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控措施

王瑛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潜在安全隐患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杜绝或减少手术室护理潜在安全隐患,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方法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完善及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有效控制与减少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完善的制度职责、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隐患,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光谱法、色谱法、理化技术以及 X 射线衍射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对现代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结果现代分析技术已经在中药鉴定中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推动中药鉴定事业的发展意义显著。

    作者:汪万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89例原发性肺癌的 CT 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89例原发性肺癌的 GE64排螺旋 CT 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并总结患者临床表现。结果通过对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发现中央型肺癌患者4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36例,弥漫型肺癌患者11例,其GE64排螺旋 CT 特征显著。结论采用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和诊断早期肺癌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海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忠实履行药检工作职责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食品药品的安全与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得老百姓对食品、药品生产厂商缺乏信任,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了质疑,而担负着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药品检验部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加之个别领导因受贿、渎职等原因受到了法律制裁,使药检系统不时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每个药检人,尤其是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消除负面影响,塑造药检人形象出谋划策,为开创药检事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作者:龚绚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肝炎汤对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炎汤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益肝灵及黄芪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炎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ALT、AST、TB 水平明显降低,Alb 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炎汤治疗慢性肝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慈丽纹;王文文;于芙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发展传染病的预防医学情报研究

    新传染病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对它的严重程度还没有形成很深的认识,对此,本文先是谈了一下新发传染病的危害,接着就指出当前预防医学情报对新发展传染病的应对措施,希望对此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进行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随意的锻炼。结果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浅析重症感染患者的 ICU 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及疗效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重症感染患者的 ICU 治疗时间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5月至2015年5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44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住院<48小时的有13例,>48小时的有31例。运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慢性健康状态、急性生理学评分、年龄、氧合指数、乳酸水平、MODS 以及DIS发病率对患者的ICU治疗时间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探讨。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慢性疾病史、SOFA评分、MODS 以及 DIC 发病率和患者的乳酸水平是造成患者 ICU 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加以重视。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的 ICU 治疗工作属于较为系统的一个工程,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需要对各种影响患者 ICU 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进行确定,并实施有效全面的干预以及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其 ICU 的治疗时间能够得以缩短,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康复率。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30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评分和观察;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全部30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为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而死亡,并没有出现肺部感染、窒息、缺氧、器官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细致、科学有效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能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从而让临床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马青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晚期妊娠引产中催产素静滴联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催产素静滴联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妊娠37周以上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应用催产素静滴联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58例应用催产素静滴引产,比较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生产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引产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宫颈 Bishop 评分、引产总有效率、总产程、顺产率及剖宫产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羊水粪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妊娠引产中应用催产素静滴联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于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安全、可靠,有助于提高引产有效率、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丁慧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予以疼痛控制护理对其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创伤性骨折患者共计134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72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72例患者则接受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对护理结束后两者患者的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经悉心护理后,两者患者病情均显著好转,经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中、重度疼痛比率为33.33%,对照组为61.11%,且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得到临床以及患者家属的广泛好评。

    作者:曹光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B 超在诊断9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 B 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的价值及准确率。方法采用 B 超诊断9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证实 B 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有82例,B 超诊断符合率为91.11%,误诊率为8.89%。90例被怀疑为早期宫外孕的患者临床表现:下腹痛78例,阴道流血84例,停经65例,附件包块43例。结论B 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病例有方便、迅速,复诊对患者无损伤,敏感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冬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精神药物时点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一日法,选取2014年10月12日为时点对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786例住院患者精神药物用药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用药规律。结果精神分裂症是第一大类疾病(86.6%);单一精神药物治疗用药349例(44.4%),两种联合精神药物用药375例(47.71%),这两种用药方法占主导;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前五位依次是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舒必利、奥氮平;新型抗抑郁药总使用率是66.67%,心境稳定剂和抗焦虑药无联合用药。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和新型抗抑郁药已成为临床一线用药,临床用药总体较为规范,在治疗过程中更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化用药。

    作者:孙改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析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析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150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5例患者于术后采取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75例患者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变化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渗出物消除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给予中药熏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尽快消退水肿与切口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姚冠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就胎膜早破与难产的临床处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份至2014年11月份期间妇产科300例孕妇,在这300例孕妇中,胎膜早破的有160例,并以这160例胎膜早破的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另14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处理。结果在16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出现了58例孕妇难产,难产发生率为36.25%,在对照组140例孕妇中,出现了24例难产,难产发生率为15%,两组孕妇的难产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一旦出现胎膜早破,就会增加难产的发生几率,为了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就必须加强临床观察,防止难产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韦艳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疗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与意义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医疗机构,使得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同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监督工作变得更加的困难,所以对医疗卫生监督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就很有必要,本文就从讨论衡水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方面入手分析,进而对其意义进行了思考,以其为我国的医疗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张志捧;焦永倩;赵昆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其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护理不安全隐患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和手段。结果科学有效的妇产科风险处理措施,可以很好的解决妇产护理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冲突,大限度的避免护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大限度的降低护理中各种护理差错,提升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

    作者:崔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浅析彩色B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彩色 B 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彩色 B 超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指导临床治疗。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单侧不均匀低回声区域有32例,双侧的有25例。22例呈局限性甲状腺肿大,35例呈对称性肿大。经对症治疗,有10例患者自动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经 B 超检查存在病灶扩大现象,故对其继续进行药物治疗,病情得到缓解。47例患者治愈,经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彩色 B 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疗中应用能早期确诊,对用药效果进行监测,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鲁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调QNd:YAG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调 Q Nd:YAG 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面部色素痣患者,患者的数量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调 Q Nd:YAG 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的方式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的瘢痕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面部色素痣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调Q Nd:YAG 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乳房肿块的超声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对照

    目的:探讨乳房肿块的超声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乳房肿块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法进行临床诊断。结果诊断出恶性16例,诊断符合率为80.0%;良性36例,符合率为90.0%,总诊断符合率为86.67%(52/60),比较乳房恶性与良性肿块的超声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恶性肿块血流成像的血流分级与良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房肿块病症给予超声影像诊断的效果显著,可以及早发现并对症治疗,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郭志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做好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和统计工作。结果通过对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椎板检验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措施之后,对其术后实施有效的预后和营养治疗,50例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切口实现一期愈合,无一例患者产生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螺钉断裂以及破出椎弓根等现象。除了2例 A 级术后神经功能未恢复之外,其余的48例(96%)患者都实现了1到2级程度不同的恢复。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接受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在接受预后的神经功能也实现了良好的恢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吴会鹏;梅晓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