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芬
目的:全面了解与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在实施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后的效果,为乙肝的母婴阻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孝感市孝南区辖区内2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提供规范化的阻断措施,并随访跟踪18个月,了解乙肝阻断效果。结论97^%的新生儿在实施乙肝综合干预措施后成功阻断乙肝,95%的新生儿在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一个月后产生乙肝抗体,2%的新生儿在两个月左右产生抗体,3%的新生儿感染乙肝。讨论3%的新生儿为宫内感染;母乳喂养不会对乙肝的感染率产生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只需要1到2针刺即可达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
作者:王红霞;刘璐;吴端;王胜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片治疗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原地区92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给予泮托拉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腹胀、腹痛缓解时间、Hp 阴转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腹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Hp 阴转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片对于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沙热甫拉孜·卡达木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8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9%,对照组为79.5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光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目前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原因,并通过原因分析出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全年之内进行收治的在 ICU 病房中需要通过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患者的数量为100例。对于患者在临床上出现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在患者实际的发病过程中的护理方法。结果本次研究中出现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数量为20例,占所有患者的20%,同时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的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以及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结论对于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而言,发病率和患者的通气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有着较大的关系,需要在此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至少24小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我国城市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年死亡率和时间点患病率分别为219/10万、116/10万和719/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10万、142/10万和394/10万。据此估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为150万人;存活的患者人数600~700万。因此,在对脑血管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同样重要。现将我院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并探讨新式剖宫产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9例新式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简要总结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的一些要点及措施。结果术后主要在下床活动、饮食、排尿、拔除尿管和母乳喂养方面进行护理,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新式剖宫产在护理上要做到早活动、早进食、早拔除尿管,母乳喂养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
作者:白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急性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理哦啊,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该方法值得借鉴作用于临床。
作者:陆春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实验患者干预前后在生活质量上有哪些改变。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干预后比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俐勤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乙型肝炎疾病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发病率以及传染性,如果未经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抗乙肝病毒中西药物的发展近况进行分析,以研究有效药物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王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受彩色超声检查的且发现胎儿脐带绕颈的8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思维超声诊断检查。结果通过将超声诊断检查与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手术结果比较,证实脐带绕颈的82例,显示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6.47%。结论当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已经成为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有效方法,通过检查可有效了解胎儿绕颈程度,为临床做及时处理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宋锐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利用影像学资料的客观指标反映颈椎病各临床常见证型的中医“证”本质,观察分析颈椎病中医辩证分型和影像。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至2015年1月份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进行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 CT 影像扫描和 MRI 影像扫描,对于影像征象进行记录,科学地分析通过影像所获得的结果。结果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影像观察,可观察到骨性椎管狭窄以及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等等病症,以证明颈椎病的中医辩证分型的影像学分析与西医治疗病理相同。结论经过分析表明,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颈椎病治疗采用中医辩证分型结合影像分析结果,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刚;刘泽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做好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和统计工作。结果通过对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椎板检验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措施之后,对其术后实施有效的预后和营养治疗,50例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切口实现一期愈合,无一例患者产生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螺钉断裂以及破出椎弓根等现象。除了2例 A 级术后神经功能未恢复之外,其余的48例(96%)患者都实现了1到2级程度不同的恢复。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接受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在接受预后的神经功能也实现了良好的恢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吴会鹏;梅晓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疗法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疗法)各35例后,比较两组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仅为5.71%,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廖海鲲;刘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危重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确保其呼吸道处于通常状态,保持气体交换与通气,是抢救的一个重要事项。人工气道,实质上就是直接将导管置于上呼吸道建立的一种呼吸通道,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与缺氧状况,将气道内存在的分泌物清除;所以,使气道处于通畅状态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
作者:谢志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自古以来,中医以师承授受个体行医为主,所以医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士,医师和患者家属多承担了护士的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结合,中西并重,二十一世纪进入了祖国医学腾飞的阶段,越来越突显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中医专职护理人才。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没有专门中医护理学校,护士专业多西重于中,虽然开设中医学概论等课程,但真正把中医精髓融入护理工作者较少,兹就管见,略述一斑。
作者:刘爱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治疗Ⅲ a 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前列腺液中 TNF-α和 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口服加味四逆散;对照组38例,口服舍尼通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Ⅲ a 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明显降低患者前列腺液中 TNF-α和 IL-10水平。
作者:易军;王万春;李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和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运用心电图方法产生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以及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患者入院之后的6h 之内实施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实际心电图变化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PE 组患者在 V1到 V3的导联ST 段压相对较低,导联 T 波倒置发生率分别为51.09%和46.62%,NSTEMI 组患者的导联 T 波倒置发生率则为19.8%和23.49%,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V5、V6导联 STA 段压低合并 T 波倒置在对NSTEMI 患者诊断过程中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APE 低、中、高风险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中,SIQ Ⅱ T Ⅲ症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结论V1到 V3导联 ST 段压低和 V1到 V3导联 T 波倒置需要推断患者是否存在 APE 的可能性, V4搭配 V6导联 T 波倒置,V4到 V6导联 T 波倒置合并 ST 段压低出现 NSTEMI 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作者:祖丽菲娅·木沙;努尔古丽·哈普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药学服务中的纠纷以及预防对策。方法把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本院接受临床药学服务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药物服务中所存纠纷,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于2013年5月予以落实;基于此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接受经改进的药学服务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纠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纠纷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将患者作为核心,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药品监管、不良反应监测等,可预防和减少服务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海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脑梗死致死率好,病死率高,是现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常见疾病之一,期主要患病原因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引起脑部血管缺血所致。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就已经存在的护理价值,以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对陈旧护理的不足,寻找解决的办法,并进行改善和完善,以实现佳的护理体系。它的核心护理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模式不是适合所有病人,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改善护理中的缺点,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切合病人自身情况的护理模式,以此取得护理的佳效果。以下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康雪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 CT 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及 CT 资料。结果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双侧同时受累5例,栓塞位于周围肺动脉段2例,主肺动脉、肺叶及段动脉广泛栓塞1例,左肺动脉4例;共受累肺动脉68支,其中主肺动脉2支,左右肺动脉11支,肺叶动脉20支,肺段动脉22支,肺亚段动脉13支;MPR 后处理重建方法在肺叶动脉、肺段动脉、肺亚段动脉检出支数明显高于MIP、VR。结论双排螺旋 CT 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肺栓塞部位、形态、间接征象,MPR 技术可作为图像后处理主导方法。
作者:马利平;赵东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