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 MRI 成像

李海娜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 MRI 成像技术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 MRI 成像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另选择50例正常三叉神经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分析和检查,分析三叉神经周围是否有血管、与血管的关系,并对血管的直径、走向以及脑干到血管的距离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中 MRI 图像资料能够看见三叉神经周边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41例(82%),对照组中三叉神经周围能够看见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29例(58%)。实验组和对照组三叉神经看见责任血管与脑干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0.9)mm 和(4±1.6)mm,实验组中次三叉神经受压出现推移现象的概率要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 MRI 成像技术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诊断活动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其发病之后会对患者的责任血管距脑干较短距离以及实际走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做好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和统计工作。结果通过对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椎板检验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措施之后,对其术后实施有效的预后和营养治疗,50例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切口实现一期愈合,无一例患者产生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螺钉断裂以及破出椎弓根等现象。除了2例 A 级术后神经功能未恢复之外,其余的48例(96%)患者都实现了1到2级程度不同的恢复。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接受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在接受预后的神经功能也实现了良好的恢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吴会鹏;梅晓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120例疗效评估报道

    目的:评估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老年肺炎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盐酸氨溴索进行病情治疗,对照组老年肺炎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进行病情治疗。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显示,观察组老年肺炎患者的罗音消失时间(4.32±1.25)d、咳嗽时间(4.13±1.15)d、体温恢复时间(2.25±0.45) d 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采取常规药物联合盐酸氨溴索的方法治疗,可起到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的作用。

    作者:杜玉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社区医院接受获得性肺炎治疗的296例患者,对其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分析以及药敏试验。结果296例新生儿患者中有175例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59.12%;其中129株革兰阴性菌,占73.71%,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3株革兰阳性菌,占54.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3株真菌,全部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后发现,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讨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中以革兰阴性菌为常见,临床治疗应加强药物检测,选择合适抗菌药物予以治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疾病和单一西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小儿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内科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以呼吸内科疾病为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6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0.05)。结论小儿内科疾病类型较多,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患儿疗效和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雪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在手术前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在手术及护理后均获得随访,结果显示43例患者痊愈,其余3例患者复发,后经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值得推广。

    作者:董莹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稳心颗粒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疗法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疗法)各35例后,比较两组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仅为5.71%,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廖海鲲;刘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进行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随意的锻炼。结果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脑梗塞病人为康复组,从入院时起即开始康复护理;对照组36例,在入院后两周末开始康复护理。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4周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康复组通过 ADL 评定有20例能达到生活基本自理,对照组5例达到生活基本自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塞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防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康复护理程序给予护理和指导。结果观察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6±3.5 vs 13.9±3.9),Fugl-Meyer、Barthe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2.6 vs 50.9±10.4,69.1±11.4 vs 42.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康复护理程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涂德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抗乙肝病毒中西药物发展近况分析

    乙型肝炎疾病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发病率以及传染性,如果未经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抗乙肝病毒中西药物的发展近况进行分析,以研究有效药物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王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干休所规范化巡诊探讨

    干休所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不少老干部行动不便,甚至卧床不起,在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单纯的门诊保健难以适应老干部的需求,大量的工作需要通过上门巡诊来完成。巡诊沟通的环境比门诊更轻松自由,有些老干部感觉忌讳或记不清的问题,其家属或保姆往往会从旁加以补充,巡诊交流的内容更丰富详实,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因此,建立规范化巡诊,对完善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干休所老干部规范化巡诊。

    作者:王芳;曾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阿司匹林与注射用血塞通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2例临床报告

    目的:评价观察阿司匹林与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注射用血塞通组),观察组(阿司匹林组)36例使用阿司匹林0.2g,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注射用血塞通组)36例使用注射用血塞通0.5克+0.9氯化钠10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司匹林组的疗效较好,与注射用血塞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司匹林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优于注射用血塞通注射液。

    作者:桑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50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清除病原菌的效果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抗菌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用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治疗,14d 后观察临床疗效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49%,观察组为9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清除病原菌。

    作者:艾则孜·艾合麦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优化产后指导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优化产后指导后对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效果。方法将爱婴区收治的400例产妇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新生儿护理、产褥期知识掌握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问卷调查项目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产后指导,让产妇掌握更多的母婴保健知识,对提高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率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大大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梁彩珠;王志明;刘琴;李丽英;吴秀珍;黄艳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与防治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对52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流行特征分析;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行有效的防治。结果皮疹发病率100%,发热55.07%,口腔溃疡21.05%,白细胞升高40.13%,中性细胞升高18.81%,淋巴细胞升高71.39%。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幼儿园及托管所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发病率较高。523名患者中,2~5岁发病率为87.38%。结论手足口病的流行与年龄及环境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治必须针对其流行环节及特征,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

    作者:刘坤;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程序化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的干预价值

    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压疮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老年骨折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5例,对参照组的老年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实验组的老年患者行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方法,并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高龄骨折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旦珍;李佳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浅析彩色B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彩色 B 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彩色 B 超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指导临床治疗。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单侧不均匀低回声区域有32例,双侧的有25例。22例呈局限性甲状腺肿大,35例呈对称性肿大。经对症治疗,有10例患者自动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经 B 超检查存在病灶扩大现象,故对其继续进行药物治疗,病情得到缓解。47例患者治愈,经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彩色 B 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疗中应用能早期确诊,对用药效果进行监测,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鲁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PCA 联合氨酚曲马多对骨科术后联合镇痛治疗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单纯口服氨酚曲马多镇痛、联合应用 PCA 镇痛及单纯应用 PCA 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对164名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分,采用独立样本的 t 检验分析。结果单纯口服镇痛药及单纯应用 PCA 与联合镇痛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PCA 联合口服氨酚曲马多对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作者:崔政宏;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调QNd:YAG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调 Q Nd:YAG 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面部色素痣患者,患者的数量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调 Q Nd:YAG 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的方式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的瘢痕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面部色素痣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调Q Nd:YAG 脉冲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