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赵贵美;徐荣;许婷;李春英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脊柱外科患者, 胃肠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12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良好率为98.3%,对照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良好率为88.3%。结论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确保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静脉全麻药丙泊酚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弱,因此需要配伍一些镇痛药,但药物的组合各不相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在确保安全;无痛和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缩短苏醒时间,提高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工作效率是门诊手术麻醉追求的目标。

    作者:刘元平;喻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及出院后的康复管理

    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却常常疏于术后及出院后的康复管理,为此,通过加强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及出院后的康复管理并进行效果分析,探讨其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科共对62例85膝关节行膝关节置换术。单膝39例,双膝23例;男性13例,女性49例;年龄46-82岁,平均66.8岁。患者术后通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诊、电话指导等方法进行康复管理。6个月后进行HSS 评分:疼痛、功能、关节稳定性、肌力和活动度测定,进行效果分析。结果58例获随访并进行出院后康复管理6个月以上。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62.4分,术后3周78.2分,术后24周88.6分。统计学分析术后3周及术后24周与术前相比差异性显著(P<0.01),术后24周与术后3周相比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加强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及出院后的康复管理,对保证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是必要的。

    作者:张明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皮肤坏死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研究探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皮肤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的方法。方法对27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3足愈合优良,切口裂开1例,浅表软组织感染皮肤坏死3例,均行换药治疗,其中1例迁延不愈,后行皮瓣修复。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坏死较为常见,但只要严格把握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规范术后处理,皮肤坏死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王鹏儒;周翔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康复护理程序给予护理和指导。结果观察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6±3.5 vs 13.9±3.9),Fugl-Meyer、Barthe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2.6 vs 50.9±10.4,69.1±11.4 vs 42.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康复护理程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涂德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5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蒋爱琼;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位临床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调查发现,近几年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现阶段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研究发现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异常等方面有关。现阶段临床上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手段。本文出于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功能失调性子宫发病机制、治疗进展两方面展开了阐述。

    作者:王国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危重病人的心里护理

    急危重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王静茹;边爱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 Meta 分析

    目的:经过 Meta 分析方式评价利福喷丁和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提供比较合理、科学、可靠的,有理可循的医学证据。方法收集相关利福喷丁和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文章,按照随机原则对照试验,使用 Meta 分析方式,使用相关软件把符合要求的文章进行收纳剖析。结果收纳文章11篇,总样本量2183例,利福喷丁研究组1130例,其中痰菌转阴1097例,病灶吸收1036例,空洞闭合382例;利福平对照组1244例,痰菌转阴1012例,病灶吸收1013例,空洞闭合324例。2个月痰菌转阴和空洞闭合的疗效指标合并 OR值分别是1.56,1.37(P<0.01),病灶吸收疗效指标合并 OR 值是1.35(P>0.05)。结论从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在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上看,利福喷丁的治疗效果更好,病灶吸收方面无差异。

    作者:韩彩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光谱法、色谱法、理化技术以及 X 射线衍射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对现代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结果现代分析技术已经在中药鉴定中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推动中药鉴定事业的发展意义显著。

    作者:汪万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慢性病住院患者344例,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172例,前者给予粗放式、经验式健康教育,后者给予程序式、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周慢性病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6个月内再次获取医疗资源率、服药依从性差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保障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意愿、信心,改善长远预后。

    作者:田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案在治疗甲状腺瘤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甲状腺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开放式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满意度、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护患满意度等相关比较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案在甲状腺瘤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抑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满意度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秦东强;郝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近一年内(2014.3至2015.3)收治炎症性肠胃疾病83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益生菌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41例,单纯给予美沙拉嗪药物治疗,益生菌治疗组42例,采用沙拉嗪联合益生菌进行维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炎症性肠胃病复发率以及3个月后的疾病活动指数、内镜及病理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均较良好,(t=1.3745, P=0.1731)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经3~6个月随访发现益生菌治疗组患者后期病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x2=10.1225,P=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联用益生菌效果良好,尤其对于后期控制病情复发具有确切疗效,但是益生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益生菌制剂的安全性。

    作者:孙岭;宋凤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保留灌汤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黄芩、蒲公英、鸭草跖、地丁、鱼腥草、莪术、三棱、桃仁、延胡索、茯苓、香附、附子各6~30g;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2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与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在实施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后的效果,为乙肝的母婴阻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孝感市孝南区辖区内2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提供规范化的阻断措施,并随访跟踪18个月,了解乙肝阻断效果。结论97^%的新生儿在实施乙肝综合干预措施后成功阻断乙肝,95%的新生儿在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一个月后产生乙肝抗体,2%的新生儿在两个月左右产生抗体,3%的新生儿感染乙肝。讨论3%的新生儿为宫内感染;母乳喂养不会对乙肝的感染率产生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只需要1到2针刺即可达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

    作者:王红霞;刘璐;吴端;王胜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对策和护理可行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对策和护理可行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分析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经验。结果在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出现3例术后出血、2例甲状腺危象、2例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1例手足抽搐和1例气管塌陷。针对上述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在正文中一一叙述。患者经过悉心护理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和良好的手术操作是并发症预防的关键,术后的对患者的严密监测和对症护理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

    作者:王桂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

    目的:对比胸部 CT 扫描与 X 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收集同时进行 X 线胸片及胸部增强 CT 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 CT 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三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 CT 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 X 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 X 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 CT 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 CT 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 CT 的测量精度更高。

    作者:吴谦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干休所规范化巡诊探讨

    干休所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不少老干部行动不便,甚至卧床不起,在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单纯的门诊保健难以适应老干部的需求,大量的工作需要通过上门巡诊来完成。巡诊沟通的环境比门诊更轻松自由,有些老干部感觉忌讳或记不清的问题,其家属或保姆往往会从旁加以补充,巡诊交流的内容更丰富详实,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因此,建立规范化巡诊,对完善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干休所老干部规范化巡诊。

    作者:王芳;曾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人工气道吸痰管插入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危重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确保其呼吸道处于通常状态,保持气体交换与通气,是抢救的一个重要事项。人工气道,实质上就是直接将导管置于上呼吸道建立的一种呼吸通道,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与缺氧状况,将气道内存在的分泌物清除;所以,使气道处于通畅状态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

    作者:谢志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血管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前60例根据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共同发生头晕、头痛7例,颅压升高3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静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12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良好率为98.3%,对照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良好率为88.3%。结论个性化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确保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赵贵美;徐荣;许婷;李春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