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巨江;沈桂权;焦俊;张千里;代陆军
目的:观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于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2hPG、FBG 与 HbA1c 等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优,且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于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干休所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不少老干部行动不便,甚至卧床不起,在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单纯的门诊保健难以适应老干部的需求,大量的工作需要通过上门巡诊来完成。巡诊沟通的环境比门诊更轻松自由,有些老干部感觉忌讳或记不清的问题,其家属或保姆往往会从旁加以补充,巡诊交流的内容更丰富详实,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因此,建立规范化巡诊,对完善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干休所老干部规范化巡诊。
作者:王芳;曾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蒙医整骨疗法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96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蒙医整骨疗法,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整骨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随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48例患者中痊愈的有18例,好转的有28例,无效地有2例,对照组48例患者中痊愈的有8例,好转的有21例,无效的有19例,在治疗痊愈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医整骨疗法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包宝林;额尔顿巴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析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150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5例患者于术后采取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75例患者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变化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渗出物消除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给予中药熏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尽快消退水肿与切口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姚冠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社区医院接受获得性肺炎治疗的296例患者,对其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分析以及药敏试验。结果296例新生儿患者中有175例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59.12%;其中129株革兰阴性菌,占73.71%,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3株革兰阳性菌,占54.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3株真菌,全部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后发现,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讨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中以革兰阴性菌为常见,临床治疗应加强药物检测,选择合适抗菌药物予以治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介绍我科对一例误服磷化铝片中毒患者的成功治疗和护理。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结果该患者恢复良好,未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结论及时正确的救治能将对磷化铝片中毒的患者损害降至低。
作者:张世敏;廖陆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对策和护理可行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分析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经验。结果在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出现3例术后出血、2例甲状腺危象、2例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1例手足抽搐和1例气管塌陷。针对上述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在正文中一一叙述。患者经过悉心护理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和良好的手术操作是并发症预防的关键,术后的对患者的严密监测和对症护理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
作者:王桂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新传染病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对它的严重程度还没有形成很深的认识,对此,本文先是谈了一下新发传染病的危害,接着就指出当前预防医学情报对新发展传染病的应对措施,希望对此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后手术患者导尿时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 ASA Ⅰ-Ⅱ全麻手术患者需要留置导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A 组90例在全麻诱导后使用石蜡油行常规导尿术,观察组 B 组90例在全麻诱导后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无痛导尿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舒适度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插管过程基本顺利,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但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在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A 组,血压、心率更平稳。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全麻患者留置导尿,可减少导尿管刺激症状,明显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使麻醉复苏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李双燕;秦婵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就胎膜早破与难产的临床处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份至2014年11月份期间妇产科300例孕妇,在这300例孕妇中,胎膜早破的有160例,并以这160例胎膜早破的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另14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处理。结果在16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出现了58例孕妇难产,难产发生率为36.25%,在对照组140例孕妇中,出现了24例难产,难产发生率为15%,两组孕妇的难产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一旦出现胎膜早破,就会增加难产的发生几率,为了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就必须加强临床观察,防止难产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韦艳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药酒剂治疗风、寒、湿、淤性痹症病例之临床疗效。方法当归返逆汤加味浸酒,每天早晚各饮一小杯。结果382例全部治愈。结论除热性痹症外,凡属风、寒、湿、淤性痹症者均可用中医中药酒剂治疗。
作者:黄茂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在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98例,收集并统计患者手术治疗资料,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均安全出院,90例患者术后效果明显,8例患者术后病情好转,伴有并发症发生,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通过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消化内科肿瘤病例100例,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HAMA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 HAMA、HAMD 评分及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缓解经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恢复康复指标,降低并发症率。
作者:翟玉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惊厥患儿120例,并根据患儿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短暂性惊厥患儿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并给予口服布洛芬药物治疗;简单性热性惊厥患儿采取间歇服药法进行治疗,并配合甘露醇脱水药物进行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采取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痫酮以及丙戌酸钠等药物治疗,观察对比所有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92例惊厥患儿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复杂性惊厥患儿中有1例患儿因病情严重,而演变为癫痫症。结论由于小儿惊厥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发病原因多与小儿发育有着莫大联系,而除去外伤性及先天性而引起的惊厥病例,其余病例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高鲁平;周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医院作为一类特殊的服务行业,承担着整个社会救死扶伤的重任。以此同时,医院也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组织机构,其要健康的运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其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起着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医院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车国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在儿童急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儿童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对比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评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结果手术时间(41~115)min,平均(62.8±6.4)min,术后切口感染2例(3.77%),术后腹腔脓肿1例(1.88%)。住院时间3~8 d,平均(5.1±1.3)d。术后无腹腔出血,无粘连性肠梗阻。结论腹腔镜儿童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略有延长,但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不增加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而且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作者:宋建成;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嗜血杆菌的感染原因及嗜血杆菌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分离率,结合试验研究,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用1035份泌尿生殖道嗜血杆菌感染标本,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离鉴定,找出泌尿生殖道嗜血杆菌感染的原因。结果共1035份培养基中,分离出53株嗜血杆菌,进一步鉴定后发现,嗜血杆菌可按照流感分型区分,I 型4株,II 型25株,III 型14株,IV 型10株,感染原因为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的流感病毒侵扰、病原菌滋生,造成泌尿生殖道感染。结论嗜血杆菌是能够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该病原菌深入了解及判断,有助于有效的诊断、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
作者:刘一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内科危重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予以血浆 BNP 监测将其分为 BNP 指导组与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各12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240例内科危重患者中出现心力衰竭75例,占31.25%。≥60岁内科重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者(x2=6.890,P=0.009)。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内科危重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
作者:李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探究肠梗阻诊断中 CT 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本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0例患者中,CT 诊断梗阻位于小肠部位的患者有28例,梗阻位于结肠部位的患者有22例;致病原因:5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为肠肿瘤,8例患者为肠粘连,腹部疝患者有5例,肠扭转患者8例,炎症患者5例,粪石患者2例,3例患者未查明病因;CT 诊断肠梗阻病因的有效率为94%(47/50)。结论CT 检查能够有效的诊断出肠梗阻的发生部位以及评定出肠梗阻的病因,对于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孙杰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却常常疏于术后及出院后的康复管理,为此,通过加强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及出院后的康复管理并进行效果分析,探讨其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科共对62例85膝关节行膝关节置换术。单膝39例,双膝23例;男性13例,女性49例;年龄46-82岁,平均66.8岁。患者术后通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诊、电话指导等方法进行康复管理。6个月后进行HSS 评分:疼痛、功能、关节稳定性、肌力和活动度测定,进行效果分析。结果58例获随访并进行出院后康复管理6个月以上。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62.4分,术后3周78.2分,术后24周88.6分。统计学分析术后3周及术后24周与术前相比差异性显著(P<0.01),术后24周与术后3周相比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加强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及出院后的康复管理,对保证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是必要的。
作者:张明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