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观察

秦朝霞

关键词:高压氧, 纳洛酮, 奥拉西坦, 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血管循环、应用激素、高压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另给纳洛酮、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h)5.51±2.99,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14.3%,死亡率5.71%。治疗组平均苏醒时间(h)3.17±1.58,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6.97%,死亡率2.32%。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起到综合治疗作用,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予以疼痛控制护理对其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创伤性骨折患者共计134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72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72例患者则接受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对护理结束后两者患者的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经悉心护理后,两者患者病情均显著好转,经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中、重度疼痛比率为33.33%,对照组为61.11%,且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得到临床以及患者家属的广泛好评。

    作者:曹光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8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9%,对照组为79.5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光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对策和护理可行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对策和护理可行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分析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经验。结果在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出现3例术后出血、2例甲状腺危象、2例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1例手足抽搐和1例气管塌陷。针对上述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在正文中一一叙述。患者经过悉心护理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和良好的手术操作是并发症预防的关键,术后的对患者的严密监测和对症护理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

    作者:王桂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进行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随意的锻炼。结果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疗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与意义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医疗机构,使得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同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监督工作变得更加的困难,所以对医疗卫生监督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就很有必要,本文就从讨论衡水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方面入手分析,进而对其意义进行了思考,以其为我国的医疗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张志捧;焦永倩;赵昆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自制加味当归返逆汤酒剂治疗风、寒、湿、淤性痹症382例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酒剂治疗风、寒、湿、淤性痹症病例之临床疗效。方法当归返逆汤加味浸酒,每天早晚各饮一小杯。结果382例全部治愈。结论除热性痹症外,凡属风、寒、湿、淤性痹症者均可用中医中药酒剂治疗。

    作者:黄茂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采取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的重症住院患者96例,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主治医生的工作记录对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发现患者的入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基础疾病状况、中心静脉置管情况、是否为急诊、插管方式、患者输血史、镇静情况、雾化吸入、昏迷情况、激素使用情况、血清血蛋白、上机前2天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抑酸剂等因素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制度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李帅;崔小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评价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 II 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用药治疗,对照组利用单纯的西格列汀进行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两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分别是(7.13±0.88) mmol/l、(11.12±2.35) mmol/l 以及(6.14±1.77)mmol/l;其各项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 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培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内镜检查胆汁反流的情况将其分为反流组(32例)和无反流组(48例),对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统计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反流组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六个证型,分析临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胆汁反流组患者的 Hp 感染情况明显低于无反流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其 Hp 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能够对患者胃内 Hp 感染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其患者的 Hp 感染情况与其临床中医证型没有关系。

    作者:刘泽华;陈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血管循环、应用激素、高压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另给纳洛酮、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h)5.51±2.99,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14.3%,死亡率5.71%。治疗组平均苏醒时间(h)3.17±1.58,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6.97%,死亡率2.32%。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起到综合治疗作用,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秦朝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内科危重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内科危重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予以血浆 BNP 监测将其分为 BNP 指导组与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各12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240例内科危重患者中出现心力衰竭75例,占31.25%。≥60岁内科重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者(x2=6.890,P=0.009)。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内科危重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

    作者:李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 MRI 成像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 MRI 成像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另选择50例正常三叉神经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分析和检查,分析三叉神经周围是否有血管、与血管的关系,并对血管的直径、走向以及脑干到血管的距离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中 MRI 图像资料能够看见三叉神经周边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41例(82%),对照组中三叉神经周围能够看见关系较为密切的血管有29例(58%)。实验组和对照组三叉神经看见责任血管与脑干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0.9)mm 和(4±1.6)mm,实验组中次三叉神经受压出现推移现象的概率要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 MRI 成像技术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诊断活动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其发病之后会对患者的责任血管距脑干较短距离以及实际走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李海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的6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住院时间、致病菌清除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辉;黄丹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四肢骨折几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体会

    四肢骨折具有着一般疾病的共性和特殊性,对于此类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需要解决骨骼为支架、枢纽以及动力等问题。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记忆合金内固定器以及系统 AO 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探究四肢骨折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吴坤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式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并探讨新式剖宫产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9例新式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简要总结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的一些要点及措施。结果术后主要在下床活动、饮食、排尿、拔除尿管和母乳喂养方面进行护理,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新式剖宫产在护理上要做到早活动、早进食、早拔除尿管,母乳喂养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

    作者:白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做好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和统计工作。结果通过对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椎板检验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措施之后,对其术后实施有效的预后和营养治疗,50例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切口实现一期愈合,无一例患者产生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螺钉断裂以及破出椎弓根等现象。除了2例 A 级术后神经功能未恢复之外,其余的48例(96%)患者都实现了1到2级程度不同的恢复。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接受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在接受预后的神经功能也实现了良好的恢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吴会鹏;梅晓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儿阑尾炎腹腔镜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评估腹腔镜在儿童急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儿童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对比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评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结果手术时间(41~115)min,平均(62.8±6.4)min,术后切口感染2例(3.77%),术后腹腔脓肿1例(1.88%)。住院时间3~8 d,平均(5.1±1.3)d。术后无腹腔出血,无粘连性肠梗阻。结论腹腔镜儿童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略有延长,但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不增加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而且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作者:宋建成;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研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尿糖含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比对照组的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会使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其尿糖和尿微量蛋白的水平高于健康人,采取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把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病毒血清学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分析,56例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指标为阳性的有47例,所占比重为83.93%;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为阳性的有8例,所占比重为14.28%;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阳性的有41例,所占比重73.21%;乙肝病毒 e 抗体为阳性的有30例,所占比重为53.27%;乙肝病毒 e 抗原为阳性的有24例,所占比重为42.86%。结论在乙肝患者临床检查诊治中进行病毒学检验,可使诊断结果更为准确与合理,为乙肝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以确保乙肝防治效果。

    作者:李秀年;黄玉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血管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前60例根据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共同发生头晕、头痛7例,颅压升高3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静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