丁晓凯;孙文学;刘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的两大主要并发症.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文献报道在1.6%~50.0%之间,其中持续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达到1.5%~4.0%[1-2]).本文对台州医院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意外切除甲状旁腺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等作一分析,并探讨避免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
作者:崔斌斌;陆艳艳;王林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传统开腹手术根治结直肠恶性疾病,需要在腹部做一较长切口,术后疼痛明显且时间长,而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相比,术后疲劳小,恢复快,且患者内环境较稳定,易于被患者接受.但腹腔镜手术存在CO2气腹所致的腹腔内高压和CO2吸收入血所致高碳酸血症以及手术结束时腹内压骤降引发的类似缺血-再灌注损伤,另外,手术体位的变化也参与机体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影响机体的内环境稳态[1].以上特点决定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有别于传统手术的麻醉,现就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和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骏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患者男,4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低热1年,于2008年8月12日住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多次X线胸片及肺部CT示:右肺下叶炎症(图1),经过头孢类抗生素,莫西沙星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右下叶片状影吸收不明显.既往体健,农民,吸烟400支/年,余无殊.查体:T 38.4℃,P 110次/min,R 20次/min,Bp 130 /70 mmHg.一般情况好,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偏低,余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查血常规:白细胞 22.2×109/L,中性粒细胞 81.7%,淋巴细胞 9.8%,ESR 89mm/h,CRP 301mg/L,余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爱凤;刘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去卵巢小鼠补充E2治疗,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探讨E2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不给药物,去卵巢小鼠分别接受苯甲酸雌二醇(用药组)及注射油(非用药组)皮下注射治疗,每周2次,共注射25次(12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血清E2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血CD4+ T细胞和CD8+T细胞变化.结果 (1)术后12 周用药组血CD8+T细胞数(18.16±4.04)比非用药组(25.73±3.63)降低(P<0.05);假手术组血CD8+T细胞数(16.54±3.12)比非用药组(25.73±3.63)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非用药组比较,用药组及假手术组CD4+ T细胞数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血清IgG、IgM、IgA水平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E2可降低去卵巢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参与免疫系统调节.
作者:邵明君;何云芹;胡旻;胡美旭;童月红;唐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ivin、CD44v6、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探讨NSCLC组织Livin、CD44v6、E-cad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1例NSCLC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良性肺组织标本中Livin、CD44v6、E-ca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肺癌分期、分化、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1)肺癌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与癌旁组织及良性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较良性肺组织中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Livin在Ⅲ期肺癌中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增高,其表达与肺癌TNM分期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组Livin阳性率86.2%(25/2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3.8%(1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D44v6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癌旁组织及良性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44v6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TNM)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96.6%(28/2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3%(1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4v6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3)E-cad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癌旁组织及良性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无关(均P >0.05).(4)Livin与CD44v6在肺癌组织均有较高表达,Livin阳性表达组中CD44v6的表达强度较阴性组明显增高,Livin与CD44v6表达呈正相关(P<0.01).Livin与E-cad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Livin、CD44v6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E-cad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Livin、CD44v6与NSCLC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提示三者在NSCLC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D44v6 与Livi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推测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NSCLC的疾病过程,其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骁;辅桓钦;钟春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检测及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IL-13水平的变化,初步推测其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Ms组32例患者和对照组20例非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IL-13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将EMs组血清及腹水IL-13水平分别与EMs R-AF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Ms组血清IL-13水平[(6.95±2.74)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7±9.70) pg/ml](P<0.01);EMs组腹腔液IL-13水平[(3.26±1.8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49±6.65)pg/ml](P<0.01).