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莹莹
目的:杜绝或减少手术室护理潜在安全隐患,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方法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完善及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有效控制与减少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完善的制度职责、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隐患,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做好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和统计工作。结果通过对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椎板检验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措施之后,对其术后实施有效的预后和营养治疗,50例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切口实现一期愈合,无一例患者产生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螺钉断裂以及破出椎弓根等现象。除了2例 A 级术后神经功能未恢复之外,其余的48例(96%)患者都实现了1到2级程度不同的恢复。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接受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在接受预后的神经功能也实现了良好的恢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吴会鹏;梅晓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单纯口服氨酚曲马多镇痛、联合应用 PCA 镇痛及单纯应用 PCA 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对164名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分,采用独立样本的 t 检验分析。结果单纯口服镇痛药及单纯应用 PCA 与联合镇痛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PCA 联合口服氨酚曲马多对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作者:崔政宏;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 MRI 成像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另选择50例正常三叉神经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分析和检查,分析三叉神经周围是否有血管、与血管的关系,并对血管的直径、走向以及脑干到血管的距离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中 MRI 图像资料能够看见三叉神经周边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41例(82%),对照组中三叉神经周围能够看见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29例(58%)。实验组和对照组三叉神经看见责任血管与脑干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0.9)mm 和(4±1.6)mm,实验组中次三叉神经受压出现推移现象的概率要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 MRI 成像技术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诊断活动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其发病之后会对患者的责任血管距脑干较短距离以及实际走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李海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重症HFMD 患儿198例,其中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患儿9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组患儿的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肌钙蛋白增高和EV71感染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EV71感染为进展为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症 HFMD 合并心肺功能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有 EV71感染、血流动力学改变、呼吸急促,而早期的给予患儿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黄芩、蒲公英、鸭草跖、地丁、鱼腥草、莪术、三棱、桃仁、延胡索、茯苓、香附、附子各6~30g;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危重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确保其呼吸道处于通常状态,保持气体交换与通气,是抢救的一个重要事项。人工气道,实质上就是直接将导管置于上呼吸道建立的一种呼吸通道,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与缺氧状况,将气道内存在的分泌物清除;所以,使气道处于通畅状态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
作者:谢志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3例(占33%),胃癌17例(占17%),出血糜烂性胃炎15(占15%),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不明原因8例(占8%),食管癌6例(6%),复合性溃疡1例,壶腹部周围癌1例,吻合口癌1例。
作者:李静;王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正确舒适的手术体位是保证手术成功与患者康复的关键。提高手术成功率是安置手术体位的目的。一些大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不经常变换体位等原因,常会引起体位不当性手术并发症。体位不当也可引起生理性和解剖性损伤,给患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目的讨论肾脏手术的特殊体位与手术风险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回顾性分析我院43例肾部手术特殊体位摆置方法及护理。结果经手术前摆置良好的手术体位、本组43例手术顺利完成,均不同程度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手术体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成功,正确的体位摆放,不仅使患者舒适、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而且有利于术中对患者安全的观察和护理,有效的防范了因手术体位不当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邢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比胸部 CT 扫描与 X 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收集同时进行 X 线胸片及胸部增强 CT 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 CT 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三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 CT 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 X 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 X 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 CT 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 CT 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 CT 的测量精度更高。
作者:吴谦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实施优化产后指导后对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效果。方法将爱婴区收治的400例产妇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新生儿护理、产褥期知识掌握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问卷调查项目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产后指导,让产妇掌握更多的母婴保健知识,对提高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率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大大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梁彩珠;王志明;刘琴;李丽英;吴秀珍;黄艳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糖尿病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于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7.67%,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73.8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等指标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章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DIC 是一种消耗性凝血病,近有人认为以消耗性血栓出血性疾病为妥,但常用的仍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99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地抢救了1位病人由于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导致大出血并发 DIC,我院相关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竭尽全力的救治下才挽救了病人的性命,患者死里逃生。
作者:朱明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完整病例15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家族史、个人史、体重指数等分析其致病因素,通过对其中130例进行24h 动态血压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病例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52例病例显示,青年高血压其致病因素与家族史、肥胖、饮酒、高脂血症呈现正相关,其临床特点主要以甘油三酯升高、舒张压升高可能不伴有收缩压升高,多数患者具有室间隔增厚、左室后壁增厚情况;结论针对青年及青年高血压患者改变其生活饮食结构,减少肥胖、饮酒等致病因素,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尤其是甘油三酯含量,可以有效预防或防治高血压发病。
作者:吴世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血糖水平及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仅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5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归脾汤是中医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经典方剂之一,临床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作者通过归纳临床使用归脾汤治疗失眠的成功案例,结合本院实际案例,分实验组、对照组对归脾汤治疗失眠进行探讨,意在为临床治疗失眠方药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丰效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分析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把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病毒血清学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分析,56例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指标为阳性的有47例,所占比重为83.93%;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为阳性的有8例,所占比重为14.28%;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阳性的有41例,所占比重73.21%;乙肝病毒 e 抗体为阳性的有30例,所占比重为53.27%;乙肝病毒 e 抗原为阳性的有24例,所占比重为42.86%。结论在乙肝患者临床检查诊治中进行病毒学检验,可使诊断结果更为准确与合理,为乙肝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以确保乙肝防治效果。
作者:李秀年;黄玉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采用干预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提高护理有效率。
作者:王志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和重症监护病房(以下简称 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 ICU 病房收治的患者中抽取8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并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患者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误吸的发生、多药物的联合应用等因素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误吸的发生,机械通气的时间≥2天,使用2种及以上的抗菌素。结论误吸的发生,机械通气的时间≥2天,使用2种及以上的抗菌素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的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夏文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探讨眼科患者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工作中提高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做好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宋立新;管侠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