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3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1014年12月在我院行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7例,在 C 型臂 X 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前给予心理疏导,肠道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其中64例术后24h 疼痛完全缓解,手术一天后就可以下床,2例2天后症状缓解,可以下床,一例经营养神经治疗3d 后症状逐渐消失后下床,所有患者身体恢复较好。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
作者:王美花;赵彩霞;田育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可调式巨结肠灌肠仪式一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结肠疾病需灌肠治疗的专业仪器。它具有调节灌肠液温度、流速、压力的功能。为国内首创。经分析研究对比,国内目前有选用16号一次性硅胶透明吸痰管,吸痰管前段侧壁交错有直径为0.3~0.4cm 的小孔2个,吸痰管的尾端接一次性三通阀制作自制灌肠器,用于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文献报导;有包括机体,其结构要点是机体的容器的底部为加热器,加热器上的搅拌器通过齿轮同电机相连;容器底部通孔通过胶管同具有开关的肛管相连,胶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流量传感器;容器上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气泵相连;机体上设置有电路控制装置,涉及可自动控制灌肠注入的液体量、温度和压力的一种医用自动灌肠仪的发明专利,但未见研制由温度、原理监控调节装置、微电脑输液泵、输液袋、三腔引流管以及灌肠液收集器组成的可调式巨结肠灌肠仪的成果、专利及文献报导。可调式巨结肠灌肠仪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的原理,把过去比较复杂的灌肠过程简单化;大大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节省灌肠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
作者:徐鑫;张雪峰;杨文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急危重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王静茹;边爱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析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150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5例患者于术后采取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75例患者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变化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渗出物消除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给予中药熏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尽快消退水肿与切口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姚冠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性。方法选取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45,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和乙组(n=45,采用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率。结果乙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88.9%明显高于甲组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观察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近一年内(2014.3至2015.3)收治炎症性肠胃疾病83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益生菌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41例,单纯给予美沙拉嗪药物治疗,益生菌治疗组42例,采用沙拉嗪联合益生菌进行维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炎症性肠胃病复发率以及3个月后的疾病活动指数、内镜及病理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均较良好,(t=1.3745, P=0.1731)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经3~6个月随访发现益生菌治疗组患者后期病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x2=10.1225,P=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联用益生菌效果良好,尤其对于后期控制病情复发具有确切疗效,但是益生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益生菌制剂的安全性。
作者:孙岭;宋凤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 MRI 成像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另选择50例正常三叉神经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分析和检查,分析三叉神经周围是否有血管、与血管的关系,并对血管的直径、走向以及脑干到血管的距离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中 MRI 图像资料能够看见三叉神经周边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41例(82%),对照组中三叉神经周围能够看见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29例(58%)。实验组和对照组三叉神经看见责任血管与脑干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0.9)mm 和(4±1.6)mm,实验组中次三叉神经受压出现推移现象的概率要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 MRI 成像技术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诊断活动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其发病之后会对患者的责任血管距脑干较短距离以及实际走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李海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7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患者经鼻内镜电凝止血或鼻腔填塞止血联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98例患者经止血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良好出院;3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后成功出院;3例血液病患者转至血液科接受治疗;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确诊患有尿毒症后成功转至肾内科接受透析治疗;1例鼻咽癌患者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在采取专业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联合积极的原发病治疗措施的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作者:苏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中风后患者尿失禁的现象使用艾灸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中风后患有尿失禁的患者一共8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艾灸进行治疗的患者排尿的情况明显优于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并且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尿失禁的后遗症,使用艾灸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急性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理哦啊,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该方法值得借鉴作用于临床。
作者:陆春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致颅内压升高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与头颅 CT 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6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记录敏感参数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的数值,每次检测后行头颅 CT 检查并计算头颅 CT 图像计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选取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第3天的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数值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之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 r=0.82和 r=0.86(P<0.05),两者具有相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结果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变化呈正相关,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更好的指导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与判断预后。
作者:孙波文;刘永玲;袁华;夏庆华;全世杰;朱美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3例(占33%),胃癌17例(占17%),出血糜烂性胃炎15(占15%),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不明原因8例(占8%),食管癌6例(6%),复合性溃疡1例,壶腹部周围癌1例,吻合口癌1例。
作者:李静;王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进行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随意的锻炼。结果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讨论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治疗。方法通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人工阴道成形方法多种多样,有非手术疗法,即应用顶压的手段,逐渐把正常阴道位置上的闭锁的前庭粘膜沿阴道轴方向向头侧端推进,形成一人工腔穴。这一方法需要治疗时间长,形成的人工阴道短。如果组织弹性差,难以成功。手术疗法主要是在尿道膀胱与直肠之间分离,形成一个人工腔道,应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一个适当的腔穴创面覆盖物,重建阴道。
作者:罗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89.66%),对照组为(59.38.%),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恢复均较好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患者身体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麦麦提敏·麦提赛伊迪;艾力·图尔逊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小儿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内科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以呼吸内科疾病为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6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0.05)。结论小儿内科疾病类型较多,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患儿疗效和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雪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表现、感染途径、治疗、辅助检查以及转归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26例患者主要以中青壮年为主,共有21例,占患者总人数的80.8%,其中艾滋病感染的途径包括性接触7例(26.9%)、静脉吸毒15例(57.7%)、不详5例(15.4%)。临床表现为明显的消瘦、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咳痰、咳嗽、皮肤溃烂等。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患者康复总人数为24例(92.3%)。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出现顽固性发热、明显消瘦时,应该对其实施相应的 HIV 筛查试验,从而实现尽早确诊,减少艾滋病的发展以及蔓延。
作者:热孜万古·沙比尔;麦合木提江·麦麦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正确舒适的手术体位是保证手术成功与患者康复的关键。提高手术成功率是安置手术体位的目的。一些大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不经常变换体位等原因,常会引起体位不当性手术并发症。体位不当也可引起生理性和解剖性损伤,给患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目的讨论肾脏手术的特殊体位与手术风险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回顾性分析我院43例肾部手术特殊体位摆置方法及护理。结果经手术前摆置良好的手术体位、本组43例手术顺利完成,均不同程度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手术体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成功,正确的体位摆放,不仅使患者舒适、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而且有利于术中对患者安全的观察和护理,有效的防范了因手术体位不当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邢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