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儒;周翔
目的:探讨乳房肿块的超声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乳房肿块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法进行临床诊断。结果诊断出恶性16例,诊断符合率为80.0%;良性36例,符合率为90.0%,总诊断符合率为86.67%(52/60),比较乳房恶性与良性肿块的超声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恶性肿块血流成像的血流分级与良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房肿块病症给予超声影像诊断的效果显著,可以及早发现并对症治疗,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郭志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黄芩、蒲公英、鸭草跖、地丁、鱼腥草、莪术、三棱、桃仁、延胡索、茯苓、香附、附子各6~30g;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给予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1例患者发生股骨颈坏死状况,剩余患者股骨颈骨折完全愈合。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范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压疮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老年骨折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5例,对参照组的老年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实验组的老年患者行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方法,并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高龄骨折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旦珍;李佳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术鼻咽癌放疗中鼻出血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18例鼻咽癌放疗中鼻出血经右侧股动脉途径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及出血动脉后,以明胶海绵、PVA、弹簧圈及可脱球囊选择性栓塞出血动脉及其分支。结果18例均在行动脉栓塞术后达到止血,并在以后放疗疗程结束后都没有出现再出血。结论动脉栓塞术在鼻咽癌放疗中鼻出血的作用效果良好,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盘宏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并探讨新式剖宫产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9例新式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简要总结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的一些要点及措施。结果术后主要在下床活动、饮食、排尿、拔除尿管和母乳喂养方面进行护理,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新式剖宫产在护理上要做到早活动、早进食、早拔除尿管,母乳喂养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
作者:白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35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分析方法进行跟踪访谈,调查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手术感染率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走势来看,手术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院的感染处理水平提高。两组患者在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两组患者在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是否术前用药以及有无植入物上,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应该严格执行,加强操作的无菌处理,适当采用抗感染药物,对术中预防感染进行严格控制,对手术的切口的无菌护理以及手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手术的措施应该认真操作,严格落实,进而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作者:刘奋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1014年12月在我院行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7例,在 C 型臂 X 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前给予心理疏导,肠道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其中64例术后24h 疼痛完全缓解,手术一天后就可以下床,2例2天后症状缓解,可以下床,一例经营养神经治疗3d 后症状逐渐消失后下床,所有患者身体恢复较好。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
作者:王美花;赵彩霞;田育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在手术前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在手术及护理后均获得随访,结果显示43例患者痊愈,其余3例患者复发,后经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值得推广。
作者:董莹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非侵入性,高清晰度的实时在体成像技术,可对活体组织内部微细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眼内疾病尤其是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成为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断工具之一。
作者:朱海;张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研究组利用无创正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利用传统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为(11.6±0.4)天,平均住院时间为(8.2±0.2)天,2例患者出现感染导致呼吸衰竭,1例治疗后好转,1死亡。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0.5±0.1)天,平均通气时间分别为(12.2±0.3)天,6例出现感染导致呼吸衰竭,4例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利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爱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需要麻醉的患儿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喉罩麻醉,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之前和手术中以及手术之后的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拔管时间和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前的心率变化没有显著的差别,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中的心率变化没有显著的差别,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后的心率变化没有显著的差别。实验组的拔管时间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喉痉挛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应用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婴儿进行喉罩麻醉比气管插管麻醉更加简便,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峰;赵艳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由六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浓煎后行保留灌肠,观察相应指标。结果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董敬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血管循环、应用激素、高压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另给纳洛酮、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h)5.51±2.99,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14.3%,死亡率5.71%。治疗组平均苏醒时间(h)3.17±1.58,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6.97%,死亡率2.32%。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起到综合治疗作用,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秦朝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胫腓骨骨折后行外固定架固定的潜在并发症及存在的护理问题,探讨对胫腓骨骨折后使用外固定架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58例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给予对症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5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针道感染,骨折愈合延迟等,结论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大幅率下降,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保障。胫腓骨骨折是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13%至17%以青壮年儿童居多,其位置表浅又是负重的主要骨骼,易受暴力直接损伤,通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而成为开放性骨折,胫骨上三分之一骨折易连成小腿缺血坏疽等,中三分之一骨折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下三分之一骨折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胫骨上段骨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外固定架固定可靠,对骨折断端血运不进一步破坏,不影响膝踝关节功能等优点,患者还可在早期带外固定架下地行走,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龚秋菊;王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就胎膜早破与难产的临床处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份至2014年11月份期间妇产科300例孕妇,在这300例孕妇中,胎膜早破的有160例,并以这160例胎膜早破的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另14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处理。结果在16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出现了58例孕妇难产,难产发生率为36.25%,在对照组140例孕妇中,出现了24例难产,难产发生率为15%,两组孕妇的难产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一旦出现胎膜早破,就会增加难产的发生几率,为了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就必须加强临床观察,防止难产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韦艳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分析89例原发性肺癌的 GE64排螺旋 CT 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并总结患者临床表现。结果通过对8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发现中央型肺癌患者4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36例,弥漫型肺癌患者11例,其GE64排螺旋 CT 特征显著。结论采用 GE64排螺旋 CT 扫描和诊断早期肺癌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海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重症HFMD 患儿198例,其中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患儿9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组患儿的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肌钙蛋白增高和EV71感染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EV71感染为进展为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症 HFMD 合并心肺功能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有 EV71感染、血流动力学改变、呼吸急促,而早期的给予患儿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片治疗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原地区92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给予泮托拉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腹胀、腹痛缓解时间、Hp 阴转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腹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Hp 阴转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片对于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沙热甫拉孜·卡达木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