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

孔艳兰

关键词:喜炎平, 利巴韦林, 小儿手足口病,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选取国内外2005至2015年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总结,对国内临床应用多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确凿,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应用于临床,临床应用对照试验研究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科学可靠,临床用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均有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隋玉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案在治疗甲状腺瘤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甲状腺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开放式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满意度、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护患满意度等相关比较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案在甲状腺瘤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抑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满意度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秦东强;郝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重症HFMD 患儿198例,其中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患儿9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组患儿的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肌钙蛋白增高和EV71感染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EV71感染为进展为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症 HFMD 合并心肺功能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有 EV71感染、血流动力学改变、呼吸急促,而早期的给予患儿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康复护理程序给予护理和指导。结果观察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6±3.5 vs 13.9±3.9),Fugl-Meyer、Barthe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2.6 vs 50.9±10.4,69.1±11.4 vs 42.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康复护理程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涂德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输尿管镜下钛激光碎石的护理

    输尿管镜下钛激光碎石是近来来泌尿外科腔内碎石的新技术。我院于2012年引进钛激光治疗机治疗输尿管结石。钛激光产生的能量可使光纤末端与结石之间的水汽化,形成微小的空泡,并将能量传至结石,使结石粉碎成粉末状。结石粉碎后多可自行排除、排净率高、创伤小、风险低、回复快。

    作者:陈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稳心颗粒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疗法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疗法)各35例后,比较两组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仅为5.71%,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廖海鲲;刘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双重抑郁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2.5%),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能有效提高双重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董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品管圈对降低老年病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病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为活动主题。活动前对我科144份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及巩固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①有形成果:电子护理病历缺陷率由实施前的9.1%降至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无形成果:使品管圈成员学习了多种品管手法,学会利用品管手法发现临床工作中的问题,规范、科学地分析问题,抓住和攻克主要问题,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对老年病科护理文书书写进行质量控制,可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不同诱导方法对于老年麻醉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对患有老年麻醉气管插管的安全性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这四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病例116例,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平均每组58例。A 组患者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法进行气管插管麻醉;B 组患者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法进行气管插管麻醉。通过两组患者的 HR、MBP 值的变化幅度对麻醉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采用插管前的 HR 和MBP 值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进行麻醉后,A 组患者的 HR 和 MBP 值变化幅度明显高于 B 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法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插管麻醉其安全性更高,对患者心血管所产生的压力小,不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武志鹏;张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析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手术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58例患儿给予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唤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率、血压等5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给予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降低麻醉用量,有效缩短麻醉后患儿的唤醒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孙杰峰;安培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与改进

    目的:通过病历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减少因病历质量引起的医疗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医院的护理书写质量管理,实行三级质控,查找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开展学习培训、监督检查等手段,使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管理和质量控制得到提升,使护理病历质量明显改进;结果通过医院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明显提高,监督检查发现质量明显改进,减少了医疗护理记录引起的差错、安全和纠纷;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病历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护理病历质量和安全。

    作者:胡应辉;赵运平;余定元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归脾汤加味治疗失眠疗效评价

    归脾汤是中医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经典方剂之一,临床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作者通过归纳临床使用归脾汤治疗失眠的成功案例,结合本院实际案例,分实验组、对照组对归脾汤治疗失眠进行探讨,意在为临床治疗失眠方药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丰效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胫腓骨骨折后行外固定架固定的潜在并发症及存在的护理问题,探讨对胫腓骨骨折后使用外固定架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58例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给予对症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5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针道感染,骨折愈合延迟等,结论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大幅率下降,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保障。胫腓骨骨折是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13%至17%以青壮年儿童居多,其位置表浅又是负重的主要骨骼,易受暴力直接损伤,通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而成为开放性骨折,胫骨上三分之一骨折易连成小腿缺血坏疽等,中三分之一骨折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下三分之一骨折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胫骨上段骨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外固定架固定可靠,对骨折断端血运不进一步破坏,不影响膝踝关节功能等优点,患者还可在早期带外固定架下地行走,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龚秋菊;王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病例回顾分析

    目的:针对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在2012年1月到2015年3月底来我院救治的90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对照组用硫酸镁对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进行静脉注射,实验组的孕妇则在注射硫酸镁的同时进行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口服使用,并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硫酸镁来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萍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12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良好率为98.3%,对照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良好率为88.3%。结论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确保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赵贵美;徐荣;许婷;李春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产科 DIC 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DIC 是一种消耗性凝血病,近有人认为以消耗性血栓出血性疾病为妥,但常用的仍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99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地抢救了1位病人由于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导致大出血并发 DIC,我院相关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竭尽全力的救治下才挽救了病人的性命,患者死里逃生。

    作者:朱明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病患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0例符合溶栓治疗且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为基础加入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能有效的全面提高心功能,促进恢复供血并且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全面的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郭鹏;肖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浅谈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预防、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总结其防治过程及临床特点。结果77例患者中35例患者好转,无效21例,有6例患者转院就医,15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发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以老年患者居多,原发病灶主要以冠心病患者为主;结论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临床具有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并发症多,起病急,神经系统损伤严重,预后较差,需要临床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吴世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应激反应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对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应激反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确定佳护理方案。方法对我院110例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存在的应急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过正确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后,有107例患者完全好转出院,其中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转入 ICU 病房进行后续观察和治疗,1例患者出现中风,将其转入中风科接受相关治疗。结论老年患者骨折后易出现多种应激反应,正确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使患者平稳度过反应时期。

    作者:刘启贤;王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PCA 联合氨酚曲马多对骨科术后联合镇痛治疗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单纯口服氨酚曲马多镇痛、联合应用 PCA 镇痛及单纯应用 PCA 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对164名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分,采用独立样本的 t 检验分析。结果单纯口服镇痛药及单纯应用 PCA 与联合镇痛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PCA 联合口服氨酚曲马多对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作者:崔政宏;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