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67例围术期护理

王美花;赵彩霞;田育英

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围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1014年12月在我院行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7例,在 C 型臂 X 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前给予心理疏导,肠道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其中64例术后24h 疼痛完全缓解,手术一天后就可以下床,2例2天后症状缓解,可以下床,一例经营养神经治疗3d 后症状逐渐消失后下床,所有患者身体恢复较好。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的6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住院时间、致病菌清除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辉;黄丹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A 组60例: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加减合生脉注射液治疗;B 组60例: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 NIHSS、Barthel 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并统计总疗效。结果经治疗,A 组 NIHSS、BI 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治疗前及同期 B 组;临床总有效率88.33%较 B 组61.67%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中医辨证为基础,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加减合生脉注射液静滴,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消除中医症候,恢复其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韩德和;何爱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胫腓骨骨折后行外固定架固定的潜在并发症及存在的护理问题,探讨对胫腓骨骨折后使用外固定架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58例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给予对症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5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针道感染,骨折愈合延迟等,结论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大幅率下降,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保障。胫腓骨骨折是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13%至17%以青壮年儿童居多,其位置表浅又是负重的主要骨骼,易受暴力直接损伤,通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而成为开放性骨折,胫骨上三分之一骨折易连成小腿缺血坏疽等,中三分之一骨折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下三分之一骨折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胫骨上段骨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外固定架固定可靠,对骨折断端血运不进一步破坏,不影响膝踝关节功能等优点,患者还可在早期带外固定架下地行走,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龚秋菊;王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58例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使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1013例精神科患者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封闭式病房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等。而其中93.1%院内感染者为使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因此控制呼吸道感染,尤其重视使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机率,就能使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的院内感染率显著下降。

    作者:高苇;刘玲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与防治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对52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流行特征分析;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行有效的防治。结果皮疹发病率100%,发热55.07%,口腔溃疡21.05%,白细胞升高40.13%,中性细胞升高18.81%,淋巴细胞升高71.39%。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幼儿园及托管所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发病率较高。523名患者中,2~5岁发病率为87.38%。结论手足口病的流行与年龄及环境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治必须针对其流行环节及特征,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

    作者:刘坤;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探索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为基层药学服务者提供参考。方法针对基层药学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进行终结分析。结果药学服务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实现功能转变,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1]。通过药品和药学技术服务向患者提供更满意的药学服务。结论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核心。

    作者:王晓军;袁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院供应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中常见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作为对照阶段,分析护理风险且制定防范措施;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作为观察阶段,落实防范措施,比较分析两阶段医院供应室护理情况。结果观察阶段供应室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可确保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问题的发生。

    作者:马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在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98例,收集并统计患者手术治疗资料,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均安全出院,90例患者术后效果明显,8例患者术后病情好转,伴有并发症发生,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通过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病患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0例符合溶栓治疗且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为基础加入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能有效的全面提高心功能,促进恢复供血并且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全面的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郭鹏;肖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B 超在诊断9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 B 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的价值及准确率。方法采用 B 超诊断9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证实 B 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有82例,B 超诊断符合率为91.11%,误诊率为8.89%。90例被怀疑为早期宫外孕的患者临床表现:下腹痛78例,阴道流血84例,停经65例,附件包块43例。结论B 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病例有方便、迅速,复诊对患者无损伤,敏感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冬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重症监护病房(以下简称 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 ICU 病房收治的患者中抽取8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并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患者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误吸的发生、多药物的联合应用等因素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误吸的发生,机械通气的时间≥2天,使用2种及以上的抗菌素。结论误吸的发生,机械通气的时间≥2天,使用2种及以上的抗菌素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的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夏文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超导凝固刀治疗子宫肌瘤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导凝固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方式进行自凝刀介入肌瘤体内进行生物热效应治疗,对比患者术后6个月、1年的治疗效果和感染情况。结果30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12个月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7%(293)。结论采用超导凝固刀治疗子宫肌瘤具有不住院、不开刀、痛苦小、安全性高、疗效好等特点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新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全程护理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对60例患者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护理程序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放化疗对患者引起的副作用及副反应,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桂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之上急性肾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肾脏病基础之上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配合使用中医的综合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造成慢性肾脏病基础之上诱发急性损伤的老年患者因素包括严重感染、血容量不足、肾毒性药物治疗等;青壮年患者则主要是以原发疾病复发、恶性高血压等因素为主。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Scr、CRP、GFR、BUN 以及24h的尿蛋白排泄量等相关治疗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感染、血容量不足、病毒性药物、恶性高血压等因素是诱发慢性肾脏病基础之上急性肾损伤病症的主要因素。通过感染控制、诱发因素控制、血容量补充、梗阻解除、降压、维持酸碱、水以及电解质平衡等系统的治疗之后,患者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要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郭晶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鼻出血107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7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患者经鼻内镜电凝止血或鼻腔填塞止血联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98例患者经止血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良好出院;3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后成功出院;3例血液病患者转至血液科接受治疗;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确诊患有尿毒症后成功转至肾内科接受透析治疗;1例鼻咽癌患者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在采取专业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联合积极的原发病治疗措施的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作者:苏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3例(占33%),胃癌17例(占17%),出血糜烂性胃炎15(占15%),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不明原因8例(占8%),食管癌6例(6%),复合性溃疡1例,壶腹部周围癌1例,吻合口癌1例。

    作者:李静;王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阿司匹林与注射用血塞通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2例临床报告

    目的:评价观察阿司匹林与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注射用血塞通组),观察组(阿司匹林组)36例使用阿司匹林0.2g,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注射用血塞通组)36例使用注射用血塞通0.5克+0.9氯化钠10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司匹林组的疗效较好,与注射用血塞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司匹林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优于注射用血塞通注射液。

    作者:桑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研究组利用无创正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利用传统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为(11.6±0.4)天,平均住院时间为(8.2±0.2)天,2例患者出现感染导致呼吸衰竭,1例治疗后好转,1死亡。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0.5±0.1)天,平均通气时间分别为(12.2±0.3)天,6例出现感染导致呼吸衰竭,4例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利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爱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参附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选取国内外2005至2015年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总结,对国内临床应用多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确凿,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应用于临床,临床应用对照试验研究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科学可靠,临床用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均有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隋玉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通过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中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 SIRS 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被临床诊断为 SIRS 的患儿血清89例,健康新生儿血清78例,分别检测其中 PCT、CRP 和 TNF-α的含量,并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 PCT、CRP 和 TNF-α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RS患儿的 PCT、CRP 和 TNF-α的阳性率分别为91.4%、65.8%和76.5%,而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则更高,为97.8%。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PCT 作为炎症指标,能够更灵敏且准确的反应 SIRS 患儿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PCT、CRP 和 TNF-α联合检测,对 SIRS 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用药指导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贺枫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