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英
目的:探讨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预防、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总结其防治过程及临床特点。结果77例患者中35例患者好转,无效21例,有6例患者转院就医,15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发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以老年患者居多,原发病灶主要以冠心病患者为主;结论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临床具有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并发症多,起病急,神经系统损伤严重,预后较差,需要临床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吴世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分析89例原发性肺癌的 GE64排螺旋 CT 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并总结患者临床表现。结果通过对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发现中央型肺癌患者4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36例,弥漫型肺癌患者11例,其GE64排螺旋 CT 特征显著。结论采用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和诊断早期肺癌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海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选取国内外2005至2015年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总结,对国内临床应用多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确凿,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应用于临床,临床应用对照试验研究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科学可靠,临床用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均有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隋玉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归脾汤是中医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经典方剂之一,临床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作者通过归纳临床使用归脾汤治疗失眠的成功案例,结合本院实际案例,分实验组、对照组对归脾汤治疗失眠进行探讨,意在为临床治疗失眠方药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丰效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药酒剂治疗风、寒、湿、淤性痹症病例之临床疗效。方法当归返逆汤加味浸酒,每天早晚各饮一小杯。结果382例全部治愈。结论除热性痹症外,凡属风、寒、湿、淤性痹症者均可用中医中药酒剂治疗。
作者:黄茂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后心电图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心房内径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一年后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更小(P<0.05);而研究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心电图显示,胺碘酮联合福辛普利能有效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宋彩英;吕良芬;钟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艳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去铁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性铁过载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依赖性铁过载患者5例,在为其实施相关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去铁胺开展4个疗程的治疗。结果为患者开展治疗前的平均铁蛋白水平为(4974.2±1965.1)mg/L,为患者开展4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其铁蛋白水平为(1938.2±724.4)mg/L,患者治疗前后的铁蛋白水平具有明显的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去铁胺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依赖性铁过载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铁蛋白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王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中常见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作为对照阶段,分析护理风险且制定防范措施;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作为观察阶段,落实防范措施,比较分析两阶段医院供应室护理情况。结果观察阶段供应室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可确保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问题的发生。
作者:马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内镜检查胆汁反流的情况将其分为反流组(32例)和无反流组(48例),对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统计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反流组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六个证型,分析临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胆汁反流组患者的 Hp 感染情况明显低于无反流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其 Hp 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能够对患者胃内 Hp 感染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其患者的 Hp 感染情况与其临床中医证型没有关系。
作者:刘泽华;陈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肾结核患者均行多排螺旋 CT 平扫,其中12同时行 CT 增强扫描。结果33例肾结核 CT 平扫表现为:33例患者共累及46个肾脏,肾内“花瓣样”排列低密度影26个肾,合并同侧输尿管壁不均匀增厚7个肾,肾脏形态增大11个肾,肾脏形态缩小5个肾,肾脏不同程度钙化8个肾。12例 CT 增强显示皮质期与实质期强化程度减低17个肾,脓腔壁不同程度强化11个肾,排泄期造影剂进入脓腔8个肾。结论肾结核在多排螺旋 CT 上表现多样,多排螺旋 CT 可清楚肾结核病变部位、范围及肾脏排泄功能,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巨江;沈桂权;焦俊;张千里;代陆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效果及漏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0例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按照检查的不同部位分为阴道超声组和腹部超声组,每组各70例。将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阴道超声检查发现阳性包块65例,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符合率为92.86%;腹部超声检查发现阳性包块57例,6例误诊,符合率为81.43%。(2)阴道超声检查出破裂型33例,流产型11例,未破裂型21例,总检出率为92.86%;腹部超声检查出破裂型31例,流产型10例,未破裂型16例,总检出率为81.43%。结论早期超声诊断能较好的反映异位妊娠患者的真实病情,有助于患者及时治疗,值得开展应用。
作者:高慧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和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运用心电图方法产生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以及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患者入院之后的6h 之内实施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实际心电图变化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PE 组患者在 V1到 V3的导联ST 段压相对较低,导联 T 波倒置发生率分别为51.09%和46.62%,NSTEMI 组患者的导联 T 波倒置发生率则为19.8%和23.49%,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V5、V6导联 STA 段压低合并 T 波倒置在对NSTEMI 患者诊断过程中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APE 低、中、高风险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中,SIQ Ⅱ T Ⅲ症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结论V1到 V3导联 ST 段压低和 V1到 V3导联 T 波倒置需要推断患者是否存在 APE 的可能性, V4搭配 V6导联 T 波倒置,V4到 V6导联 T 波倒置合并 ST 段压低出现 NSTEMI 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作者:祖丽菲娅·木沙;努尔古丽·哈普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观察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近一年内(2014.3至2015.3)收治炎症性肠胃疾病83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益生菌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41例,单纯给予美沙拉嗪药物治疗,益生菌治疗组42例,采用沙拉嗪联合益生菌进行维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炎症性肠胃病复发率以及3个月后的疾病活动指数、内镜及病理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均较良好,(t=1.3745, P=0.1731)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经3~6个月随访发现益生菌治疗组患者后期病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x2=10.1225,P=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联用益生菌效果良好,尤其对于后期控制病情复发具有确切疗效,但是益生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益生菌制剂的安全性。
作者:孙岭;宋凤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重症HFMD 患儿198例,其中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患儿9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组患儿的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肌钙蛋白增高和EV71感染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EV71感染为进展为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症 HFMD 合并心肺功能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有 EV71感染、血流动力学改变、呼吸急促,而早期的给予患儿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四肢骨折具有着一般疾病的共性和特殊性,对于此类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需要解决骨骼为支架、枢纽以及动力等问题。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记忆合金内固定器以及系统 AO 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探究四肢骨折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吴坤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比胸部 CT 扫描与 X 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收集同时进行 X 线胸片及胸部增强 CT 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 CT 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三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 CT 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 X 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 X 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 CT 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 CT 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 CT 的测量精度更高。
作者:吴谦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使用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监测的价值。方法收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72例为观察组,另收集72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监测,将两组研究对象的糖筛查试验结果、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筛查试验结果、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中,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监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少,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玉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血管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前60例根据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共同发生头晕、头痛7例,颅压升高3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静娴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