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霞
目的:分析紫外线光疗仪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紫外线光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由研究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紫外线光疗仪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艳丽;魏琳;张昆梅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观察恶性腹水中腹腔化疗前后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message RNA,CEAmRNA)和糖链抗原19-9(CA19-9)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恶性腹水标本化疗前后各56份,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PCR)检测CEAmRNA,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结果 CEAmRNA检出率由化疗前98.2%(55/56)降至化疗后85.7%(48/56),P<0.05(x2=5.920);CA19-9由化疗前(69.4±11.5)μ/mL降至化疗后(52.1±9.3)μ/mL,P<0.01(t=8.550)。结论恶性腹水标本可以检测到较高水平的CEAmRNA和CA19-9阳性结果,提示二者在恶性腹水时被高度活性表达,当腹腔灌注化疗后,二者也显著降低,其测定值可作为疗效评价判别的参考。
作者:余智渊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150例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15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均行一期或二期取石术,结石取净率高达96.7%(145/150),术后有15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对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手术患者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从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岩;于春飞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以及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6.5分钟,基本没有出血现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2.5天;经6至8个月随访,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损伤小、疗效佳的特点,是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开放性手术后复发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友良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肛肠科住院的老年便秘患者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作为观察组,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老年便秘患者应用传统护理工作模式,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患者肠道清洁度和肠道清洁后舒适度。结果疾病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率、肠道清洁有效率和肠道清洁后舒适率观察组为92.5%(37/40)、95.0%(38/40)、100.0%(40/40)和100.0%(40/40),对照组分别为78.9%(30/38)、84.2%(32/38)、84.2%(32/38)和81.6%(31/38),两者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能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患者肠道清洁度和肠道清洁后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作者:高秋霞;何剑琴;赵洁 刊期: 2015年第42期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提高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能有效预防老年病人各类意外发生,减少护理纠纷事故,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魏玲玲 刊期: 2015年第42期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再加上巨大婴儿数量的增加以及孕妇对剖宫产的错误认识等都造成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虽然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严格控制剖宫产率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结合实际分析行剖宫产的原因,并分析了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了降低和控制剖宫产率的方法,从而得出结论:应根据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控制,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吕静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丙泊酚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孕7~9周患者80例,随机分为耳穴组(A组)对照组(B组)。A组,选双耳子宫穴、神门穴、交感穴、皮质下穴、外生殖穴、术前15分钟王不留行籽粘贴,指压穴位至耳廓充血、胀、热、痛感;B组,不予耳穴贴压。两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2.5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手术。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丙泊酚总用量及术后宫缩痛评分。结果两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和丙泊酚总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宫缩痛明显轻于B组(P<0.05)。结论术前耳穴贴压能显著减轻丙泊酚无痛人流术后宫缩痛。
作者:陈晏;宋娟;王兰兰;叶海燕;江莉;茆庆洪 刊期: 2015年第42期
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经验,对患者术前加强血压和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切口护理等,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喻晓黎;赵浩;宁修芹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结果经过中医治疗,大部分患者均能够收到很好的疗效。结论中医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郑仁昌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5例年龄在23~40岁,平均31岁的患者使用飞利浦飞凡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子宫下段切口处肌壁的不规则形状的缺损、裂隙,其中在1例合并妊娠患者的裂隙处探及到一大小约为1.0cm×0.6cm的妊娠囊。结论超声诊断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处憩室可以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又便于随访复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淼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病理改变是右室心肌细胞逐渐被脂肪或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和心力衰竭。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因不明,目前无根治办法,治疗目的在于改善心衰,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防止猝死。治疗以限制运动与药物治疗为主。
作者:史忠良;李建明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探索冰敷应用于急性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中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0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组使用科室自制专用于骨折患者冰敷冰袋。结论冰敷应用于急性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有效的减轻患肢的疼痛、肿胀及减少术后出血。
作者:王燕红;吴彤艳;黄森森 刊期: 2015年第42期
近年来,核磁共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疾病的预测性及确定性越来越高,尤其对于颅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核磁共振成像采用电磁波对人体进行照射,使图像更清晰完善,医学工作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识别颅脑疾病。
作者:潘鹤松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参照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住院时间、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住院天数患者平均住院组,Barthel指数评分、相关知识掌握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了护理质量。
作者:范丽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探究盐酸利多卡因配伍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在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院进行人流手术的早孕妇女99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3例,A采用常规法进行,B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C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对三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佳,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组的效果次之,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人流术中给予盐酸利多卡因伍用盐酸山莨菪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心血管系统常见病。随着社会生活状态改变,脂质代谢异常高发,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笔者对近年来蒙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治疗指南。结果探讨蒙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特点及优势。结论本文对多篇蒙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文献进行总结提炼,整理出蒙医药治疗病的新进展。
作者:根小子;包布仁白乙拉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的几率更低,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更短,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腹部情况的发生,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助于提高术后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曹小玲 刊期: 2015年第42期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活动,以便于我们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接受甲癌手术的78例甲状腺癌患者用问卷调查进行术前术后心理分析,并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女性65人,男性13人,平均年龄41.6±5.7岁。心理分析显示引起患者在术前产生焦虑情绪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手术效果不好,术后复发及预后不好;引起患者在术后产生焦虑情绪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预后不好、术后复发及手术效果不好。给以对应的心理护理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结论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由于存在对术后复发和治疗效果双方面的需求,因此围手术期心理变化较大,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徐雯 刊期: 2015年第42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为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大部分的护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采取一定的方法为护理人员缓解压力十分重要。
作者:张爱武;钱细贵 刊期: 2015年第42期