根据期别将EMs组分为轻度亚组(Ⅰ、Ⅱ期)和重度亚组(Ⅲ、Ⅳ期),血清IL-13水平轻度亚组[(7.85±2.09)pg/ml]与对照组[(12.87±9.70) pg/ml]及轻度亚组[(7.85±2.09 )pg/ml]与重度亚组[(6.34±3.00) pg/ml]均无统计学差异,重度亚组[(6.34±3.0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7±9.70)pg/ml](P<0.05);腹腔液IL-13水平重度亚组[(2.43±1.43)pg/ml]明显低于轻度组[(4.48±1.63)pg/ml](P<0.01),后者又显著低于对照组[(8.49±6.65)pg/ml](P<0.05).EMs组腹腔液IL-13表达水平与其R-AFS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 EMs患者腹腔液中IL-13的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推测IL-13在EMs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鑫炎;杜炜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LR4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EMs患者的卵巢异位内膜45例(EMs异位内膜组)和相对应的在位子宫内膜32例(EMs在位内膜组),32例非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TLR4的表达情况,以及TLR4在EMs不同临床分期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作半定量分析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中,TLR4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和腔上皮.TLR4蛋白在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在异位内膜中表达要高于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蛋白在Ⅰ~Ⅱ期EMs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与Ⅲ~Ⅳ期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TLR4表达下降,但在异位内膜表达高于在位内膜,TLR4可能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
作者:章君华;徐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大多数育龄妇女采取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环)作为避孕手段,由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生殖器官发生进行性退行性变,阴道、宫颈黏膜上皮萎缩,组织弹性降低甚至消失,子宫萎缩,宫颈变硬,宫颈口狭小、粘连,甚至导致环与组织粘连、嵌顿,造成取环手术困难.为此,我们对本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取环病例,通过阴道内放置卡孕栓及健康宣教,提高了取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其疾病负担排名为全球前十位,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发展,许多精神疾病患者症状得以控制,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往往很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艾司西酞普兰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临床常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笔者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芳;邢葆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可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类似于胰岛素作用,从而降低BG;它还能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合成及积聚.研究发现其可能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众多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为探讨Visfatin与GDM的关系,本研究测定GDM患者孕24~28周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Visfatin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文英;尤丽芳;方勤;陈丹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脑卒中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摄食-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直接的痛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严重者可造成误咽性肺炎,甚至因窒息而危及生命.长期鼻饲会出现并发症,还可造成吞咽肌群的废用性萎缩,因此,对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要及时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提高其吞咽功能.但在具体实施时,常常因患者不愿配合而发生困难.
作者:毛素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 R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RV的VP7和VP4蛋白分为G血清型和P血清型,而常见的为G1~G4,P[8]、P[4]和P[9]血清型[1].RV感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导致预后差异巨大,因此探讨RV腹泻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控制RV腹泻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一些有关RV血清型和基因型与不同临床表现关系的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2],故本研究拟通过对RV腹泻患儿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比较,了解本区域RV不同G/P血清型与腹泻严重程度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防治轮状病毒肠炎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梗阻性黄疸的诊治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临床应用以后,其在胆胰系统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优势不断显现.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对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MRCP进行诊断,并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满意;董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技术研究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及其用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年龄相匹配的脑卒中后VD患者18例、脑卒中非VD患者13例及来源于门诊就诊者14例正常对照组,行双侧颞叶海马区1H-MRS检测,3组患者双侧颞叶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肌酸(Cr)比值、胆碱复合物(Cho)/Cr比值.结果 脑卒中后VD组患者NAA/C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及脑卒中非VD组均下降(P<0.05 或0.01);而Cho/Cr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较脑卒中非VD组左侧升高(P<0.05),但右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脑卒中非VD组NAA/Cr比值及Cho/Cr比值较正常对照组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脑卒中后VD组MMSE评分与双侧颞叶海马区NAA/Cr及Cho/Cr比值有相关性(P<0.05),且MMSE分数越低,NAA/Cr比值越低,而Cho/Cr比值越高.结论 利用1H-MRS技术研究脑卒中后VD患者双侧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脑卒中后VD.
作者:李瑾;乐先杰;何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